摘 要:失敗的國際商務,大多數都是業務員的跨文化能力不足造成的,但是我們是從各個失敗案例來看,國際商務中的跨文化能力培訓的方式單一,各個因素沒有很好的總結。本文作者是從跨文化能力的定義切入,對其在國際商務中的構建方式進行客觀的探討。
關鍵詞:跨文化能力;概念模型;國際商務
一、前言
在全球經濟化的今天,國際商務的能力在任何地點和場所都有體現,其中跨文化能力是國際商務中最常用的能力,這也是每個業務員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本文作者構建了一個三維的跨文化模式,分別是由跨文化溝通、跨文化適應、跨文化行動三部分組成,并且對其中的要素進行分析。
二、問題的提出
國內外的經濟形式逐漸統一,在國外企業大量涌入中國的時候,我國的一些民營企業或國企都在快速的開辟國外市場,材料的采購、海外設廠、當地組裝現場售賣這么做不僅減少了運輸環節經費的支出,還為公司產品帶來的巨大的利益。在如此美好的前景之下,很多企業都取得的巨大的成功,但是失敗的案例也比比皆是,作者在對失敗案例進行研究過后表面,其主要原因就是企業外派經理人不能適應當前的國際商務環境。那么又是什么要素對這些外派經理人造成了影響呢?這就是一個需要我們共同探討的問題。
三、跨文化模型與國家商務研究
1.跨文化概念研究。Cross-culturalcompetencey是跨文化能力的國際專業術語,不同的行業領域對這一概念的理解也是不一樣的,導致跨文化能力在國內的翻譯也大不相同,例如國內心理學、外語教育等教學領域對跨文化能力的解釋就是單一教學方向的交際能力和溝通能力;同樣的是心理學和外語教育,在國外的跨文化解釋就是跨文化勝任力。因此,我們不應該使用同樣的眼光去看待不同領域中的跨文化能力,并且每個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
2.跨文化能力模型。(1)發展階段的模型。發展階段的模型在國際術語中又叫DMIS,是一種文化進入另一中文化中的適應階段。從心理學方面來講,這也是講述了人們對于文化差異的反應,建立了跨文化敏感模型,這種模型是一種動態的過程,其主要表現的特點主要有否定、抵擋、輕視、接受、適應和包容六個階段。(2)特征理論模型。國際商務方面的一些專家把跨文化模式分成了三個維度,即情感、認知和交際能力。認知維度主要是表現個體對于知識的了解和定位,并且包括知識獲取的方式和使用方式,個體擁有的知識越多有利于文化的適應和文化的理解,可以防止文化之間的沖突。情感維度與人自身的個性有關,包括文化怡情和文化感知。其中文化怡情就是指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文化進行了解;文化感知就是指對不同的文化保持開放的態度,給予最大的理解和支持。交際能力是體現在人與人之間的會談中,主要表現分為語言交際和非語言交際,兩者之間可以靈活調整。
四、國際商務中跨文化能力的擴展
1.跨文化溝通能力。在管理學當中,跨文化能力主要是指不同文化背景或不同組織之間進行文化、信息、知識的交流活動,從而達到相互了解的目的。(1)跨文化知識與技能。跨文化知識當中主要分為兩種,分別是共性文化知識和個性文化知識。共性文化知識主要是指,不同文化的意識和知識,能夠適用于不相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對未知的環境有很好的理解。個性文化知識中主要包括事實知識、感性知識和歸因知識。三種不同的理解方向,涉及到了一個地區的經濟、政治、社會環境等一些獨特的要素。(2)個性特征。個性特征作為比較穩定的跨文化能力,作為一種獨特的跨文化能力,個性特征很難在后天得到,特別是一些缺乏某些特質的個體。
2.跨文化適應能力。當一種文化進入其他文化領域中時,適應能力是決定一切的因素,也是評價國際商務人員能力的基礎要素。以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跨文化能力的個體應該具備心理調節的能力,從而來適應不停變化的工作文化背景,適當減輕自己的壓力會很好的幫助自己完成國際商務談判。經過研究表明,積極的心態和健康的心理活動可以被定義為跨文化適應能力。
3.跨文化行動能力。企業文化背景不同,表達方式不一樣,對同一信息理解會產生不同的理解,從而出現個體與個體之間的溝通障礙。另外,名族的優越感、個人和組織的行為會強加與他人,也是造成文化沖突的原因之一。因此,我們應該嚴格的控制自己言行與舉止,切勿用自己的方式去規定別人的行動,但是可以適當的給出建議,讓跨文化行動更加的通暢。
五、模型的構建
從上文所述我們可以看到,跨文化模型的構建主要是由跨文化溝通能力、跨文化適應能力和跨文化行動能力組成,三者之間緊緊相扣,任何一方做的不到位,都有可能影響整體的發揮,所以個體的跨文化能力的高低完全取決于跨文化維度的水平。跨文化維度模型水平越高,越有助于個體對于知識、文化的獲取,即意味著文化敏感度越高。
企業外派人員不能適應當地的企業文化,不僅會給企業帶來發展的障礙,還會對企業的經濟造成巨大的影響,甚至是喪失海外的商機,讓企業處于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因此,跨文化模型的構建應該是每個企業都需具備的能力,另外,我們還應該關注到外派員工的工作情況與工作能力,適當的給予獎勵可以激勵員工的工作激情,達到多角度適應文化的能力。
六、結束語
本文作者對跨文化模型與國際商務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客觀的描述,縱觀全文我們可以看到,國際商務談判的成敗,完全是取決于國際商務人員的跨文化能力,所以說,跨文化能力在國際商務中起到了非同凡響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吳簫,肖芬,胡文濤.國際商務中的跨文化能力概念模型構建[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
[2]楊雯.國際商務中的跨文化能力概念模型構建[J].財經界(學術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