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有什么困境呢?第一是無根,第二是無心,第三是無情。
我們說一個人“無根”,是指他離開了兩種根源,一是大自然,二是家庭。大自然是人類的根源,時至今日,現代人對大自然仍然有一種向往。看到花開,看到野生動物,你就會感到一種生命的力量。大自然除了擁有生命力之外,還有一種韻律,就是春、夏、秋、冬,月圓月缺、寒來暑往。從自然界里可以發現:生命有生、老、病、死,但生命與大自然結合在一起,不會永遠消失。家庭,是人類與其他動物最主要的區別之一。家庭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性無可比擬。可現在,家庭的功能正在慢慢轉變、瓦解,我們必須警惕。
現代人的第二個困境是“無心”。每個人都有內心和外在兩個世界。外在世界可以與人分享,內心世界則很難。但不管怎樣,我們需要內心世界,而這一點經常被忽略了。現代人的無心,也是工商業社會所造成的——它讓每個人在社會上扮演一個角色、表現一種功能。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有用才有價值。以功能代替意義來衡量一個人,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標準。功能,是一個角色所發揮的外在作用;意義,是一個人內心里真正自我的了解和要求,如果在與人交往時考慮的是功能,便不能以真心相待。
現代人的第三個困境是“無情”。現代人并非愿意無情,但想要有情卻非常困難。原因在哪里?由于交通、通信工具等方面的快速發展,古人一輩子所交的朋友,現代人一年就可以交到了。一個人的精力與時間有限,無法同時跟那么多人做朋友,于是情感日益淡薄。
生命是一個向前、向上開展的過程,所以如何在一個變遷的社會里掌握一些值得珍惜的價值,是十分重要的。有幾個問題請大家一起思考:什么是值得我追求的?什么是值得我尊敬的?什么是值得我珍惜的?如果這3個問題的答案都是空白,那么,這樣的生命將是一片空白。
我們在確立生命重心的時候,有3個方向可以去發展:第一是“知”,第二是“情”,第三是“意”。“知”是指人類有求知的興趣與能力,因此,需要透過理性的了解,認識這個世界。認識愈多,愈會覺得生命值得珍惜。“情”是指情感,一個人情感的發展,可以直接訴之于愛情、友情、親情,也可以間接透過對藝術的欣賞,使情感受到滋潤。“意”是意志,是一個人作選擇、決定的條件。知、情、意可以擴展我們的生命視野,使自己的生命境界不斷地提升。
我這一生有沒有目標?什么是值得我追求的?心理學家、教育學家最喜歡的答案是,“自我實現”。“自我實現”必須具備兩個要點:第一,它必須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得到的;第二,這種“自我實現”必須伴隨著快樂。人類真正的自我實現,應該是我們跟任何人相處的時候,都能維持相互之間關系的和諧、圓滿。因此,當我自我實現,同時還能幫助別人,別人也會感受到我對他的尊重與協助,然后會有一種響應。結果,當我自我實現的時候,別人也實現了自我。
(摘自《中國紀檢監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