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管理體系的建設,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證。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體系建設中的重要組成,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發展模式和發展方向。但我國企業目前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尚存在很大的缺陷,因而建立健全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保障該體系有效運行成為當務之急。
關鍵詞: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保障措施
一、我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問題
1.企業對知識產權管理的重視度不夠,缺乏專業性
目前,我國企業的基本情況是知道“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概念,也有知識產權管理的工作人員,但卻沒有對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單獨設立管理部門。我國企業知識產權的管理大多是交由企業中現有的部門兼任,如法律部、技術部、項目部等。然而,這些部門的工作人員尚有大量的本職工作要做,并無太多時間和精力做好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因此對于企業知識產權的管理更多的只是掛名而已。更嚴重的是,知識產權管理工作人員對于企業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不夠,很多人不具備知識產權相關的理論知識,缺乏知識產權的管理和維護的實務經驗。因此,在維護企業知識產權方面缺乏高效性和專業性,當遇到知識產權糾紛問題時,不能有效的運用知識產權法等相關知識去維護企業利益。
2.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制不健全
在我國的大分布企業中尚沒有專門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在企業中大多是由其他部門兼職負責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因而在企業知識產權的管理中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一、技術部門兼職負責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這樣的企業比較重視對知識產權的申報和維護。因為技術人員和研發人員在工作中的知識創新和技術改進都直接與企業知識產權相關聯,所以他們的知識產權意識濃厚,但對申報知識產權的流程和準備工作不熟悉,只申報不申請的情況比比皆是,沒有完成知識產權的完整申報過程,經常是白忙一場而錯失良機。其二、由法律部門人員兼職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工作。法律部門的工作人員雖然熟悉知識產權和相關法律知識,但是他們沒有技術的專業性,不能對技術部門提交的各項技術改進和創新的新穎性和創造性進行有效把握,因而容易出現重復申報,無效申報,申報的技術難度系數不符專利申請標準等情況。
3.企業的知識產權保密制度不夠完善
市場化的時代,一切都是自由選擇和自由發展的,在市場上同類行業眾多,競爭壓力大,而企業和員工之間又是市場化的雙向選擇關系,所以企業的員工流動性大,可謂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員工。由于企業知識產權的保密意識不強,對企業員工沒有進行保密工作培訓和保密意識培養,造成員工保密意識薄弱。伴隨著員工的流動而導致技術的流失,技術人員的跳槽導致企業核心技術在專利申請中喪失新穎性的情況時常發生。
4.企業知識產權的獎懲制度欠缺
我國大部分企業在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方面沒有建立合理、科學的激勵機制,沒有形成很好的責任追究機制。沒有獎勵機制會導致員工的創新性下降,沒有良好的激勵機制會使得管理人員的責任心缺乏,敬業度不高,進而導致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漏洞百出,最后影響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二、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保障措施
1.明確設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機構
要保護企業的核心技術,就要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制度的作用。在企業內部明確設立專門的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并由企業的高層直接領導和負責是正確的選擇。根據企業的發展規模和自身實際情況,在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內設立具體的技術組、法務組等若干小組,每個小組都有各自的工作范圍和職責,并選拔知識產權管理經驗豐富的人員負責協調各部分之間的工作,最大限度發揮個部門的強項。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的地位應當與傳統企業中的財務部、銷售部等相當。只有在制度上確立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的地位,才能有效的推動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建立和發展。
2.加強企業知識產權文化和人才培養
首先,企業管理者要有運用知識產權維護和發展企業的意識,因此聘請知識產權相關的專業人士向企業管理者講授知識產權知識是個很好的選擇。其次,要加強對企業員工,尤其是技術人員的知識產權意識的培養,通過定期培訓、宣講的形式使全體員工樹立知識產權觀念,這是建設企業知識產權文化的基礎。其三、加強對企業知識產權管理人員的培養。部門性質決定了知識產權管理人員既要熟諳企業核心技術,又要懂得知識產權以及相關法律知識,還要有豐富的知識產權申請和維護的實務經驗,更要有把握企業的發展方向的能力。因此,企業要有意識的挑選優秀的技術員工,對它們進行知識產權及法律知識培訓,讓他們在不同崗位加強各方面能力的鍛煉,實現精英化培養。
3.加強企業知識產權保密制度的法律維護
對于一般員工,人事部門在與其簽訂勞動合同時,要明確員工的保密義務和違約責任,在合同層面提高員工的保密意識;對于技術人員,企業應當和他們簽訂更加嚴格的保密協議和違約懲罰機制,保證技術人員的服務年限,約定技術人員離職后的脫密期限。此外,可以通過讓技術人員技術入股的形式加強他們對企業的歸屬感,使技術人員既能用心研發,又能勞有所得。
4.優化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獎懲機制
企業不僅要在知識產權法、勞動法等規范下,履行職務發明等的獎勵和支付報酬的義務,更要將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和獎懲機制納入企業章程中。通過法律以外的協議更大的獎勵員工在知識產權創造、維護等過程中做的貢獻,相應的,當然也可以約定更大的懲罰力度。如此,從經濟利益的角度使員工更加積極主動的發展和維護企業的知識產權。
參考文獻:
[1]姜軍偉.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構建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3.
[2]楊美玲.高科技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廣東工業大學,2012.
[3]鮑艷利,華荷鋒.技術管理及其對我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啟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1,12(09):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