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家長都在給孩子補鈣,卻并不清楚到底該不該補,補得對不對。搜狐網針對2544個家庭調查發現,多數家庭存在著以下幾個補鈣誤區。
誤區一:補鈣能讓孩子長個子,能讓孩子少生病。有這兩種想法的家庭,在調查中所占的比例分別為33%和10%。其實,兒童是否能長高、是否能少生病,與補鈣都沒有直接的聯系,這主要與遺傳因素、整體營養平衡、機體抵抗力等有關。雖然嚴重缺鈣確實會影響身高,但正常飲食情況下出現嚴重缺鈣的情況極少,為了這樣的目的去補鈣,顯然是不理性的。同樣的,預防疾病應用適當補充營養、加強鍛煉等方法提高免疫力,不能只依靠補鈣。
誤區二:老人、孕婦都需要補鈣。一般情況下,嬰幼兒、青少年、孕婦、老年人和某些疾病導致低鈣的病人,應在醫生指導下補鈣,如果血鈣正常,沒必要跟風補鈣。長期過量補鈣可能出現身體浮腫、多汗、厭食、便秘、消化不良,嚴重的還容易引起高鈣尿癥及泌尿系統結石。
誤區三:補鈣了都能吸收。只補鈣,如果不補充維生素D,也不能達到提高血鈣的預期效果。補充維生素D是預防和治療兒童佝僂病的主要方法,它在體內的水平過低時,僅補鈣并不能奏效。目前檢測維生素D,主要采用檢測血清25羥D的水平,其正常值為30至76納克/毫升。不同個體之間差異較大,即便攝取同樣數量的鈣,有的兒童仍可能出現缺鈣癥狀。
誤區四:口服鈣劑效果更好。補鈣應以食補為主。適當多吃豆制品、奶制品和海產品等食物,配合陽光、戶外運動是最好的補鈣方式。如果服用藥物補鈣,要看鈣的種類和含鈣量的多少,通常碳酸鈣在各種鈣制劑中含鈣量最高,吸收率也最高。其次是補鈣產品的工藝,鈣的溶解度、顆粒等直接影響鈣在體內的吸收。
(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預防保健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