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的土地改革正處于不斷深入發展的階段,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開展中。然而在農村集體土地確權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問題,進而導致糾紛的產生。只有從細節入手合理進行農村集體土地確權工作,才可以防止土地確權工作中出現不必要的糾紛。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國目前的農村集體土地確權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為農村宅基地和建設用地使用權的確權登記發證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發證;解決措施
引言
土地所有權、土地使用權和他項權利的確認、確定,簡稱確權,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規定確定某一范圍內的土地(或稱一宗地)的所有權、使用權的隸屬關系和他項權利的內容。每宗地的土地權屬要經過土地登記申請、權屬審核、登記注冊、頒發土地證書等土地登記程序,才能得到最后的確認和確定。
1 確權工作的意義
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是一項依照相關法律維護農民土地權利,強化農民的土地物權意識,從而實現高效解決農民集體土地權屬糾紛,保證農民權益的工作。同時也是對國家糧食安全的保障。由于農村土地利用存在粗放浪費的現象,所以需要推進土地整治工作,以農村土地確權與登記為基礎,最大化利用土地資源,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只有通過不斷深化改革,規范集體土地管理,建設城鄉統一的土地市場,才能保證農村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實現城鄉統籌發展。
2 工作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及對策
2.1 宣傳準備工作不到位
宣傳準備工作一旦不能落實到位,會大大增加確權工作的難度。一方面,地方政府各部門之間因為準備工作不夠,缺乏溝通協調與配合,導致工作上的被動。相關項目單位會由于資料收集不全,如果再加上作業技術人員業務不熟練,導致較多重復返工。而另一方面,部分群眾對農村集體土地確權工作不能有清晰的認識,意識不到土地確權登記的重要性,對土地確權的登記缺乏積極性,登記意識不強,加大了指界簽字蓋章的困難,直接造成許多土地之間不能建立準確的劃分依據,影響了土地確權劃分工作。
2.2 確權工作秩序混亂
在確權工作中由于各縣市國土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渠道,各項目單位之間存在競爭,那些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不能最大程度上實現共享,極易造成各地土地確權工作各自為政的情況,影響確權工作的秩序。實際操作中極少數人員忽視作業規程、規范,甚至個別承擔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工作人員隊伍的技術素質和業務水平達不到優質完成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任務的要求,造成土地所有權人簽字蓋章不完全、填報表格不全等問題,破壞了有序的確權工作。以上這些情況致使確權工作的全面開展出現效率低下、秩序混亂、各地確權工作質量參差不齊的現象。
2.3 歷史遺留原因
由于歷史的原因,部分土地的權屬存在爭議或權屬證明材料不全的情況,而又由于人事變動使得部分可利用的證明材料不夠完整。因為缺少相關資料,這些土地會存在一定的爭議性或者糾紛,而作業單位是無法處理這些爭議和糾紛問題的,給確權工作帶來一定困難。部分地區又存在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等違規用地問題;有的地方還有“小產權房”以及城鎮居民購買農村宅基地沒有到土地登記機構辦理相關變更登記手續等問題,都大大增加了確權工作的難度。
2.4 成圖軟件不成熟,內業建庫標準不夠具體
在作業初期,由于目前因為成圖軟件的不成熟,在成圖操作與建立數據庫方面都還有許多不足之處,這些問題導致作業單位工作量的增加與重復,影響工作效率。目前加上作業初期數據庫的建設標準也不夠全面具體,例如建庫標準沒有具體定義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沒有說明具體的數據庫需要到哪些圖層,對圖層結構也缺乏詳細的解釋,這些都大大延長了整個確權工作的完成時間。
3 農村集體土地確權問題的解決措施
3.1 加強對農村集體土地確權工作的宣傳力度
大力宣傳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的意義,調動農民配合確權工作的積極性。農民必須首先能夠理解確權工作的重要性,接下來才會進一步支持政府的工作,并自覺遵守政府的相關法律法規。在廣大的農村地區,農民的文化程度還不是很高,部分農民還缺乏對法律法規常識的了解,一旦他們的權益受到損害,往往無法利用法律的武器來捍衛自身的合法權益。正是由于這一點,加大法律宣傳力度也是很有必要的,二者相輔相成。基層農村的宣傳工作需要相關工作人員深入一線,在現場向農民講解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的每一個細節問題,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
3.2 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
在農村集體土地確權工作中,工作人員的知識經驗與業務水平對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會影響工作的效率。在登記工作中,相關人員需要“以身作則”,積極使用法律的武器保護土地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這就需要提高登記人員的土地法律法規意識,在學習實踐中不斷豐富理論知識體系。除了上崗前的培訓,還必須組織定期或不定期的業務技能考核,保證業務水平,配合嚴格的獎懲制度,調動工作積極性。對于極少數徇私舞弊、不遵守規章的工作人員和業務單位必須要給予嚴厲的警告,必要的時候予以辭退或停止業務處理。
3.3 依法開展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
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治國方略,特別是在開展集體土地確權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按照國家相關的法律規章的要求來進行。地方政府在修改、完善地方集體土地的登記制度時,必須及時提交上級主管部門進行審核,經批準后才可執行。國土資源管理局在土地的登記劃分管理工作中承擔著十分重要的任務,一旦土地劃分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可調和的重大糾紛問題,必須依靠法院進行裁決,并提交法院調解書。只有當土地當事人雙方意見一致后,才可以完成土地的劃分,最終進行登記發證。
3.4 完善糾紛解決機制,提高調解效率
在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工作中,糾紛經常會出現,這就需要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糾紛解決機制,才可以更好的保護土地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確保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的順利開展。一旦出現糾紛問題,應當對土地確權登記的雙方開展積極調解。通常來說,現場調解是一種相對有效的調節方法,因為可以省去不必要的環節,大大節省調解時間,提高調解的效率。如果調解工作很難取得進展,那么可以將有爭議的土地暫時納入獨立的土地界限,當土地當事雙方達成一致意見之后,再進行土地確權登記劃分工作。對于部分難以解決的土地確權登記問題,可以將這些問題提交法院進行判決。現階段來說,調解仍然是較為高效、快捷的處理方式,應當充分發揮當事人的調解能力,完成土地確權登記工作。
3.5 建立健全農村集體土地確權范圍體系
之所以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工作會出現大量的糾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國的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缺乏完整、健全的管理體系。只有明確劃分農村集體土地的使用權與所有權,同時詳細劃分農村集體土地的宅基地使用權以及建設用地使用權,在這個基礎上才能確保集體土地確權工作的順利開展。農村集體土地的確權工作需要進行全面、系統的登記工作,農村集體土地的每一部分,包括農村集體土地中的農業生產耕地、建設用地以及閑置的土地等等都不能忽視。
4 結束語
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中,因為土地復雜的產權狀況與相關主體對農地流轉收益分配的不同訴求,導致了確權工作中產生許多的矛盾與問題。這就需要相關工作單位積極參與協調,積極處理工作中的糾紛,為進一步的登記發證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于建嶸,石風友.關于當前我國農村土地確權的幾個重要問題[J].東南學術,2012(4):4-11.
[1]王麗華.全面推進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的重要性[J].國土資源,2012(9).
[2]張園園.關于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的有關探討[J].新農村,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