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李益
【 摘 要 】 物聯網已被工業和信息化部納入“十二五”專題規劃,正式列入國家重點發展的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以此為背景,本文通過分析物聯網國內外的發展現狀,說明了未來物聯網人才的旺盛社會需求,同時分析了物聯網崗位結構及物聯網崗位技能要求,進一步體現了物聯網專業建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 關鍵詞 】 物聯網;物聯網崗位結構;物聯網崗位技能
1 引言
物聯網在全國大部分省市的智能醫療、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物流等多個領域均已經得到了應用,并已經形成了系列產業鏈,產生了大規模的創業效益。
2 物聯網
物聯網的英文名稱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簡言之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三層含義:其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其二,是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其三,該網絡具有智能屬性,可進行智能控制、自動監測與自動操作。嚴格而言,物聯網的定義是:通過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實現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全面互聯的網絡,其主要特征是通過射頻識別、傳感器等方式獲取物理世界的各種信息,結合互聯網、移動通信網等網絡進行信息的傳送與交互,采用智能計算技術對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從而提高對物質世界的感知能力,實現智能化的決策和控制。
3 物聯網發展現狀
3.1 國際發展狀況
隨著信息采集與智能計算技術的迅速發展和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的廣泛應用,大規模發展物聯網及相關產業的時機日趨成熟,歐美等發達國家將物聯網作為未來發展的重要領域。
美國將物聯網技術列為在經濟繁榮和國防安全兩方面至關重要的技術,以物聯網應用為核心的“智慧地球”計劃得到了奧巴馬政府的積極回應和支持。
歐盟 2009 年 6月制定并公布了涵蓋標準化、研究項目、試點工程、管理機制和國際對話在內的物聯網領域十四點行動計劃。據美國權威咨詢機構Forrester預測,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相聯的業務,跟人與人通信的業務相比,將達到30:1。
因此,物聯網被稱為下一個萬億級的高技術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3.2 國內發展狀況
我國在物聯網領域的研究較早,10年前就啟動了傳感網研究,在江蘇無錫建立有“感知中國”物聯網信息中心。2009年8月7日,當時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視察中科院無錫高新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時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迅速建立中國的‘傳感信息中心或‘感知中國中心”的重要指示。2009 年11月3日《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講話中,溫家寶總理再次提出“要著力突破傳感網、物聯網關鍵技術,及早部署后 IP 時代相關技術研發,使信息網絡產業成為推動產業升級、邁向信息社會的‘發動機”。2010年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將“加快物聯網的研發應用”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任務。2010年國家工信部和發改委出臺系列政策支持物聯網產業化發展,物聯網已被工信部納入“十二五”專題規劃,正式列入國家重點發展的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2020年之前我國將規劃3.86萬億元的資金用于物聯網產業化發展。
隨著感知中國戰略的啟動及逐步展開,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面臨巨大機遇。2009年11月,總投資超過2.76億元的11個物聯網項目在無錫成功簽約。從目前物聯網相關產業發展來看,物聯網領域主要環節,如器件設計和制造、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網絡架構、軟件信息處理系統配套、系統設備制造、網絡運營等均已具備一定的產業化能力。目前,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無錫、深圳、成都等地先后制定了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出臺扶持產業發展的相關優惠政策,在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物流、公共安全等領域的示范應用已初步展開。“十二五”期間中國物聯網將“初步形成產業體系完整、創新能力增強、應用水平提升、網絡信息安全的良性發展格局”,并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聯網產業領軍企業。物聯網技術已經在第二代身份證、奧運門票、世博門票、貨物通關等領域得到應用。
