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的高速率、無線化和兼容性已成為人們的普遍要求,在這種情況下,互聯網與無線通信技術的融合已經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大學作為先進文化和技術的引領者,無線網絡的開發和應用亦在所難免。校園網也是教師和學生獲取資源和信息的主要途徑之一,所以,校園無線網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與地位日益顯著。
關鍵詞:大學;校園網;無線局域網
1 校園網與無線網絡介紹
1.1 校園網
計算機網絡可分為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我們所指的校園網是屬于局域網的范疇。校園網是以網絡技術為依托,在全校范圍內建立起來的計算機互聯網絡,校園網聯結學校內部子網并作為溝通校園內外部網絡溝通的橋梁而存在。高校校園網的建立是學校信息化、現代化的主要標志之一。
1.2 無線網絡
無線網絡已經在眾多領域得到很好的發揮和運用,目前,無線網絡發展迅速,無線技術也越來越先進和完善。目前,無線網絡標準按照通訊距離的不同分為WAN、WLAN、PAN。其中,無線局域網絡(WLAN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的縮寫,中文全稱為“無線局域網”)是相當便利的數據傳輸系統,它使用無線射頻(RF)技術越空收發數據,減少使用電纜連接。一般用于寬帶家庭,大樓內部以及園區內部,無線局域網絡使得用戶能夠利用其簡單、方便的特性,達到信息隨身化的理想境界。
1.3 無線局域網的特點
第一、靈活性:無線技術使得WLAN設備可以靈活的進行安裝并調整位置,并可以實現使用者在不容易連接網線的地方實現網絡的全覆蓋。第二、簡易性:WLAN網橋傳輸系統在安裝過程中是非常簡單的,它不像有線網絡那樣需要拉線和布線等非常繁瑣的工程施工。第三、綜合成本較低:首先,無線局域網技術可以更好地保護已有投資;其次,無線網絡由于減少了布線的費用,所以更能節約成本與維護費用。第四、擴展能力強:由于WLAN網橋系統可以支持多種拓撲結構及平滑擴容,所以,無線局域網可以比較容易的改變容量傳輸系統。
2 校園無線局域網的設計與規劃
2.1 安裝模式分析
第一、接入模式:使用(AP)(Wireless) Access Point進行連接。在工作的兩臺電腦間,不管AP是有線連接在以太網或者是獨立的,所有無線連接都必須通過AP,這樣可以有效地使無線工作站間的距離翻倍。第二、對等模式:對等模式是在配備無線網卡的電腦間組成的獨立無線局域網。對SOHO建立無線網絡來說,這是最簡單而且最實惠的方法。因為這種方法是在AD-HOC模式里,這種模式只要是信號可以覆蓋的范圍,都可以進入其他客戶機獲取資源。第三、橋接模式:用無線AP來連接兩個(有線網或無線網)網絡。在其信號的覆蓋范圍內連接無線網絡適配器,設置要求:相同網段(IP地址不同)、相同的ESSID、相同的CHANNEL。
2.2 整體的網絡拓撲設計圖
下圖是對于高校校園局域網整體簡易規劃圖,由于這只是個校園局域網的簡易規劃圖,所以在現實中不能以此來進行安裝,本圖供參規劃考用。
2.3 校園網WLAN建設規劃方案
第一、物理設計:借助“輕量型AP”模式,可以在校園有線網絡的基礎上建立無線網絡。這種模式可以借用現有校園網的交換機來組成集中控制管理的Overlay無線網絡,這種“輕量型AP”模式在很多高校都是非常流行的,因為它是比較經濟實惠的選擇。
第二、無線覆蓋方案:無線覆蓋設計在全校全面覆蓋的前提下,要遵循信號范圍最大化原則,重點部分區域采取重點覆蓋辦法。在此基礎上要保證絕大多數主流無線網卡兼容,為今后網絡擴容做好預留。主要設計指標:各信號輸出點信號強度10-15dbm;目標覆蓋區域信號強度>-80dbm。
第三、室內覆蓋:其規劃原則:要保證AP覆蓋區域無間隙;AP重疊區域最小。(1)室內典型環境覆蓋。第一種室內典型環境覆蓋特點是用戶量不是太多,但是房間多、區域較分散,用戶無線應用也比較頻繁。一般這種區域的建筑物包括新聞大樓、科研辦公樓、媒體教學樓等。(2)室內典型環境覆蓋。第二種室內典型環境覆蓋特點是:在信號區域內的用戶數量相對集中但是環境還比較開闊,這種情況對帶寬的需求就相對較高,主要用戶群是多功能廳、會議室、報告廳等。
第四、室外覆蓋:室外AP的放置和設計有它的獨特性,其主要包括:第一、對室外覆蓋設備的特殊要求;室外覆蓋的設備按照要求應該放置在密封的盒子內并且還要增加避雷器。第二、天線的使用;室外覆蓋設備天線使用的要求主要包括對天線增益和天線類型的選擇。
[參考文獻]
[1]劉曉芳.無線傳感器網絡路由協議比較研究[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08年.
[2]于雷,余兆明.高校校園無線局域網部署方案的分析研究.中國科技信息,2008年.
[3]張圣,陳偉.基于WLAN技術的無線校園網組網研究.中國數據通信,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