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對夫妻,剛結婚那幾年,他們住的是租來的房子,丈夫每天騎自行車接送妻子上下班。后來,他們同心創業致富,不但有房有車,還擁有一家數百名工人的制衣廠。可是,他們原來恩愛的婚姻,卻隨之亮起了紅燈……
恩愛夫妻奮力打拼,制衣廠經營日趨紅火
今年49歲的張洪坤是浙江臨海市人,14年前,他創建了一家制衣廠,因技術過硬、講誠信,成為臨海市響當當的制衣企業。有錢之后,張洪坤購置了房子和車子,讓妻子過上了闊太太的生活。他知道自己能有今天,妻子朱玲功不可沒。
原來,朱玲和張洪坤都出身普通家庭,剛結婚那幾年,小兩口在外租房住。日子雖然清苦,但張洪坤對朱玲呵護有加,每天都騎自行車接送妻子上下班。
一次朱玲母親過生日,朱玲和姐姐們約好一同回娘家。可她從娘家回來后,就坐在床上生悶氣,一句話也不說。張洪坤忙問:“怎么了,誰欺負你了?”朱玲滿臉不高興:“你不知道,我今天簡直丟死人了!我姐姐她們,個個穿的都比我好,帶的東西也比我的貴重多了。你看看咱過的叫什么日子啊!”張洪坤輕撫著朱玲的肩膀說:“都怨我沒本事,讓你受委屈了。”看著丈夫歉疚的神情,朱玲又反過來安慰他:“老公,今后我們肯定會過上好日子,我相信你能行。”
2000年3月的一天,夫妻倆吃完晚飯在街上閑逛時,朱玲的目光被一家服裝店吸引住了。張洪坤順著朱玲的目光看去,只見一件桃紅色的大衣格外洋氣。原本就在制衣廠工作的張洪坤,一看就知道這衣服肯定不便宜,他對朱玲說:“走,進去看看。”朱玲擺擺手說:“算了吧,看了咱也買不起。”說完,她拉著張洪坤扭頭便走。
張洪坤找個借口跑回去,想把那件衣服買下來。可是他一看衣服的價格,太貴了!張洪坤反復看了幾遍衣服的做工,決定自己做一件試試。
一個星期后,張洪坤興沖沖地遞給朱玲一個袋子。朱玲把袋子里的衣服展開一看,高興壞了:“這不是前幾天看見的那件大衣嗎?你把它買下來啦,多少錢啊?”張洪坤神秘地說:“這是我自己做的,我在制衣廠干了這么些年,這難不倒我。”朱玲驚訝地瞪大雙眼:“我的傻老公,你有這手藝咱們能掙大錢了。”張洪坤不解地問:“怎么掙大錢啊?”朱玲說:“你手藝這么好,咱們自己開個制衣廠啊!”
