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創新教育,民族要發展,社會要進步,根本的還是在于教育,而教育就是要創新,迎接未來科學的挑戰最重要的是堅持創新,勇于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另外,社會生產對人才的需求標準同樣是以創新為主,從個體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需求方面來看,教育都必須要創新.
【關鍵詞】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創新教育;教學實踐
創新教育是現代教育改革中的一項核心內容. 創新首先是指我們的教育觀念創新,其次是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創新,同時,還包括教育設備的更新. 在這一系列的革新中,最重要的還是教育觀念的更新. 數學一直是教育教學中的重點科目和主要內容,數學在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邏輯性和敏捷性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要成為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和一條基本原則. 那么,如何在數學課堂上實施創新教育呢?
一、以激發好奇心來喚起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以一個人的好奇心為依托的,當一個人對外界的各種事物充滿好奇心的時候,才會對事物進行探究和發現,這個過程是創新所必備的. 學習也是一樣,要對所學知識充滿好奇心,并能夠對好奇的事物不斷探索,獨立思考,能從數學的角度和知識的角度出發,提取出問題并對它進行探究,這就是創新的基礎. 在這里,求知欲、好奇心與探究創新是緊密聯系的,這既是新思維的起點,同時也是思維發展的方向. 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們的好奇心,喚起學生們的創新意識,通過激發學生的創新動機,推動他們的思維活動.
而要激發學生們的好奇心,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精心設置問題情境,從學生們的已有認知模式中尋求突破口,打破學生的認知平衡,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讓學生們對教師所創設的情境產生好奇,并主動去探究和質疑,從而激發才智和潛能的發揮,釋放出創新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有理數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了解負數的概念,可以根據實際生活經驗,結合學生們的知識水平,設計以下幾個例子,讓學生探討. (1)零上10℃,它比0℃高10℃,可記作+10℃,而零下10℃比0℃低10℃,同學們知道如何來表示嗎?(2)海拔是以海平面為基準,高出海平面的部分,而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又該如何來表示呢?能用海拔155米來表示嗎?(3)向南走100米與向北走100米,收入2000元與支出200元,用數學符號該怎么表示呢?這樣的問題情境就能引起學生們的好奇心,紛紛思考該如何用數字來表示以上的各種情況,同時結合實際生活經驗,掌握負數的概念和應用將會水到渠成.
二、重視交流合作,共同協作創新
與創新分不開的就是團隊協作,特別是在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無處不在的就是團隊協作,每一樣事物或工作的完成,單靠一人之力是不夠的,這就需要團隊中的個人之間能夠展開良好的協作. 把每一個人的力量都聚集起來,才能更快地解決問題,也能讓學生們在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反饋和指點,拓寬思路,引發創新的火花. 合作既是學習的手段,也是學習的目的. 通過合作學習, 學生可以取長補短,取得高質量的成果. 在共同參與的過程中,還能互相了解各自的個性,學會相互交流與協作,交流與合作是創新的重要方式和途徑.
例如,教師在組織教學的時候,可以采用一些小組討論的教學方式,突破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或以課本為中心的課堂,為學生們的獨立思考和團隊協作提供足夠的空間,在小組討論的模式下,還可以輔以講解的模式,讓學生們在學習中動手畫一畫、量一量、做一做. 通過小組協作討論以及學生們的一些動手實踐,可以更好地讓學生們理清知識的結構,活躍思維,互相啟發,共同進步.
三、鼓勵學生們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的創新行為
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們能夠提出問題就是進行了思考,如果學生提不出問題,不是代表他們都懂了,而是還沒有仔細地思考過. 學生不能提出問題就不可能善于思考,就不可能用一種求真、求實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和各種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也難有創新行為. 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們提出問題,認真思考并發現問題,發展學生的個性,才能培養其創新能力.
要讓學生敢于提出問題,教師就要在課堂上創建一種良好的提問氣氛. 如果課堂上沒人敢發言,那有問題的學生也不敢提出來,而如果課堂上氣氛輕松活躍,大家能夠暢所欲言,我相信很多學生都能夠把心中的問題或看法表達出來. 教師在課堂上重視學生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扶持學生的創新行為,才能為其今后的創新能力的發揮奠定基礎.
例如,在學習了“多邊形的內角和”相關知識之后,我讓學生自己思考,并提出一些與此相關的一些問題來讓大家討論. 如,分割多邊形的方法有哪些呢?只有一種嗎?如果從一個頂點出發連對角線可以有多少條?那么一個多邊形一共應有多少條對角線?能根據一個多邊形的對角線的條數來確定多邊形的邊數嗎?像這樣一類的問題,都可以鼓勵學生思考并提出來,再探究和思考. 通過學生的思考探索,他們總結出更多解決多邊形的內角和的方法,還根據相關的知識進行探究,得到了多邊形對角線的更多知識,這個過程不僅活躍了學生的思維,鍛煉了他們的創新能力,還讓他們再一次深入掌握了所學的知識點,鞏固了基礎.
總之,創新能力的培養主要還是在課堂教學中完成,課堂不僅是學習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可以說學習知識是一個非常具體的過程,而能力的培養卻是一個抽象的過程,這個抽象的過程又是通過具體的知識學習來體現的,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要注重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使用,達到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余孝勝.如何打造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數學課堂[J].新課程:教師,2013(7).
[2]徐華.初中數學主體性課堂交流淺探[J].中學教學參考,2013(23).
[3]李立科.主體性發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祖國:建設版,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