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速發展的經濟環境使人們對交通運輸的要求越來越高,物流行業的發展加速了我國高速公路建設的步伐,車載數量的不斷增加使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高速公路的瀝青路面出現了較多的早期破壞現象。面對這種情況,必須要加強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的工藝質量控制。通過對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的研究,筆者總結了關于控制質量的幾個環節,通過科學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實用的控制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質量的方法,從基礎理論方面為高效、優質、精品工程提出了思想保證。
關鍵詞:瀝青混凝土;瀝青混合料;路面施工;質量控制
1 瀝青混合料特點
瀝青路面的鋪筑結構,主要是以瀝青材料作為結合料與其他礦物材料進行粘結,從而修筑面層與其他各類基層和墊層的一種路面結構。由于在鋪筑過程中使用瀝青作為結合料,提高了混合料的粘性,穩定性以及結構強度,提高了路面的耐久度和質量。使用瀝青結合料進行鋪筑路面的優點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鋪筑速度上,瀝青混合料路面具有鋪筑速度快,養護周期短,施工工藝簡單,操作方便,對交通影響小的特點;其次,使用瀝青混合料鋪設路面更節約資源和環保,并且可以對路面進行分期改造建設,利用現代的各種技術,可以對舊有的瀝青混合料進行再生利用,充分節約材料和能源。對于已經修復完成的瀝青混合料路面,如果道路交通量增大,可以在原有的路面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加厚和拓寬,不需要重新進行建設;第三,瀝青混合料具有一定的彈性和粘性,在高溫情況下具有較高的穩定性,低溫時也可以有較好的抗裂性能,因此在施工過程中不需要進行伸縮縫的設置,修筑完成的路面平整而富有彈性,對于駕駛者而言,在瀝青混合料路面上行駛比較舒適。第四,瀝青混合料路面有一定的平整度和粗糙度,雨天時抗滑性好,與輪胎間摩擦力較大,道路平整性好,長途行駛時行車比較安全。除此之外,瀝青路面還有行車震動小,耐磨性高,噪聲低,養護方便的優點。
與上述優點相對的,瀝青混合料路面也存在著部分缺陷,在夏季高溫時期路面容易軟化;高溫環境下穩定性差,易產生車轍,波浪的現象;低溫時容易碎裂,如果遇到較重的車輛負載時,路面容易產生裂縫,長時間使用會使路面老化,導致表層松散引起路面破壞等等。
2 瀝青混凝土的施工控制要點
2.1 原材料質量控制要求
由于材料因素在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過程中占據了很大的重要性,不管是質量還是施工成本都受到材料因素的影響,所以要充分重視對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從某個角度來講,控制材料的質量也就是控制路面結構層質量。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所使用的瀝青,粗細集料的技術指標必須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等相關規定,其中對瀝青的質量更要嚴格檢查,在瀝青材料進場后,要對其針入度、延度、軟化點進行試驗檢測。
2.2 瀝青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
瀝青混凝土的配合比應從目標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比驗證三個階段進行,熱拌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采用馬歇爾試驗方法,確定瀝青混合料材料品種、礦料級配及瀝青用量。通過瀝青混合料的抽提試驗,可以使瀝青混合料的礦料級配符合生產配合比的設計要求,以及控制瀝青結合料的用量。
2.3 瀝青混凝土拌和瀝青混凝土拌和時要控制其油石比、材料的級配
油石比的控制是利用電子稱量器,對各種材料進行分別稱量。而級配的控制方法是兩級控制,先是從各個冷料倉的出料斗門及皮帶轉速進行初控,經過混合并由運料皮帶及提升機送進振動篩,由振動篩重新篩分,振動篩的尺寸選擇要基本與規范中的篩孔尺寸一致。
2.4 熱拌瀝青混合料的組成和強度