2000年4月26日,張洪坤和朱玲注冊的煜冰制衣廠正式開業。朱玲把所有家產都抵押給銀行貸了款,還跟親戚借了不少錢。為了節約成本,他們只招了十來個工人,很多雜活都是朱玲自己干。經過4年苦心經營,到2004年5月,煜冰制衣廠終于還清了所有貸款和借的錢,并有了盈利。看著制衣廠經營日趨火紅,朱玲心里甜滋滋地想,現在該好好謀劃一下和丈夫的幸福生活了。
丈夫為事業冷落妻子,妻子萌生賣廠念頭
2004年7月的一天,張洪坤剛到家,就看見朱玲趴在沙發上研究旅游路線圖,他好奇地問:“老婆,你這是干嗎?”朱玲沖老公一笑:“旅游啊,咱們不是說好,等掙了錢就好好享受生活嘛。”
張洪坤面露難色:“這個時候去旅游,我怕廠里走不開。”朱玲說:“你讓師傅盯一下,我們去幾天就回來。”張洪坤解釋說:“這幾天廠里接了個大客戶,任務很重,我不在恐怕不行。”朱玲不高興了:“你這掙錢還不如不掙錢呢,掙了也沒時間花。”張洪坤忙說:“老婆,我也想去旅游,可萬一廠子出了事,怎么辦?當初這廠子可是你主張辦的。”朱玲一聽此話,只好妥協:“那就算了吧,等你有空一定要陪我去啊。”張洪坤滿口答應。
之后,張洪坤和朱玲倒是出去旅游了幾次,可是中途不是丈夫被電話叫回去,就是因丈夫不耐煩的樣子掃興而歸,這讓朱玲頗為不滿。
2008年,制衣廠的規模繼續擴大,員工已達數百名。隨著生意的紅火,夫妻倆相繼買了新房子和車子。然而生活好了,朱玲卻發現丈夫張洪坤跟從前不大一樣了。以前,只要是朱玲做的菜,即便再不可口張洪坤也會說好吃。可現在張洪坤的嘴巴刁了,好幾次朱玲要做飯的時候,張洪坤總是說去飯店吃。
2009年國慶節,廠里放長假,張洪坤終于能在家休息幾天了。朱玲提議去公園轉轉,好說歹說,張洪坤才答應。到了樓下,張洪坤徑自鉆進了車里:“咱們開車去。”“今天不開車,走著去,就當鍛煉身體。”在妻子的生拉硬拽下,張洪坤才同意步行。一路上,張洪坤只顧自己玩手機,朱玲生了一肚子悶氣。
2011年6月5日晚,朱玲對丈夫說:“老公,明天是端午節,我跟我媽說好了,我們回家過節。”張洪坤卻說:“明天不行,我要去拜訪客戶。”朱玲有些不高興:“我們都多久沒回我娘家了,你見客戶難道不能調整一下時間?”張洪坤擺擺手,說:“這已經跟客戶說好了的事情,我怎么能放人家鴿子。家什么時候都能回,不急在這一天,爸媽能理解的。”朱玲沉下臉不吭聲,把東西摔得叮當響,說:“以前回家的時候沒錢,現在回家沒人!”
第二天,朱玲一個人開著車,帶著禮品回娘家。她見姐姐們都由丈夫陪著,唯獨自己形單影只,心里一下落寞起來。二姐像是看穿了朱玲的心事,問:“你跟洪坤鬧矛盾了吧?”朱玲搖搖頭說:“沒有,我們挺好的,他就是太忙了。”二姐又說:“小妹,這錢賺得再多,也沒有踏踏實實過日子好。人嘛,就要圖個快樂。”朱玲點點頭沒說話。
二姐的話對朱玲觸動很大,當初家里日子雖窮,可過得舒心;現在有錢了,自己過得反倒不如以前。再細想想丈夫的變化,也是在有錢之后。要是這樣,倒真不如把制衣廠賣了,好好過安穩的日子。想到這里,朱玲覺得必須跟老公好好談談。
為了回到從前夫妻恩愛的日子,妻子賣廠不成放火燒掉工廠
當天晚上,朱玲回家后看到張洪坤滿身酒氣躺在沙發上,便開門見山地說:“老公,咱們把廠子賣了吧?”張洪坤的酒一下醒了大半:“你瘋了!廠子正是賺錢的時候,怎么能賣?”朱玲眉頭一皺:“你賺再多錢有什么用,我們的生活一點都不幸福。”張洪坤瞪大了眼睛看著妻子:“沒錢時,抱怨的是你;有錢了,抱怨的還是你。你別說了,廠子我肯定不會賣。”說完,他徑自走進臥室倒頭大睡,把妻子一個人丟在客廳。朱玲覺得,這樣的生活真不如回到從前過窮日子。
