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帖曰:“上半場,按學歷、權力、職位、業績、薪金,比上升;下半場,以血壓、血脂、血糖、尿酸、膽固醇,比下降。”這個網帖對人生“升降”的描述,雖有它的真實性,但我覺得只能說是一種片面的真實。人生由少而壯而老,確有不少境遇是“先升后降”的,但同時要看到,也存在“先降后升”的情況。
朝陽初出的少年,如日中天的壯年,夕陽晚照的老年,人生的各個階段,有著各自的精彩。老年人不必嘆老,不必悲秋,需要盡情地享受老年特有的瀟灑人生。
這種瀟灑人生,就是灑脫不拘,悠閑自得,進入一種自由的生活狀態。哲學家弗洛姆認為,老年人“是一個真正的自由人——正像我們的夢境所顯示那樣”,老年“可能是一個人所經歷的最好的時期”。
老年人不再上下班,時間完全可以自由支配。什么時候想干什么,一切悉聽尊便。拿外出旅游來說,工作在身的中青年,一般要等待法定假日,盡管一心想避開旅游高峰,但身不由己。而老年人則可隨意選擇,隨心所欲。當人不再被時間奴役,而可自由支配時間時,不能不說是獲得了一種極大的解放。
老年人退出了工作,不再受各種利益的糾纏,不需看上級臉色行事,較之在工作崗位上的人,更敢講真話,不講違心的話,這是由于心中少了許多顧忌。仍然是弗洛姆的話:“人們在晚年表現的實際品格,比他在受雇傭時不得不強作歡顏、不得不謀求工作、不得不保住飯碗時所表現的,要真實得多。”
同時,老年人也能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工作時,人被固定在某一個崗位上,無論你喜歡不喜歡,有興趣沒興趣,都得日復一日地去做。而退休后,你自由了。喜歡繪畫的,去學美術;喜歡書法的,去學寫字;喜歡唱歌的,去學音樂;喜歡養花的,去學園林;喜歡下廚的,去學烹飪……如此等等。現在,多所老年大學爆滿,不少人在興趣盎然中獲得不俗的成果,從而使老年精神之花自由開放,生命更加充實而愉悅。
總之,到了老年,人更能主宰自己了。自由是人的解放的一個重要尺度,人到老年,可要珍惜這一可貴的“上升”啊!
自然,如網帖所說,老年退休后,在收入等方面都呈“下降”狀,權力、職位更是變為零。不過,這種“下”,應視為正常。有上必有下,有得必有失。不再工作的老年人,進入了恬淡寧靜的人生階段,應當順其自然,清心寡欲,在寧靜恬適中享受自由與悠閑,讓老年生活風輕云淡而又風和日麗。
(摘自《文匯報》/供圖/余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