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整點播報》集中體現了\"更快捷、更豐富、更貼近\"的欄目特色。當現場直播把動態事件帶給觀眾的時候,他們已不僅僅是一個旁觀者,他們己或多或少地將自己置身于新聞事件之中,自然而然地產生參與感。強烈的現場感與參與感,是電視新聞現場直播的兩大特征,也是贏得高收視率的兩大優勢。
關鍵詞:現場直播;電視新聞;快捷
從2008年10月1日起,我臺新聞綜合頻道推出《整點播報》大型直播新聞類節目,每天五檔直播節目及時,迅速的反映了老百姓關心的民生,社會時事和突發性新聞事件,大大加強了最新動態消息的播報力度,為廣大觀眾提供了豐富快捷的實時新聞資訊。
1 現場直播機制的優勢
《整點播報》是一檔大型直播類節目,相對于其他新聞節目在新聞發生之后,通過剪輯,上載再通過數字硬盤播出系統播出。而《整點播報》每天五檔直播能夠及時迅速的將剛剛發生的重大新聞事件通過新聞技術性處理后立刻播出,讓觀眾在新聞事件發生的同時,就看到它的發展與變化。像2008年12月28日我臺新聞綜合頻道就對萬里長江第一隧道的開通進行了現場直播,在9點55分至10點55分現場直播結束,立刻在隨后11點檔的《整點播報》就及時播發相關新聞,集中體現了“更快捷、更豐富、更貼近”的欄目特色。當現場直播把動態事件帶給觀眾的時候,他們已不僅僅是一個旁觀者,他們己或多或少地將自己置身于新聞事件之中,自然而然地產生參與感。強烈的現場感與參與感,是電視新聞現場直播的兩大特征,也是贏得高收視率的兩大優勢。
2 現場直播的實現
《整點播報》現場直播就是將演播廳現場情況通過攝像機、音頻設備變成視頻、音頻信號送入導播切換臺進行一定的技術處理,然后通過傳輸設備送至老樓13樓傳送部。傳送部在運用光纖、微波接收機接收信號后送入播出機房,播出人員接到指令就把播出信號切換成現場的信號。
在直播信號的傳輸過程中,我們采用的是光纖和微波兩路信號源,一般播出的是光纖信號,因為光纖在傳輸過程中保密性能好,受自然條件影響小,傳輸的視音頻信號的技術指標容易得到保證,比較容易滿足現場直播的信號傳輸需求。而微波信號作為備路信號,在主路出現故障信號無法傳輸時進行緊急切換。
在信號進入播出機房,需將信號調至本頻道的切換臺上,這就不得不提到以矩陣為核心的總控系統。它對臺內各個演播室信號、衛星接收信號、CCTV信號、前端回傳信號等外來信號進行綜合調度,用于節目播出,我們《整點播報》的信號就是其中一路。當信號接入播控機房后,就會在總控矩陣中進行總控系統內部、各演播室與總控系統的信號調度和信號質量的監測,如果直播節目較多而切換臺上通道有限,那么我們就需要頻繁進行調度來保障每個直播節目的主備直播源。《整點播報》的直播信號調至本頻道的切換臺上后,值班人員定時編單,那么每天五檔的直播節目就能準時與觀眾見面了。
3 直播過程中的安全策略
其一、機房供電安全。機房供電安全是播控機房安全策略中最基本的保證。播出機房各類設備多,運行頻繁,一旦供電不足后果不堪設想。因此在電源安排分配上應做到科學合理,設備用電必須與照明和動力用電分開,主備兩路同時供電,分別經過兩組UPS,再到機房配電柜。主備電源的接入應分開,這樣萬一出現單路停電故障,可保證播出基本不受影響。機房里任何人不得擅自接電和使用設備電源,防止出現火災事故。
其二、延時技術的運用。如何從技術角度控制事先不可預料的事故
播放出去,使值班人員在節目直播過程中應對突發事故,做到節目最及時、最準確的播出。使用傳統的播出手段顯然無法實現,因此在這個環節中利用延時播出,是一種最安全、最簡單的解決萬法。我們在延時設備中可以設置延時時差,一旦在DLYI中出現有害畫面,延時器監播人員會緊急切換墊片或當前畫面靜止,待有害聲音畫面消除再繼續直播,這就有效的控制了直播過程中的意外事件發生。
其三、切換臺的安全。播控系統設計多采用一主一備兩個切換臺,經一個二選一開關輸出PGM信號。我們在直播過程中,主切換臺在一般情況下是自動狀態,受控于播出工作站,在直播結束后會根據播控工作站的操作而自動由外線直播通道改至硬盤通道。當遇到突發事故時,按起手動按鈕,這時切換臺便處于手動狀態。人為地切換通道便直接改變播出畫面,在來不及修改節目單而情況又十分緊急時便使用此種方式。在主切換臺熄滅無法工作時,立刻按下備切換臺接管按鈕,此時便由備切換臺工作,保障直播正常。
其四、備播素材的準備。我們在直播過程當中不可預料地會出現信號中斷,直播無法進行的事故發生,如果不及時加墊備播素材會使播出造成混亂,因此值班人員都會提前將備播素材和磁帶準備好,平時加強對錄像機的維護保養,開播前要試機,要設置合理的掛帶時間,以保護磁頭和磁帶,保證在應急播出的時候錄象機工作正常。
其五、直播回傳信號的監視。我們的直播信號要送到千家萬戶,中間要經過很多環節,播控中心、有線電視前端和衛星等等,為監測信號傳輸質量以及盡快確定鏈路故障,播控中心應設立回傳信號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