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就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而言,現澆混凝土的施工方法與質量有著密切聯系。文章就現澆混凝土施工中應當注意的事項做出了原因與對策的具體分析,并且提出后期的現澆混凝土養護措施,希望能夠提升現澆混凝土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現澆混凝土;施工;養護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現澆混凝土施工作為最關鍵的構成之一,現澆混凝土的施工質量與后期的保養直接影響到建筑項目的安全與穩定。因此,施工技術人員需要做好現澆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深入研究,將施工質量提高,確保建筑工程項目的安全,如此才有利于整體工程的質量。
1 現澆混凝土的強度不達標
1.1 產生原因
第一,混凝土所使用的原材料不符合施工要求,比如:砂石的含泥量較大、水泥受潮等情況,都會影響到混凝土強度;第二,混凝土配合比不正確,原材料計量不夠準確,比如:攪拌時間不足、加水量不準、砂石不過磅等;第三,混凝土試塊制作管理方式不當,試模出現變形,混凝土養護條件無法滿足要求。
1.2 預控措施
第一,對于進場水泥需要進行再次的復核檢查,如果經過了90d或者是發現水泥受潮結塊,應該進行復驗。等待原材料檢驗合格后,還需要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確保計量準確無誤,并且按照規定添加外加劑;第二,混凝土需要均勻攪拌,按照砂子+水泥+石子+水這樣的順序添加原材料,外加劑溶液一般都是均勻的加入到水中或者是從出料口添加進去,不能直接將其倒進料斗之內。攪拌的時間也需要根據攪拌機容量以及混凝土塌落度加以確定;第三,在第一次混凝土攪拌中,需要添加適當的水泥和水或者是少裝一些石子;第四,健全試驗制度和檢查制度,按照規定對混凝土試塊和坍落度進行檢查,并且做好詳細的記錄。
2 現澆混凝土的裂縫問題
2.1 產生原因
由于混凝土的表面與內部的散熱速率不一樣,并且在表面會形成較大的溫度梯度,這樣容易引起混凝土表面拉應力。另外,在施工過程中,現澆混凝土由于濕度的變化,混凝土徐變、拆模過早、地籍不均勻沉降等等情況,也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縫的產生。
2.2 預控措施
第一,強化混凝土的初期養護,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需要及時養護,避免干縮,在冬季施工時,還要考慮到覆蓋養護,避免冷縮裂縫的出現;第二,在現澆大體積混凝土的時候,還要考慮到澆筑方案是否合理,是否會出現施工縫;第三,強化管理,混凝土施工應該結合實際的條件,確保混凝土坍落度和配合比都能夠滿足施工要求,并且外加劑的添加使用也需要滿足要求,這樣才可以避免混凝土在早期階段受到沖擊。
3 混凝土出現蜂窩、麻面的問題
3.1 產生原因
第一,模板的表面過于粗糙,在混凝土澆灌之前,沒有做好潤濕處理或者是模板縫隙沒有堵嚴。在澆筑的時候,與模塊接觸的混凝土就可能出現滑漿或者是失水過多的現象,導致混凝土出現干硬的狀態,使得混凝土表面出現小凹點;第二,混凝土加水量不足、和易性較差,攪拌時間不足,混凝土澆筑之后部分地方出現了較多的石子,但是砂漿卻很少,就會出現混凝土蜂窩;第三,澆灌混凝土的時候沒有進行分層澆灌,導致混凝土出現離析的現象,從而出現蜂窩麻面;第三,在澆筑混凝土之后,由于漏振或者是振搗質量較差,也容易形成蜂窩麻面。
3.2 預控措施
第一,在混凝土澆筑之前,需要對模板的縫隙和牢固性加以檢查,在使用模板之前,需要做好清水的潤濕處理,做到不留積水,并且確保模板縫隙膨脹嚴密;第二,混凝土攪拌時間要滿足實際的要求;第三,當混凝土澆筑的高度大于了2m,就需要通過振動溜管、串筒等進行混凝土原材料的下料;第四,等待混凝土進入到模板之后,還需要控制好振搗的時間,一般來說,每一個振搗點的時間要控制在20s-30s之內。振搗時間的主要判斷標準是:混凝土不會再出現明顯的下沉現象,沒有氣泡產生,混凝土表面呈現出水平的出漿狀態,模板的邊角部分填滿。
4 現澆混凝土的后期養護措施
對于現澆混凝土的保護與養護中,也需要在澆筑完成后立刻開始。混凝土的養護措施包含了時間與方法等措施。通過實踐證明,混凝土拌合物(配合比)的好壞對養護措施有直接的影響。如果養護不當,很容易損害混凝土拌合物,另外,就算養護再充分,都不能補救混凝土拌合物。
養護措施的合理性可以確保混凝土的正常硬化。混凝土硬化過程的控制,主要是采取主動與被動兩種控制方式。主動控制一般是用于預制混凝土構件。比如:紅外線、蒸汽等方式,通過熱量的增加來加以控制;被動控制一般就出現在現澆混凝土中,主要是選擇模板溫度與澆筑溫度等方式,從而將混凝土硬化過程當中的熱量加以控制。
在進入到養護階段之前,還需要采取降低蒸發速度的預防措施,避免混凝土表面的蒸發速度超過了混凝土內部水上升到表面的速度,尤其是在遇到大風、氣溫高等天氣,亦或者各種天氣的組合,就很可能導致塑性收縮裂縫的出現;面對高溫天氣時,需要采取濕潤模板的措施,澆筑時間盡量選擇在一天當中最低的溫度階段,設置遮陽設施、擋風設施以及噴霧等,這樣也可以將混凝土從澆筑到養護的時間大幅度縮短。在冬季施工中,等待混凝土澆筑完畢,就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將表層多余的水排除掉,避免出現受凍情況。
進行混凝土養護主要是確保混凝土表面不會出現早期的干燥,并且能夠確保混凝土周邊處于高濕度的小環境,其中需要強調的是,如果在第一次干燥之后,采取相應的養護措施難以補救,這主要是因為混凝土硬化被中斷,就難以對其滲透性的損失加以補償。在現澆混凝土結構當中主要采取的措施:覆蓋暴露的表面覆蓋物、利用模板、噴灑水或者是使用養護劑,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保護膜。這一類方式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相互組合使用。
5 結束語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建筑工程規模也在逐漸增大,因此,現澆混凝土的施工技術就必須滿足社會的發展要求,通過不斷地創新,做好質量控制,再配合上后期的保養,才能夠確保建筑工程的質量與安全。
參考文獻
[1]洪志超.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J].科技與企業,2012(08):77-78.
[2]劉琛.劉啟兵.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溫度應力分析及養護[J].科學之友,2011(06):97-98.
[3]金俊華.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研究[J].建筑,2011(2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