又過了一天,朱玲干脆向丈夫攤牌:“張洪坤,我就要把廠子賣掉。自從有了這個廠子,咱家不像家,夫妻不像夫妻。”張洪坤不同意:“我們不是剛戀愛的小情侶,你能不能別這么矯情?哪家夫妻也不能一直像剛談戀愛時那樣生活。”朱玲反駁:“不管別人怎么過,我只想像以前一樣,有個溫暖的家,有個關心呵護我的老公。這廠子你到底賣不賣?”張洪坤決絕地說:“這是我們辛辛苦苦攢下的家當,我不賣!”說完,砰的一聲關上房門。朱玲咬緊嘴唇,眼淚簌簌而下。
雖然張洪坤堅決不同意賣廠,但朱玲私底下卻聯系買家,并悄悄帶人看廠。張洪坤知道后,把朱玲一頓臭罵,兩人的關系更加惡化。
2012年11月,朱玲的賣廠計劃再一次以失敗告終。而張洪坤為趕制校服經常通宵守在工廠,朱玲一氣之下去了外地姐姐家。幾天過去了,朱玲越想越氣,心灰意冷的她想出了另一個鎪主意:既然不能賣廠,那就把廠子的生意攪黃,讓它倒閉。11月17日,朱玲給臨海的一些學校發了“告家長書”:煜冰制衣廠的校服面料差、手工差,常回收一些破舊衣服加工成布料給學校做校服,這些校服含有大量的細菌,對學生身體有很大的危害。
可經當地質檢部門檢查,煜冰制衣廠生產的校服沒有問題。這時,朱玲又炮制了一封給臺州所有學校的“公開信”:“老師們,你們不要讓臨海人張洪坤做校服了。為了做校服,他的老婆過著不是人過的生活,沒有了家,沒有了老公的呵護……這樣的日子過了13年了,何日是個盡頭哦!可憐可憐我這個女人吧……”落款為“他的老婆親筆”。做完這些,朱玲仍怨氣未消,心想索性把廠子燒了,這樣就一了百了了。
“燒掉廠子,讓老公回到從前的日子!”這個念頭像魔咒一樣緊緊纏住了朱玲。
2012年11月22日傍晚,趁著工人都下班回家了,朱玲悄悄進入工廠。她先是把兩包半成品校服放在廠房門口點燃,然后又把一大包布料點著,熊熊烈火瞬間吞噬了整個廠房,而朱玲心中卻感到輕松了許多。
當晚,張洪坤接到值班人員電話,說工廠突發大火。當他趕到現場時,大火已被消防人員撲滅,只見工廠已變成一片廢墟,車間被燒得四壁焦黑,成堆的布料、衣服都燒成了灰燼。張洪坤急得淚流滿面,痛心不已。經公安民警初步判斷,這起火災是人為縱火。
讓張洪坤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時朱玲給他打來電話:“廠房是我燒的,我就是不想讓你再做制衣生意了。”張洪坤勃然大怒:“你這個瘋女人,你把我辛辛苦苦打拼的家當全燒光了!”朱玲說:“有錢之后,咱們的日子是好了,可我一點也不快樂。你看看咱這個家,現在哪里還有家的樣子。要是沒了錢,沒了廠,咱仍回到以前的窮日子,也許咱倆的心還能離得更近些。”朱玲的一番話讓張洪坤欲哭無淚。
就在廠房被燒的第二天,朱玲被當地公安機關帶走。面對警方的調查,朱玲并不認為自己是犯了罪,她振振有詞地說:“我沒有違法,我只是昨天晚上把自己家的制衣廠房燒了。”在她看來,廠子是他們自己辦的,她燒的是自己的東西。她還認為廠子四周有圍墻,別人看到著火肯定會報警,不會影響到其他人。
2013年7月15日,臨海市人民檢察院以被告人朱玲涉嫌放火罪向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公訴人在法庭上指出,被告人因家庭矛盾故意放火,致使財產遭受重大損失,其行為已構成放火罪。鑒于本案是夫妻雙方矛盾引起,燒的也是自己家庭的東西,可酌情予以從輕處罰。
2013年11月27日,臨海市人民法院對朱玲放火案作出一審判決,朱玲因犯放火罪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聽到判決,朱玲失聲痛哭,張洪坤也陷入了痛苦的沉思……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插圖:劉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