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的改革必然要求給學生更大的自主性、靈活性和自由度,讓學生可以更好的安排個人計劃和發展方向,網絡教學是現代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開放性和互動性是傳統教學無法相比的。基于web化的交互式網絡教學平臺,資源豐富,功能強大,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貫穿整個教育教學過程,對學生學習有重大的影響。本文針對交互式網絡教學平臺的構建,設計了交互式網絡教學平臺的模型和應用策略,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系統的實現技術。
關鍵詞:網絡教學;互動平臺;模型;應用策略;實現技術
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構建的網絡教學平臺實現了教學模式的改變,將教學從傳統的課堂環境延伸到網絡環境,通過構建網絡教學環境,形成“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和學生“教”與“學”的交互式網絡平臺。本文分析了中職學校網絡教學平臺的技術特點,主要對基于Web技術的交互式網絡教學平臺的設計思路、模型和應用策略以及主要技術的實現方法進行了一些探討。
1 構建交互式網絡教學平臺的模型設計
一般認為,在完善的網絡學習環境中,學生應該可以進行一個多元化的學習活動,包括瀏覽、評估和互動等三個類型的學習活動:瀏覽的學習活動,是指學習者運用瀏覽器,根據學習需求,主動在網絡上閱讀各種學習資源。評估的學習活動,學生在學習歷程中,充分運用在線測試,作業的方式,來檢查自己現階段的學習效果。互動的學習活動,是指學生間的協助、討論、展示、建立不同的興趣小組等活動。由此,構造網絡教學互動系統的目標是:以構建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提供支持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的個性化教學輔導及教學互動活動的最基本的多媒體環境、工具,通過建立網絡虛擬空間意義上的個人空間與群體為學生建立良好的協同學習情境,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一系列網上教學活動。它應該包括下面幾個層面:
⑴它必須是一個多媒體網絡互動教學平臺,提供學習環境以及工具。
⑵提供開放的學習資源。
⑶是課堂教育、廣播電視教育等傳統教育方式的補充和發展。
⑷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活動為線索。
在交互式網絡教學平臺中,學習資源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要受到適合學生個別化的自主學習和適合網絡學習特點限制,因為網絡畢竟有網絡的特點,多媒體的特點,在現階段雖然網絡的帶寬是主要的因素,但是網上的課件跟單機上的課件還是很不一樣。要考慮它的傳輸效率,安全保護、教學互動等等一些問題。因此,針對上述情況,我們設計一個如圖1所示的交互式網絡教學平臺模型。
2 應用交互式網絡教學平臺的策略
通過交互式網絡教學平臺模型可以看出,它主要包括網絡教學平臺、教師隊伍和交互方式三個部分。交互式網絡教學平臺是將教師先進的教學理念貫穿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一般包括選擇合適的教材形式、教師的授課方式、討論形式、作業類型、實踐訓練、考試方式等。教師隊伍包括教師的知識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等。知識結構應該是涵蓋整個專業的專業理論課和專業實踐課的知識;年齡結構應該是呈正態分布的梯隊;中青年教師既具有一定的教學經驗又具有創新﹑改革意識,同時精力體力相對旺盛,應該是課程的主干教師,年齡教大的教師應該幫助較年輕教師盡快提高教研業務水平,在職稱結構上應該體現初﹑中﹑高級職稱的教師都具備。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專業的可持續發展。交互方式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⑴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交流。應用策略主要有:同步方式即通過文字/白版聊天進行答疑和信息反饋,異步方式即論壇和郵件。
⑵教師通過教學平臺追蹤學生學習情況。應用策略有:通過學生對內容的訪問情況進行學習態的反饋。或者通過對平臺考試結果的數據分析,生成統計報表。
⑶教師通過教學平臺控制/引導學生的學習進程。應用策略:根據學生學習情況/硬指標,對課程內容進行選擇性發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避免學生在豐富的教學資源中迷失方向。
3 實現交互式網絡教學平臺的技術
采用基于XML的B/W/S三層WEB應用模型來實現基于WEB的交互式網絡教學平臺(見下圖2所示)是比較常用的一種實現技術。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擴展標識語言)以一種開放的自我描述方式定義了數據結構,從數據處理的角度看,它足夠簡單易于閱讀,同時又易于被其它語言或系統所識別,特別是在內容發布對信息的非結構化信息的處理軟件中,XML技術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它作為一種擴展、可自定義的標準,非常適合在不同的環境下作為非結構化數據與系統之間的一個中介的角色,幫助交互式網絡教學平臺管理系統實現對非結構化數據的管理。利用XML構建的數據庫可以使用多種不同的訪問方法,一些系統使用基于COM,CORBA,或者JavaBeans 企業版(EJB)的專有的API,而另一些則使用ODBC標準,提供對網絡訪問的良好的支持。
在該解決方案中,客戶端采用Microsoft公司任一款操作系統,WEB服務器采用Windows 2000+IIS5.0,數據庫服務器采用Access 2000或SQL server 2000。運用動態網頁技術Active Server Page(ASP)撰寫應用程序,使用Html、Dynamic Html、VBScript、JavaScript、PHP等工具語言來編寫常用的程序,利用“網頁設計三劍客”來進行快速建立系統原型。系統支持基于WEB的教學信息資源,能實現多媒體課件的上傳和瀏覽,實現虛擬的學習環境,交互性較好。采用SQL Sever 2000作為后臺數據庫,保證了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分布式處理。
4 結束語
隨著WEB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的流行,在WWW上已經建立了許多風格不同的教學系統,例如遠程合作學習的系統(Coral)、同學互評的系統(Albatross)、電大在線遠程教學平臺(Openedu)、智能型教育代理人(Agent)與虛擬學習同伴的LISA(Learning is Active)系統,這些系統極大地推進了網絡教學互動系統的發展,為交互式網絡教學平臺的實現和推廣應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學才,王建峰.基于Web的遠程自學型教學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應用,2000,20(4).
[2]薛調.E-learning環境下資源與服務的創新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8,(11).
[3]許桂芳.建設信息化學習環境推進高校教學改革[J].現代商貿工業,2007,(03).
[4]邱艷敏,武曉璐.基于Web的網絡教學平臺的設計與實現[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11).
[5]嚴佟然.基于Web技術的網絡多媒體教學平臺的構建[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11).
[6]茍平章.基于Web的網絡教學平臺研究與實現[J].教育信息化,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