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凸顯學生的主體意識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 如何讓初中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盡情展示自己的青春活力,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不斷挖掘他們的內在潛能,真正讓他們自覺主動地學習?本人在平時的教學中進行了如下探索.
一、注重教學方法和態度教育,催生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
教學過程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學生是鮮活的生命個體,他們情感豐富,體驗深刻,對與之合作的教師有自己的判斷. 如果我們在教學中,無視學生的主體性,將其視為盛裝知識的容器,不尊重學生,教學手段簡單,學生在學習中就會陷入學什么,怎么學的迷茫中,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學習興趣下降.
此外,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讓學生知道數學是一門充滿神秘和智慧的學科,數學與我們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大到國防建設、太空探秘,小到生活點滴,都與數學有著緊密的聯系,我們只有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認真學好數學,用數學知識為我們服務,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新時期有用的人才. 只有學生樹立了正確的學習態度,明確了學習的目的,他們才會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自覺主動地投身數學學習的大潮中,通過自己的刻苦拼搏,發現數學世界迷人的光彩.
二、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指引個體從事一切活動的內在動力,學生要真正實現主動學習,就必須要對學習活動產生興趣. 在教學中,通過給學生創設生動鮮活的教學情境,將學生引入知識產生、發展的過程中,讓他們經歷知識產生的來龍去脈,這對激發學生興趣,培養主動學習的意識不失為一種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師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通過現代媒體,講述故事、生活實例和動手操作等,有意識地創設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如臨其境,拉近數學知識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從而主動地開展學習.
如在教學“對稱圖形”這一節內容時,我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動手去畫去折,在親手實踐的過程中去充分領悟對稱圖形的特點,把握對稱圖形的本質含義. 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操作,他們不僅印象深刻、記憶持久,而且學得開心、學得真實. 最后,我再將大家自己動手設計并剪出的各種形式各異的軸對稱圖形張貼在教室里,用來美化裝點教室,更是極大地迎合了初中學生好表現的心理,他們的興趣更被激發到了極致.
三、設計思維鋪墊,為學生主動學習創設條件
數學課堂是智慧火花不斷閃耀,數學靈感不斷生成的課堂. 某種程度上說,數學教學即思維的教學. 因此,我們數學教師,要通過給學生創設條件,不斷激活學生的思維潛能,讓他們開啟思維. 而“學起于思,思源于疑”. 可見,疑是開啟學生思維之門的鑰匙. 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要不斷鼓勵學生勤疑善思,讓他們大膽表達,暢所欲言,同時,更要給學生造疑,促使學生產生疑問,去主動質疑. 如我在教學“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時,我給學生出示幾個一元二次方程,讓他們去求解根,而我在學生求解的同時,我就告知學生這些方程哪些是有兩個不同的根,哪個方程是有兩個相同的根,而哪個方程沒有實數解. 學生在佩服與驚訝之余,不免產生了強烈的好奇:為什么老師沒有計算,就會知道結果呢?這種強烈的好奇驅使著學生去探究,去論證,他們主動學習的熱情被極大地調動起來,課堂教學的效果事半功倍.
四、適度引入競爭,讓學生在相互追逐中產生主動學習的渴望
適度的競爭對學生內在潛能的挖掘有著積極的引導作用. 在數學課堂中,通過教師巧妙引導,催發學生不甘落后的信心和勇氣,讓他們相互競爭,相互追逐,樹立勇攀高峰的雄心壯志和克服困難的勇氣,不失為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手段. 如在學習“有理數的運算”時,我將撲克牌帶進教室,和學生一起玩我們淮安婦孺皆知的“快算24”游戲:教師任意出示四張撲克牌,看哪名同學最先用這4張牌,通過數學運算,組合得出24. 學生熱情高漲,積極思維,課堂氣氛異常熱烈. 在這種其樂融融的相互競爭中,不僅深化了對有理數運算法則的理解,更豐富了學生的思維. 學生在這樣與眾不同的課堂中,體驗了從未有過的快樂,真正實現了寓教于樂,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活,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得到了升華.
五、注重師生情感的滲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課堂教學不僅是知識的傳遞過程,更是師生之間情感傳輸的過程,高效的知識傳遞必須以師生之間的情感作為紐帶. 試想,如果課堂上師生缺乏情感的潤滑,則知識的傳遞必然是生硬的,師生之間的交流也注定是低效的,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很大程度上是被動的,他們甚至產生抵制和逆反的心理,主動性更是無從談起. 我們教師只有對學生充滿了愛,以春風化雨的方式,始終關愛和呵護每一名學生,耐心寬容地對待學生,對學生的錯誤和失誤不求全責備,充分地相信學生,信任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對學生在學習進程中取得的進步要給予表揚和贊賞. 這樣,學生才會由衷地熱愛數學,喜歡數學,對數學產生內在的迷戀,從而將學習數學作為一種生活的需要,自覺主動地開展數學學習.
總之,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愛絕非依靠我們教師的說教,那種強加給學生,讓他們去學習,只會導致學生的厭煩. 我們廣大數學教師一定要契合初中學生的喜好,結合他們的認知特點,通過設計引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真正關愛學生,用自己誠摯的情感感染學生,這樣,他們才會發自內心地熱愛數學,鐘情于數學,從而心甘情愿地主動學習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