4 物聯網技術人才需求分析
4.1 物聯網人才需求概況
目前物聯網概念下的企業數量非常多,社會需求量也大,但是人才供給量很少,遠不成比例。且未來幾年,物聯網技術會在社會各領域中廣泛普及,因此這個專業的就業前景非常好。
“十二五”期間物聯網產業重點領域包括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電網、智能醫療、智能工業、智能農業、環境監控與災害預警、智能家居、公共安全、社會公共事業、金融與服務業、智慧城市、國防與軍事等。
物聯網人才的缺乏是當前的人才需求的主要現象,從全國范圍內來看,截止2013年6月,中華英才網上與物聯網相關的崗位招聘信息有456條,智聯招聘上與物聯網相關的崗位招聘信息381條,前程無憂51job上與物聯網相關的招聘信息1378條。其中存在很多招聘信息掛上去很久無人應聘的現象。
每個領域對物聯網人才都有大量的需求。下面列舉幾個重點的領域未來5年對物聯網人才的需求量。智能交通:20萬;智能物流:20萬;智能電網:100萬;智能醫療:100萬;智能工業:50萬;智能農業:1000萬。
4.2 物聯網人才分類
4.2.1研究型人才培養
我國現在大力強調自主創新,而自主創新最終要落實在企業身上,因此具有研究和創新特色的企業,應該得到大力培育。根據國內的劃分,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9%以上是“研究型企業”的重要判斷標準之一,這類企業主要以物聯網政策研究、行業標準制定、咨詢顧問、規劃測評、技術研發等為主。
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物聯網研究型人才培養方面,偏重于研究型和創新型,具有跨學科復合型特點,具有創新精神、創造能力和創業才能,具有開放的意識、國際視野以及國際交往能力,具有自主學習及獲取信息的能力,具有較完備的知識結構。主要對應研究生層次。endprint
4.2.2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
以系統設計、產品開發、工程項目策劃與實施為主的這類企業,在我國數量最為龐大,主要以物聯網系統設計、產品開發、物聯網項目實施等為主,包括RFID系統設計與開發、嵌入式軟件開發、網絡安裝調試、物聯網硬件開發、傳感技術開發、市場營銷、售前售后技術支持等工作。
在工科類及綜合類院校中制定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和配套的人才培養方案時,筆者認為應該從工程應用技術性的角度考慮,在基礎理論知識教育的同時,更要注意學生工程應用技術能力的培養,?加強對學生工程實踐的實際訓練,突出技術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培養。主要對應本科層次。
4.2.2技能型人才培養
物聯網服務型企業,如提供物聯網業務服務的運營企業,主要需要物聯網技能型人才,但是往往需要較強的綜合能力,如物聯網業務運營管理人才、市場銷售人才、業務應用人才、客戶服務人才和系統維護人才等。
顯然,這對物聯網高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提出了較高要求,即專業辦得有特長、就業有優勢,需要掌握物聯網基礎知識、業務知識,更要培養技術應用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和管理能力。主要對應高職層次。
4.3 物聯網崗位結構分析
物聯網領域崗位需求豐富,目前筆者認為可以分為8種,如圖1所示。
4.4 物聯網崗位技能要求
物聯網崗位列表及技能要求如表1所示。
通過表1所示,可以看出高職學生可以應聘物聯網技術員、物聯網構建技術員、物聯網集成工程師、物聯網系統管理員、物聯網銷售工程師、物聯網產業工人等工作崗位,從事物聯網硬件工程師與開發工程師的部分工作。
5 結束語
物聯網行業為信息化產業,屬于IT行業。可參照IT業的工資水平預估物聯網行業人才的工資水平。在應用層次的人才方面,預計1年工作經驗的人員工資在2000-2500元,2-3年工作經驗人員工資在3000-5000元,3-5年工作經驗的人員工資在5000-8000元,5 年工以上作經驗的人員工資8000-15000元。
國家的利好政策,大量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需求量的增加,行業客觀的工資待遇,同時高職學生符合絕大多數的崗位要求,這些為高職開設物聯網應用技術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物聯網專業也必將成為未來高職招生旺就業暢的新熱點專業。
基金項目:
北京政法職業學院特品專業。
作者簡介:
張博(1976-),男,漢族,山西臨汾人,研究生碩士學位,北京政法職業學院信息技術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和關注領域:軟件工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