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小學數學的教學在小學教學中占著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很多學生因為數學的計算以及邏輯關系的復雜而學不好數學,甚至不喜歡學習數學. 作為數學教育工作者,我們有義務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開發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從本質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因此,小學數學趣味教學有著深刻且重要的意義. 本文將針對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中的趣味教學提出幾點意見,目的在于讓學生們體會到數學的奧妙,并且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的學習中來,開拓學生的思維和能力,讓學生有著本質上的進步.
【關鍵詞】 小學數學;趣味教學;研究
目前,對于許多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來說,學好數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數學中的計算難度、枯燥的題目以及應用題中的邏輯復雜程度都是導致他們學不好數學的重要原因,這些學生也因此對學習數學失去了信心和興趣. 教師們應該對于這種現象有警覺性,不能放任孩子們的不自信和倦怠情緒,應該通過自己的實踐經驗以及對班里學生的了解程度,找出教學中的不足,在教學方式上進行整改和完善,讓學生體會到數學這門學科的魅力,從而開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和能力,爭取在學習成績上讓學生達到質的飛躍.
一、題目上的趣味
小學數學的題目常常以一些假設的場景為基調,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甚至有些題不符合常理,這樣在做題的時候學生容易覺得單調、枯燥、乏味. 對于這種情況,老師完全可以對題目進行一個趣味性的改動,或者直接出一些和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題目,這樣的教學方式主要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更加專注于題目,潛意識里可以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好感.
案例分析:筆者在進行小學數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統計”的教學時,書上有一道例題:根據A,B兩個公司去年下半年的月薪情況統計圖,你能得出什么結果?這類的題目對于小學六年級的學生而言,完全沒有熟悉的感覺,做起題來也沒有那么高的熱情,不如直接換成與學生息息相關的題目:統計本班學生中喜歡打羽毛球、打乒乓球、踢足球、打籃球以及喜歡其他體育活動的人數,并畫出扇形圖. 首先,這樣的題目與學生們有關,可以提高學生的關注度和積極性,還可以幫助學生們理解題目內容;其次,這道題要求“統計”的過程,可以讓學生們學會統計和整理資料;另外,統計的過程中可以調動全班的積極性,讓全班同學都有參與感,消除做題做錯的恐懼感. 首先,在老師的帶領下,對全班同學通過舉手和畫“正”字的方式,對喜歡打羽毛球、打乒乓球、踢足球等體育項目的人數進行統計,接著算出百分比,通過所算百分比畫出扇形圖,進而通過扇形圖的呈現作出一個結果的分析. 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更加積極地投入其中,增強了每個人的參與感,除了原題的分析結果之外,還增加了調查統計的過程,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另外,增強了學生的解題興趣,減少了對數學學習的陌生感和恐懼感.
二、課堂上的趣味
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經常是“遇題——講解——列式計算”的過程,這樣的教學模式容易引起學生的倦怠情緒,因此,教學模式需要趣味化,從多方面引起學生的積極性,并且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豐富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從而達到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的同時,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 達到課堂趣味化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開展活動、布置特殊任務,等等,讓學生在做游戲的時候輕松完成了學習任務,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感的同時,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案例分析:筆者在進行小學數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分數的乘法”的教學時,在課堂上開展了相關的活動. 在課前,筆者事先做好了幾個帶有分數和運算符號的標牌供學生們系在頭上,課堂上,隨機挑選五名學生站上講臺,由老師出題,如:■ × 2 = ? ■ + ■ = ? ■ × 8 = ? ■ - ■ = ?……在規定的時間內,讓學生在標牌中自行尋找合適的標牌系在頭上,組成一個等式,讓臺下的學生判斷正誤. 這樣的教學過程可以高效地提高學生的興趣以及積極性,更能通過這樣的課堂活動讓全班學生全程參與進來;另外,還可以進一步考驗臺上五名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由于課堂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們對學習數學報以樂觀愉悅的心態,緩解了學生學習數學的不自信的心理,也為以后數學教學的開展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另外,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讓學生們開始對自己的計算速度引起重視,這一點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運用有著深刻的促進作用. 再者,對于活動過程中參與活動的學生們,可以通過在與同學的合作找出正確的等式構成并完成游戲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團隊合作能力和集體榮譽感,提升學生之間配合的默契程度,讓學生體會到團隊的重要性,這為以后學生們的學習和工作的開展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教師應該注意的是,在本課的教學中,雖然是以分數的乘法為主要內容,但也不能忽略對以前所學的分數的加減法知識的復習,出題時要包含全面,不僅包括分數的乘法,讓學生對所學的新知識有所訓練,也要包括加法和減法,讓學生對以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鞏固復習;另外,可以在標牌中寫一些假分數和帶分數以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比如1■,■,…
三、總 結
目前對于小學生的教育是以“快樂教學”為主旨,然而,很多小學生卻十分頭疼數學的學習,計算的難度以及邏輯思維的復雜度讓學生沒有自信,甚至害怕學習數學,這與“快樂教學”的宗旨完全背道相馳. 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對我們目前的教學模式進行改善,通過趣味教學讓學生對數學學習保持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魅力,也讓學生真正地喜歡上數學.
【參考文獻】
[1]王秋麗.試論小學數學趣味化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4(2).
[2]龔衛民.構建小學數學趣味課堂的有效方法[J].新課程(小學),2012(4).
[3]高冰.小學數學趣味教學略談[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