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司的營運能力體現在它對資源的有效利用與資源合理規劃整合上,強大的營運能力有利于公司在經濟上的收入增長。其能力基礎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方面來自內部,另一方面來自外部,綜合內外部的數據和相關資源分析判斷可以大大地增加公司在財務上的安全度,同時分析出總體的資源和資本的使用情況,分析投入與回報的具體情況。在此基礎上,債權人可以充分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并以此作為投資和信貸的根據與憑證。
關鍵詞:營運能力;財務比率;經營效率;局限性
如今對公司企業的資本和相關的經營管理的研究,事實上是對企業整體的經營效率的研究,即為企業的營運能力研究。由于資本周轉率和周轉的數額是表明一個企業營運能力的重要數據之一,因此這種企業營運能力的研究主要就是在企業在資本周轉和其具體的數額上的研究,它對于實現利潤的增長具有重要的作用。某方面來說,這種經營的能力是企業獲利能力的根本,企業的財務狀況分析也是基于這點。所以,樹立完善的評估制度,運用正確的、科學的評測手段對于企業的經營來說意義重大,它能夠指導企業的運營方向,并發現和解決在經營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從而增強企業創造利潤的能力,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并為債權人提供決策的憑借。
一、營運能力分析概述
企業營運能力主要是指在整個企業營運過程之中資產的效率與效益。從某方面來說,一個企業在資產營運過程中的效率主要是指資產的周轉率或周轉速度,而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企業營運資產的效益往往是企業的產出額與資產占用額之間的比率。企業營運能力主要包括了生產管理能力、財務管理能力、市場營銷能力、人力資源管理能力等等,是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和經營水平的一個體現。具體在財務分析領域主要反映在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等方面。在現代企業發展中,營運能力往往被視作企業的重要核心競爭力,營運能力水平因而也是企業能否長遠、穩定發展的關鍵。
二、企業營運能力分析的局限性
合理的進行對一個企業營運能力的分析與評價,是對整個企業資源完成良好安排,保障企業持續經營的主要手段。事實上,現階段對于企業營運能力的評價與分析往往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
1.相關數據存在一定局限性。現階段有關企業營運能力評價指標有一個特點,這個特點就是往往習慣于把損益表數據與企業資產負債表數據二者進行捆綁分析研究。在對一個企業之中的某項資產投資,所形成的銷售收入進行分析計算。通過計算,對產生的數據進行分析與比較,最終達到計算企業在分配各項經濟資源中所擁有的效率情況。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上,在對企業進行營運資產分析時,計算相關資產的周轉的比率雖然能夠對企業資產所實現的利潤狀況進行衡量。但是由于四個比率的存在,即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都是通過資產負債表的數據與損益表的數據相比計算而得的,資產負債表反映的是時點值,而損益表反映的是時期值,正是因為這種狀況的出現,使得二者之間進行比較恐怕存在不相同的情況。
2.對應收賬款計算公式的應用并不到位。在現階段企業營運能力的分析之中,應收賬款周轉率的計算往往是對銷售賒銷凈額和應用賬款平均余額進行簡單的比對,并沒有充分考慮企業的一些其他情況。在一些較為復雜的情況下,通過計算從而算出的結果往往與實際并不準確。與此同時,對于企業的營運能力應收賬款周轉率的計算公式上,分子是賒銷凈額,但在實際的計算之中,出于各種原因,企業公開發布的會計資料往往很少的表露出賒銷凈額,往往習慣用銷售金額來替代賒銷凈額的方式。但是,如果企業采取這樣的方式,就導致了對于企業的營運能力的分析會出現誤差,會高估應收賬款的周轉率或縮短應收賬款的回收天數。
3.缺乏完善的無形資產評估。對于企業營運能力分析中,通常往往只對有形資產進行評估,而缺乏對于企業無形資產的評估,在這種評估體系下做出的企業營運能力分析結果,并不能真實反映出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很多企業由于經營模式不同,其無形資產價值可能要遠遠高于有形資產價值,如企業的品牌價值、市場渠道、技術創新能力等等。而這些無形資產由于很難被量化,無法進行較好的定量分析,因而在財務分析中也就不被受到重視,并且受主觀因素影響較大,會造成評估結果的不準確。
4.財務人員分析水平局限性。在企業營運能力財務分析中,財務人員分析水平的局限性也是限制運營能力分析結果可靠性、真實性、全面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當前的企業財務分析中,往往重視盈利能力分析而不重視企業營運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可以通過相關的財務指標較為簡單、直觀的分析出來,而營運能力分析則更加全面、更加復雜。很多財務人員受限于自身業務水平和專業素養,很難進行較好的營運能力分析,在營運能力分析指標構建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并且使得營運能力分析還停留在較為低級的層次階段,缺乏深入的、本質的分析。