作為瀝青混合料中最典型的品種,熱拌瀝青混合料是粘稠瀝青和人工處理組配的礦質混合料通過專門的加工設備加熱拌合而成。拌合后的瀝青混合料應該內外均勻一致,無粗細料分離現象,無結塊現象,經檢查合格后,通過保溫的運輸工具運輸到施工現場,在一定溫度下進行壓實和攤鋪混合料。
2.5 瀝青混合料攤鋪
瀝青路面攤鋪前首先要做好下承層的準備。人工與空壓機相結合對下承層的徹底清掃最為合適。對下承層的平整度等技術指標進行復測,平整度代表值要嚴格控制在規范許可的范圍內,不然則采取補救措施,凸出基層用銑削機械銑刨處理,對凹陷基層挖坑回填。透(粘)層灑布主要是使各結構層緊密聯結形成整體承受行車荷載,但灑布量不宜過多否則易導致泛油。
2.6 資料的收集整理
要詳細準確的記錄每一個工作環節的真實信息數據,資料要分類歸檔存放,其中包括各種原始記錄,實驗檢測用表,照片以及影像資料,以及各種材料的自檢資料,這些資料對于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的質量評定有著重要意義。
3 瀝青路面壓實工藝
對于瀝青混合料的配比設計與壓實工作是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的兩個非常重要的施工工序,它決定了瀝青混合料路面耐久性能的優劣。壓實工作則保證了瀝青路面使用性能是否與設計相一致。如果使用這有配合比設計的混合料經過充分地壓實,削減瀝青混合料中的空隙,使其中的固體顆粒兒在粘彈性的介質中進行定位和填實,最終是瀝青路面達到嚴密而有效的顆粒排列形態。
4 瀝青路面彎道攤鋪技術
使用瀝青混合料進行公路路面彎道施工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在路面施工過程中的一個難點。對于現代立交高速公路匝道施工,以及小半徑的彎道施工,超高很大,在大多數匝道上,超過緩和段又短,對于這樣的道路來說,路面橫坡漸變很大,在這種情況下的施工技術中,國內還沒有成熟的理論依據。
5 檢測及缺陷處理
5.1 全過程檢測
在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過程中,要嚴格落實檢測制度,對高程的測定,厚度,寬度,平整度,彎沉和壓實度的檢查等工作必須嚴格按規定執行,碾壓成型后的路面必須符合相關設計的要求。相關的測試方法如下:對于平整度的測定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對于較長范圍的測量使用車載連續平整度儀測量,一種是局部測量中采用的三米直尺,綜合使用這兩種方法,可以對路面的平整度進行準確的測量。
5.2 常見缺陷處理
常見的瀝青混凝土路面缺陷是多種多樣的,從使用效果上看,主要表現在路面波浪,橫縫跳車,密實度不夠,離析,松散,隆起,局部推移等現象,這些往往都是在施工過程中造成的。
產生路面波浪的主要原因一個是施工過程中被攤鋪機的操作不熟練,不規范,另一個原因就是混合料溫度變化或者混合料軟弱導致凈度不均勻造成的。想要消除路面波浪,主要的辦法就是調整好攤鋪機的工作性能,找平系統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同時保證瀝青混合料處于穩定的溫度及級配狀態下,操作人員隨時檢查,如發現問題需要及時處理。產生橫縫跳車的主要原因是施工工藝設計問題,在處理橫縫是要將已形成的路面切齊,在接觸面上撒上一層粘層瀝青。掌握好攤鋪機工作時的松鋪系數,剛剛攤鋪完成的路面需要及時人工修補,在碾壓過程中,要先進行橫向碾壓,在進行縱向碾壓,通過這樣的處理,一般就不會再出現橫縫跳車現象。
6 結束語
在我國的道路建設過程中,瀝青道路施工技術必將進一步被推廣,在建設過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面對這一局面,相關工作者需要在瀝青路施工過程中,進一步的完善總結,引進新的技術,材料,工藝和相關施工設備,克服人為的不良因素,在施工的全過程中實施有效的動態管理體系,嚴格執行各種實驗,檢測和監理制度,對于施工中的問題要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只有這樣做才能鋪筑出高水平,高質量的瀝青混凝土路面,建設出優質的道路工程項目。
參考文獻
[1]程丹江.如何控制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J].2010.
[2]彭延洋.淺析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施工[J].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