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LTE技術是第三代通信合作伙伴項目,為下一代無限移動通信最新制定的一項標準,是在3G技術基礎上出現的一種新型通信技術。LTE技術的不斷成熟,給各大電信運營商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國外的一些電信運營商已經開始進行LTE的規劃與商用部署活動,預計在未來幾年內LTE技術將會廣泛的應用與通信行業。
【關鍵詞】 LTE技術 SON技術 應用
無線移動通信技術隨著網絡用戶需求的提升而不斷升級,現階段多數主流的電信運營商已經開始向LTE演進。LTE技術是在3G、2G技術的基礎上形成的,采取了全新的無線技術,正是這些關鍵的技術給LTE技術的覆蓋特性及覆蓋規劃帶來了新的變化。
一、LTE技術
LTE技術即3GPP長期演進項目,是3GPP制定的新的內部標準,主要是為了適應無線移動通信市場日益增加的吞吐量的要求。LTE技術是2G、3G技術的升級與完善,與目前的無線接入技術服務質量相當,但是其穩定性、靈活性遠遠高于無線接入技術。LTE技術的出現是由電信運營商主導的,七大運營商聯合主導了LTE需求的討論,LTE技術的出現也伴隨著一系列的妥協與利益糾紛。目前,移動寬帶業務的復雜化、多樣化推進了LTE技術關鍵技術的成熟與完善,主要包括正交頻分復用、多維動態資源分配、鏈接適應、多輸入多輸出技術以及混合自動重傳請求等。另外,LTE技術覆蓋的目標業務為一定速率的數據業務,并不存在電路域業務,只有PS域業務,不同的PS數據速率的覆蓋能力各有不同,需要根據實際的覆蓋規劃進行調整。除此之外,分配給最終使用者的資源數是又系統根據激活用戶數目、資源分配算法決定的,其中,LTE技術下使用者z分配的資源數不僅會對覆蓋產生一定的影響,還會影響最終用戶的數據速率。
二、LTE技術的實際應用分析
LTE技術是3G技術的進化,是3G與4G技術之間的過度,是3.9G技術的全球標準,它改進并增強了3G的空中接入技術,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小區邊緣用戶的服務性能,提高了小區容量,降低了系統延遲。LTE技術的要求與現階段的2G、3G技術相比具有一些激進,主要表現在LTE技術為了獲取更高的性能,將后向兼容性放在了可以犧牲的位置,采取了4G系統的正交頻分調制技術。LTE技術下的網絡基礎設備與移動互聯接受設備與傳統的設備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網絡設備的更新與升級。
LTE技術的標準化過程與其他3GPP標準化項目相似,可以按照項目進展重點的不同分為研究項目和工作項目兩個階段。研究項目主要是研究LTE技術在不同的領域、不同環境下的可行性狀況,征集可以用于LTE技術并評估驗證其是否符合LTE技術的實際應用要求,并將最終的可行性報告以技術報告的形式公布。工作項目的制定主要是為了制定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應該遵守的技術標準和行為規范,LTE技術規范主要包括射頻、物理層、高層、結構和接口規范。
LTE技術已經具有了明顯的4G技術特征,在這個基礎上再次進行適當的加強就是所謂的LTE-Advanced。LTE-Advanced是LTE技術的平滑演進,以3GPP提出的R10版本為基礎的標準,與LTER8保持后向兼容,能夠支持從宏蜂窩到室內環境的覆蓋。除此之外,LTE-Advanced具有更加靈活的頻譜,同時支持不連續和連續的頻譜,支持可拓展寬帶和傳輸寬帶的頻譜聚合,也支持無線頻段和共享的LTE頻段。
三、SON技術—LTE技術的成熟與完善
SON技術及總組織網絡技術是在LTE技術網絡的標準化階段有移動電信的運營商主導而提出的概念,是LTE技術未來的發展趨勢。SON技術主要的理念是實現無限網絡的自主性,盡可能的減少人工參與網線網絡的可能性,從而降低無線網絡運營成為,為移動電信運營商帶來更大的經濟利益。SON技術的實際應用與運營商的實際運營要求結合密切,不管是網絡規劃、網絡部署、網絡運營維護還是網絡優化,都可以將SON技術應用其中[3]。
完善的SON技術能夠實現自動安裝軟件、自動配置無限參數、自動檢測等管理活動,有效的減少網絡建設開通中工程師的重復受到那個配置參數的過程。另一方面,SON技術能夠根據網絡設備的實時情況進行恰當的自適應調整參數,以達到優化網絡性能的目的。除此之外,SON技術還具有自動治愈的功能,通過自動警告關聯發生故障,做出及時隔離和恢復的指令。
總體來說,LTE技術的規劃與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還有許多的數據、信息需要進一步驗證與完善。3GPP提出的LTE技術標準已經被設計為下一代移動通信的技術,并且憑借其強大的技術優勢,一定能夠更好的滿足用戶的需求。
參 考 文 獻
[1] 練成棟. TD-LTE技術在世博場館內的應用實踐[J]. 電信工程技術與標準化. 2010(12)
[2] 張曉丹,楊波,蘇曦. LTE系統核心技術剖析及eNodeB測試方案探討[J]. 電信網技術. 2009(12)
[3] 汪丁鼎,龔追飛. TD-SCDMA的長期演進——TD-LTE[J]. 移動通信. 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