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園林綠化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日益凸顯。園林綠化的主要工作就是通過花草樹木的種植以期能夠對生活環境有所改善。在園林綠化栽植過程中,應當采用合理的種植技術和養護措施,以為植物的健康生長提供保障,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并從整體上改善城市綠化效果。
關鍵詞:園林綠化;栽植;影響因素
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因而對精神生活以及生活環境的要求也就相應地有所提高,對園林綠化的要求明顯有所轉變,即由之前單方面的美化環境向著保護環境、凈化環境保持生態平衡,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轉變。園林綠化中植物的栽植施工貫穿于園林的整個建設過程,因而必須對有可能對栽種產生影響的因素加以考慮,盡量減少對施工的不利影響,以保證施工質量。
1 園林綠化栽植的原則
1.1 掌握植物生長特性
不同的綠化植物所具有的生長特性也存在著一定的差別,尤其是反季節栽植需要特別注意植物的生物學特征,并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等,通過對各種影響因素的綜合分析,選擇合適的植物種類和栽植方法。夏季氣溫相對較高,蒸騰作用明顯,鑒于此,夏季栽植樹木應當重點注意各種苗木的生理特征與生長期變化規律。
1.2 植物的適時適地原則
不同的植物所適宜生長的季節也不同,對于土壤條件的要求也存在差異。因而,在選擇植物時,應當針對當地氣候和土壤選擇合適的樹種,綜合考慮其習性,如耐寒耐濕、喜陽喜陰等,以保證能夠為樹種的成長提供合適的環境與條件。
植物有著屬于自己的生長規律,以及最適合自己生長的氣候條件要求等。因此,在選擇園林綠化苗木時,首先應當順應時節;其次根據綠化地區的氣候條件,合理選擇所需要的植物種類。這樣不僅可以節省施工成本,而且還能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隨著栽植技術的發展,當前已經出現了大量的反季節栽植,雖然滿足了美化環境的需求,但卻大幅度增加了后期的養護費用,而且對養護人員的素質要求也會更高一些。鑒于此,在綠化工程允許的條件下,最好選擇當地適時的植物。
2 園林綠化栽植效果的影響因素分析
2.1 場地因素
在移植苗木之前,應當先做好施工場地的準備,以保證做到苗木隨到隨植,盡量縮短栽培的等待時間,加快綠化速度,這樣可以提高移植的成活率。而且要保證移植苗木的種植土擁有足夠的厚度,并在移植前對土壤的理化性質進行分析,以保證種植土疏松肥沃,能夠為苗木的成長提供足夠的養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證種植土具有較高的排水性與透氣性。為了保證苗木的健康成長,還需要在移植前對種植土進行必要的消毒、施肥等處理,同時將種植地表清理干凈,拔除雜草,并保持平整,將高差控制在30cm的定額以內,坡度控制在2.5%-3.0%之間。
通過化驗對種植區的土壤進行分析,并檢測土壤的PH值。當PH值介于5.5-7.5之間時,表面土壤呈疏松狀,有利于栽植。如果土壤不符合種植條件,則需要對土壤進行改良。在種植淺根性苗木時,應當先對30cm厚的表土土壤進行過篩處理,并施肥、噴灑農藥,以為淺根性草坪和花卉的生長提供足夠的養料。應當將綠化區域內,地表的土塊、樹根等垃圾清除干凈,為新苗木的栽植提供平整的地表。苗木的栽植,應當盡量保存原有的表土,將施工過程中挖起的地表土,保存在附近,同時嚴禁有重型機械在地面上進行滾動建設。完成地形改造后,將原有的表層土壤平鋪于預定的位置,從而防止形成滯水。施工完成后,需要對取土區域進行深翻、做細,并將表土復原地的地基翻起到一定的厚度,以有利于苗木的生長。
2.2 苗木種類因素分析
