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生活化簡單來說,就是數學要貼近生活,密切聯系生活實際,為學生提供觀察和實踐的機會,讓生活情境走進數學課堂,讓學生在生活中感悟數學. 在日常數學教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充分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數學、做數學、用數學,從而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世界,體會數學的作用和價值,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感受到數學的樂趣和價值
在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吸收和引進與生活實際有關的數學信息資料來處理教材,整合教材,將枯燥乏味的教材內容設計成生活中聽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數學學習過程,讓學生感受生活,感受到數學的樂趣和價值,使學生既增長了見識,又促進了能力的發展.
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帶著數學問題接觸實際,加深對數學問題的理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例如,學習軸對稱的內容時,可讓學生觀察樹葉、蜻蜓、美術字、建筑物等,分析它們的共同特征;學習拋物線的有關知識時,可以引入投籃球、跳大繩、修建石拱橋等生活實踐,從而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將課堂真正變成了學生自主探究的快樂場所. 在教學“角”的概念時,我們可借助同學們都熟悉的鐘表、墻角、張開的圓規等生活題材,啟發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自主地提出數學問題:角有幾個頂點?什么叫作角的邊?角如何分類?等等. 讓學生自我體驗生活中的數學,加深理解教材所學的知識,從而培養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提出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數學從來不是書本上的枯燥學問,它存在于生活的每個角落,關鍵在于我們有心去觀察發現,在課堂教學中創設生活化的情境. 例如,在教學“角”的概念時,我們可借助同學們都熟悉的鐘表、墻角、張開的圓規等生活題材,啟發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自主地提出數學問題:角有幾個頂點?什么叫作角的邊?角如何分類?例如,在學習用多邊形鋪地板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設問:“你知道教室里地板的瓷磚怎么鋪才沒有空隙嗎?你看到過的鋪設地板的瓷磚是什么形狀的嗎?”問題一經提出,馬上就會引起學生的興趣,緊接著演示奇妙的正六面體結構的蜜蜂蜂窩和一些用瓷磚鋪設的著名廣場及建筑物,借此研究用多邊形拼設地板的數學原理. 學生學到了課本以外的知識,真切地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離不開數學. 又如在統計初步的“成功與失敗”“機會的均等與不均等”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游戲,讓學生在課堂上做“投硬幣”“摸紅白球”和“排數字”游戲,讓學生領悟生活中的概率現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很高,并能主動參與探究學習的過程;通過計算彩票的中獎率,學會用概率解決生活中的抽獎問題,從而掌握了正確對待各種促銷活動的觀點和態度.
生活中的數學非常多,這些數學問題往往非常有趣,可以作為很好的引入的例子. 再如,學習存款利率、圓錐體的側面積的計算、在紙板上裁剪出面積最大的三角形等內容時,都可以在實際生活中找到相應的模型,教師都可以信手拿來,作為對數學生活化最貼切的闡釋.
三、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新課程強調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學有用的數學. 因此,數學學習必須加強與生活實際的聯系,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只有回到生活中才會顯示其價值和魅力,只有學生回到生活中運用數學,才能真實地顯現其數學學習水平. 例如,學習了“圓的認識”后,可讓學生解釋:“為什么車輪要做成圓形而不做成其他形狀?”學習了有理數的大小比較后,結合房屋室溫、冰箱的冷藏室溫和冷凍室溫,學生對正負數的大小比較的理解可能就更加深刻了.
在教學中,重視數學生活化當然很好,但是也不能盲目生活化. 例如,對于“同類項”而言,學生需要的也不是什么形象,更多的要求是演繹推理的過程. 這是因為過多的形象化可能會適得其反,而不會使課程的重點突出,甚至有可能使學生過于關注生活中的情況,反而忽略了數學知識的重點.
四、數學聯系生活,培養多種能力
數學生活化,要進一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得新知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利息與利潤”前,可以讓學生在父母的帶領下,到銀行模擬存款取款,做有關利息與利潤問題的調查研究. 從學生的反饋中發現,許多學生不僅明白了利息利潤的意義,以及存款取款的程序,還懂得了“把10000元錢存三年定期和分三年逐年轉存,哪一種存法合算?”的道理,更有甚者開始思考:既然知道哪一種存法合算,可為什么又有不同的選擇?老百姓把錢存入銀行,銀行會虧本嗎?銀行為什么要調整利率?等等. 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對利息利率的體驗上了一個新臺階,也為將來獨立當家理財打下了基礎. 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的努力,接觸了實踐,解決了問題,個個充滿了自豪感. 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促進學生一生的發展,這次活動就是最好的闡釋.
現實生活是數學的豐富源泉. 在生活中發現和運用數學,在數學中聯系和指導生活實踐,是新課標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新時代對我們教師的更高要求. 教師要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將數學學習與生活實際密切聯系起來,在數學學習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體驗到數學的精彩.
【參考文獻】
[1]李占豪.小學數學生活化策略[J].金色年華:下,2010(9):105.
[2]龔有紅.初中生活化的數學教學[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1(4):97.
[3]單興桃.讓數學課堂回歸自然生活[J].小學科學:教師, 201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