三、完善企業營運能力分析的建議
現階段我國企業營運能力的計算,從映射企業營運能力指標的會計內涵相關來看,如果要使計算結果更加便于增強企業資產周轉率,便只能依靠有效的調整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固定資產周轉率的比重來進行。如果單一的依靠存貨周轉率或應收賬款周轉率的分析,這樣并不能完全反映營運能力的好壞。還要從多方面進行全面準確的分析,如通過分析反映公司營運能力指標的經濟內涵,以此來提高對財務比率的分析判斷能力。從經濟角度分析應收賬款周轉率,該指標是反映金融企業的營運能力的主要指標,通過其高低反映應收賬款的質量和流動性的高低。一般認為,應收賬款周轉率高,發生壞賬的可能性則小,其質量就高,如果處于機制健全、發育完善的資本市場,公司在資金短缺時可以立即實現貼現,否則相反。在分析公司營運能力時,每一級財務比率指標的選用不應追求單一的最優,而應該是相關指標的組合最優
1.增強企業資產經營數據的統計,避免數據出現局限性。通過強化經營的資金數據管理使得在企業營運能力的分析之中分析結果較為全面與準確。對于經營數據包括了:流動資產、流動負債、現金周轉、存貨以及應收賬款等等,人們要確確實實的想對企業的經營狀況進行了解,單單的將目光與注意力單純的放在企業的銷售收入和各項資產的相對關系上是遠遠不行的。正是因為如此,企業在計算營運能力分析的時候,需要加強對企業數據的統計力度,對數據進行盡可能的公開,以此來保證營運數據的準確無誤。
2.合理使用應收賬款周轉率公式。事實上、在現階段企業應收賬款周轉率的計算之中,現行計算公式是通過對銷售收入和平均應收賬款的比值,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表明企業回收賬款能力越強。但是應當注意的是,應收賬款周轉率中的周轉天數并非越少越好,很多企業在營運能力分析中,可能會把應收賬款的周轉天數作為評價應收賬款控制能力的重要指標。然而應收賬款往往是由于企業采取了賒銷策略引起的,在不同的企業發展階段,賒銷策略的利弊有所不同,如果在某一時期企業采取賒銷策略利大于弊,優勢大于現銷策略時,那么就不能僅僅把應收賬款周轉天數作為主要的評價指標,而應當建立起完善的信用評估機制,在此基礎上優化應收賬款周轉率公式的使用。
3.完善無形資產評估。對于無形資產的評估可以使用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分析方法,基于無形資產分析在企業營運能力分析中的重要地位,應當提高對于無形資產評估的重視。可以建立起相關的無形資產分析模型,將企業的品牌價值、市場渠道優勢、技術創新能力等等進行定量分析,并且結合定性分析來彌補定量分析中的不足,應當盡量消除定性分析中的主觀因素影響。
4.提高財務人員專業素質。為了提高企業營運能力分析的真實性、可靠性、全面性,應當做好完善的人才保障,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專業素質水平,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培養。積極引進高素質的財務人才,提高財務分析能力,建設相應的財務管理團隊,能夠較好的完成企業營運能力分析工作。并且還應當通過企業營運能力分析,發現當前企業營運能力方面所存在的不足,提出相關的改正建議。
四、結論
如今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在經濟繁榮的同時市場的競爭也不斷增加,現在也有許多的企業加入進來未來也會有更多的企業加入到這個大市場當中,想要在這個大背景下獲得相應的企業利益,就必須要時刻注意企業所處的外部市場環境。正是針對于此,一個全面的、合理的、科學的、有效的企業經營分析則是至關重要的,所以企業想要保持自身的競爭優勢和競爭實力就必須要加強對企業營運能力的分析,從不斷變化的市場中尋找自己的經營方向和策略,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從而保證企業能夠積極穩健的進行利潤的創造以及收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俞宏.關于完善我國企業財務評價指標的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0(27).
[2]李濤,陳佳萍.基于生命周期理論的民營上市公司財務評價指標研究[J].中國產業,2010(07).
[3]王忠帥,張運建.淺談企業營運能力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1(33).
[4]顏炳英企業營運能力分析體系探討[J].現代商業,2013(18).
[5]姚嘉穎.企業營運能力分析案例——以東晶電子為例[J].企業導報,2011(10).
[6]胡愛萍,秦國華.營運資金管理評價方法研究[J].會計之友(上旬刊),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