當前,園林苗木的反季節種植現象越來越普遍,為了保證移植后的苗木能夠健康生長,需要為其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因此必須嚴格選擇苗木的種類,并盡量選擇植株粗壯、長勢旺盛的苗木。所選苗木的土壤應當為壤土或粘壤土,并保證土球完整,從而對苗木的根系進行保護,減少運輸過程中的對苗木的損傷。如果部分苗木的株型較大,可以對其進行斷根處理,但要注意斷根位置。對于水生植物來說,要選擇植株健壯、根莖發達的苗木。如果是需要保持全冠的苗木或是不易成活的苗木,應當選擇容器苗。無論是哪種類型的苗木,選擇時都要選擇無病蟲害的樹種。除上述因素外,選擇植物時還需要注意其他細節問題,如,有些容易落果和招蜂的植物會對人們造成傷害,因而不適宜栽植在人群活動比較頻繁的地方,以防止發生人員傷害等意外。而且,植物的栽植還應當與當地的風土人情相一致,以免引發民族文化上的沖突。在滿足綠化工程的基礎上,植物的配置最好具備保持水土、降噪除塵、凈化空氣等各種生態功能。用于播種的草坪、草花等植物的種子不得有病蟲害,大苗則應當做好斷根和移栽處理。
2.3 苗木移植方法因素分析
遵循植物的生長規律,充分掌握苗木的栽植時間。由于園林綠化工程的特殊性,即所投入的苗木材料,是有生命的綠化植物,因而苗木的成活率對園林綠化工程質量的好壞息息相關。不同種類的綠化苗木,所具有的生長規律也是不同的,而且適宜的栽植季節與時間也各異,在最適宜的季節栽植苗木,能夠顯著提高成活率。在我國,最適宜栽植的季節就是春季,在栽植過程中,將樹苗垂直放入樹穴當中,并用適當的土填入四周,再將其踏實,然后澆灌適宜的水以固定植物的根部。最后,還需要對苗木進行定期的養護。園林綠化應當按照常規方法進行施工,盡量縮短苗木移植的等待時間,待苗木運送到施工現場后,要及時栽植。
另外,要求將基肥與碎土進行充分的攪拌,直到均勻為止;成列的喬木要保持在一條直線上,并按照自然的高低排序;對于自然點種的花草,也應當采用自然的種植方法,以保持其最真實的原貌,呈現出具有層次的景象。綠化施工前,可將苗木的部分側枝進行剪除,摘取可摘葉片,而對于保留的側枝也需要做適當的處理,處理過程中要保護樹木的幼苗不被損傷。完成苗木的種植后,要及時澆灌,以保證足夠的濕度。
2.4 灌溉因素分析
2.4.1 首先保證進入施工場地的各種材料都符合質量要求。由于園林綠化施工的特殊性,要求各種管材必須使用達標的產品。因此,施工單位要設置專業人員對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進行嚴格的檢查,保證材料具有完整的生產廠家、生產時間等信息。另外,還需要對產品進行抽樣檢測分析,一旦發現有不達標的產品,嚴禁入場。
2.4.2 材料使用前需要進行預處理。例如,管材在完成焊接后,應當通過涂刷防銹漆、瀝青等,達到除銹防腐的目的。而且在預處理過程中,還應當安排專業人員對其進行檢測,以保證材料的除銹工藝均勻。
2.5 園林苗木養護因素分析
園林綠化工程中,除了要加強施工過程的質量管理,后期的養護工作也非常重要。然而,部分施工單位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美化景觀方面,側重規劃與設計,但對后期的養護卻未能給予足夠的重視,以至苗木的成活率不高。因此,為了提高綠化工程的施工質量,應當做好后期的澆水、松土、施肥、防治病蟲害等養護工作。
對于剛剛完成栽植的苗木,必須保證其擁有足夠的水分,防止因缺水而枯死的現象發生,但水分也不能過多,否則會導致苗木爛根,甚至死亡。松土的作用在于保證苗木能夠更好地吸收水分、養份等,為其快速生長提供條件。圍堰一般主要針對喬木或灌木叢,以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水、肥的利用率,實現節約能源的目的,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節約成本,保證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鄭治理.園林綠化工程質量控制及栽植技術探過[J].中國城市經濟,2012(08).
[2]李衛平.以工程實踐為主來談談園林綠化工程栽植技術[J].科技風,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