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的服務社會,服務人民,國資委對中國電信業進行多次改組,充分引入競爭機制,形成了目前的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等運營商。各運營商為爭奪用戶,搶占市場多以變相降價吸引用戶,這種無序競爭既不利于企業發展,也易引起市場的混亂,無形使用戶消費心理扭曲。我們的出發點是深挖市場潛力,提高競爭力、實現核心價值觀。為此,我們就河南鄭州地區的市場潛力與營銷探討如下。
一、鄭州地區通信市場分析
(1)鄭州移動公司持續領先:鄭州移動較早進入通信市場,是最先以虛擬網方式打入鄭州各個大型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等單位,在這些基礎上奠定了移動公司在鄭州通信市場的領先地位,目前鄭州移動用戶市場占有率較高。
(2)鄭州電信CDMA、4G市場的擴大:鄭州電信從2009年開始,鄭州電信加大C網的營銷,利用原小靈通客戶使用電信寬帶的優勢,以“寬帶+電話+手機”捆綁的營銷模式開展業務,加之最新推出4G業務,其市場在逐漸壯大,成為不容忽視的競爭者。
(3)鄭州聯通的現狀:目前能為客戶提供移動(WCDMA、GSM)、寬帶、固定電話、網元出租等多種語音、數據、圖像及多媒體、4G等信息服務。截至2012年底,鄭州聯通客戶規模已達600多萬戶,其中3G 130萬戶,與鄭州移動用戶相比還有一定距離。
二、鄭州聯通的市場潛力分析
(1)鄭州旳地域優勢:截至2013年9月底,鄭州市轄6個市轄區、5個縣級市、1個縣:(中原區、二七區、金水區、惠濟區、管城區、上街區,鞏義市、新鄭市、登封市、新密市、滎陽市,中牟縣),另設省級新區鄭州新區(含鄭東新區) 、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國家級綜合保稅區、1個國家級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鄭州各區、市、縣轄153個街道鄉鎮,其中76個街道辦事處、65個鎮、12個鄉。
(2)鄭州的人口優勢:人口密度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二位,僅次于廣州。以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進行的人口普查結果顯示,鄭州市常住人口為8,626,505人,同2000年的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1,967,505人,增長29.55%。鄭州市的人口結構呈“中間大、兩頭小”的梭形特點。鄭州以開發建設鄭州都市區為契機,打造國際化大都市,以建設國家區域性中心城市為目標,遠景規劃到2020年,市區總人口達到1500萬以上。
(3)鄭州的經濟優勢:2012年鄭州市完成生產總值5549.8億元,居民儲蓄存款余額3845.5億元,各項貸款余額為6794.1億元。名列中國大中城市第19位。位列中國大中城市第20位;人均可支配收入居中國省會城市第18位,地級以上城市65位。
(4)鄭州的教育優勢:截止2011年底,鄭州市有各級各類教育學校2324所,在校生242.8萬人,教職工13.88萬人。鄭州現有本科院校25所,??圃盒?4所。鄭東新區龍子湖高校園區,2011年入住師生突破15萬人,鄭州南高校區在校大學生12余萬人,加上西高校區及北高校區則更是高智商人員密集。
(5)鄭州的工業優勢:國內知名企業80余個。特別是富士康工業園,華南城、華商匯等人口密集型企業預計可就業崗位80余萬人。
三、聯通公司市場營銷調整對策
(1)制定個體化聯通產品:綜合分析鄭州地區市場優勢,中國聯通首先應分別給不同人群制定合身產品。如大學情、商業行,工業園,戶戶通等,把握高、中、低端客戶。
(2)前瞻性開發寬帶市場:針對鄭州市周圍新建商業貿易城,如華南城,華商匯,鄭東新區、國瑞城,康橋溪月等特大商業、物流、貿易和住宅群,早期協商、積極開拓,預期簽訂合同,進行寬帶光纖及端口建設,適時進行產品發布。做到家喻戶曉。
(3)定期進行校園營銷:針對鄭州市2324所學校,在校生242.8萬人,教職工13.88萬人。鄭州現有本科院校25所,??圃盒?4所的強大優勢。開展豐富多彩的營銷策略:如價格策略、渠道策略、傳媒策略(事件傳媒營銷、學術傳媒營銷、娛樂傳媒營銷等),溝通組合策略(廣告宣傳、公共關系、銷售促銷等)。
(4)建立樹形營銷服務網絡:鄭州地區人口密集,資源豐富,經濟發達,具有廣闊的潛在市場。嘗試部分公益性營銷,建立類似非行政性樹狀營銷服務網絡。讓鄭州各區、市、縣轄153個街道鄉鎮,其中76個街道辦事處、65個鎮、12個鄉的人口相互推銷聯通戶戶通產品。
形成一個以縣級銷售為單元,輻射縣鎮,在輻射自然村用戶。以縣域為樹干,鄉鎮為枝干,村莊為末端枝條,用戶則為樹葉,風一吹動,嘩嘩作響。迎來巨大聯通市場。
(5)加強內涵建設,提高服務質量:提高員工素質,實行人性化服務,把握差異化的資費優勢,樹立聯通移動和寬帶“高性價比”的市場品牌形象,吸引用戶入網。 重點做好新接入小區及資源利用率較低的小區促銷工作,堅持上門營銷政策,組織代理商、直銷員利用中午、晚上時間挨家挨戶上門宣傳,提高手機、寬帶資源的有效利用率,穩步擴大用戶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