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水利水電的應用更加廣泛,為人類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水利水電本身是十分繁瑣復雜的工程,風險性時刻存在工程施工的進程中,成為施工人員生命安全和施工單位財產安全的潛在隱患?;诖?,筆者根據自身實踐經驗具體闡述水利水電風險的識別,提出幾點避免風險的措施,希望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借鑒。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風險;識別;意見;安全隱患
引言
水利水電的廣泛應用不但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還方便了人類生存生活,為我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卻是非常龐大的工程,具體體現在:工程建設周期長、投資大、需要多部門協作等。由于受自然環境、天文氣象等影響,水利水電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存在巨大安全隱患。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希望能夠通過不斷的研究與探索,為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提供參考依據。
1 水利水電風險綜述
1.1 風險概況分析
因為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是非常龐大的工程,耗資大、時間長,施工條件相對惡劣,因此,水利水電的施工過程中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在施工的進程中存在較大風險性。我們都知道,質量安全、經濟效益與安全隱患密切相關,高質量、高投資降低風險指數,相反則會提高風險性,因此,一個工程潛在的安全隱患越大,開發商從中撈取的利益就越大。總之,水利水電在施工的過程中造成其安全隱患的原因有很多,有主觀因素,有客觀因素,需要我們具體分析風險存在的原因,才有助于解決該問題。
1.2 風險特點
上文論述到水利水電在施工的過程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安全隱患,具體體現在:工程量大、時間長、耗資大,自然條件和技術條件有很多的不確定性。這些安全隱患都會導致施工單位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存在風險性和不確定性,所引起的后果也不盡相同,有些后果不堪設想。因此,筆者認為施工單位應結合這些施工特點,在施工的過程中予以充分考量各方面因素,做到準確、有效識別和管理風險問題。
2 關于識別水利水電風險的辦法
2.1 具體操作流程
風險操作的過程需要通過評價程序、指標體系來實施。風險評價程序首先是收集信息資料,然后通過對資料的客觀統計和主觀判斷,來選擇相應的評價方法來建立風險評價的模型,對不同的因素來進行評價,最后實施綜合的評價來得出評價的結論。在風險指標體系上,就是通過對水電工程項目中風險的識別來識別基本的單元,從復雜的關系中找出各因素中所存在的本質聯系。
2.2 識別方法
水利水電工程中對于水工隧洞施工中風險識別的方法有兩個環節:分析和感知。分析風險是為了對風險事故中的各種因素進行引出,為項目風險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基礎;感知風險是為了對工程中客觀存在的各種風險進行了解。對風險的識別不僅要對項目所面臨的確定風險進行識別,同時還要對各種潛在的風險進行識別,這是最為重要的。在這個識別操作的過程中,風險是通過組織人員運用各種方法,然后盡可能的、全面的找出對工程項目具有影響的風險事件,確定這些風險事件因該是項目施工執行中確實可能發生的。
3 解決水利水電風險管理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3.1 規避水利水電管理的風險性
水利水電工程的在施工的過程受種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其存在較大的風險性,只有有效規避這些風險,才能保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進而維護工程單位的經濟效益和企業形象。那么施工單位究竟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規避這些風險呢?筆者認為,在項目施工的前期準備中,在不影響整體工程的開展情況下,可以采取一些變更或取舍的方式規避風險。例如:在水工隧洞施工過程中,規避風險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第一,按照國家嚴格的招標程序選擇承包商,高品質、高評價的承包商能夠降低技術風險性。第二,嚴格把關工程分包情況,預防工程分給不量的承包商。第三,充分分析施工現場情況,在滿足施工設計的前提下盡量避免施工現場出現因復雜地質無法施工的情況。
3.2 降低水利水電施工的風險性
降低水利水電施工的風險就是將風險最大化的緩解,在具體施工的過程中可以事先調查和分析一般風險,并著手解決。降低風險不是從根本上杜絕風險的存在,而是通過協調相關因素解決相對簡單、淺顯的問題,是從防范的角度采取措施。伴隨著經濟的發展,高節奏的工作生活狀態,導致水利水電在施工的過程中一定會存在或多或少的風險,只有最大化的降低這些風險,才能保證是工程的開展和質量,進而促進企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3 轉移水利水電的風險性
轉移水利水電的風險性是水利水電施工管理中經常采取的措施之一。傳統的轉移風險是指通過為工程合同履行擔保義務和設置保護性條款來實施的,其成本相對較低、實施方面快捷,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逐漸衍生出一種投保建筑工程一切險的方法。這種方法雖然目前應用范圍還不廣泛,但是相信隨市場經濟的發展和高效率的追求,勢必會成為轉移風險采取措施的主要應用方法。據調查資料顯示:投保建筑工程一切險的方法已經在很多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4 水利水電管理可以采用自留風險的方式
水里水電管理中采用自留風險的方式是因為在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無法轉移或無法規避風險的狀況,所以將風險留給自己承擔。必須強調的是這種方式會對自身存在一定的風險,需要施工單位管理負責人進行周密的安排,盡量將風險控制在一個能夠掌控的范圍內,為解決該風險提供充分的時間,以便化解。
4 水利水電管理中應加強風險監控并及時做出系統評價
在水利水電工程中對水利水電工程的風險控制可以通過建立和及時的更新項目列表、實施風險應對審計、建立報告機制、定期召開項目中參與人來對風險進行評估、定期的更顯相關的數據庫、引入第三方咨詢定期對項目進行質量檢查來防范大的風險。對于系統評價方面,在遵循一定的原則和步驟的基礎上,集合水利水電中水工隧洞施工風險的特殊性,從工程項目中的風險源和總體要求的分布特點來進行分析,從多個角度出發。風險的監控和系統評價是為了對水利水電中的風險進行系統的規劃和分析,這樣才可以進行一個良好的風險控制,將風險存在的危害盡可能的減少,來保證項目施工的效益。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水利水電為我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方便了人類生產和生活。但是,水利水電工程是一項非常復雜繁瑣的工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并且影響工程開展的主觀或客觀因素有很多,導致工程存在安全隱患,這些安全隱患如得不到及時解決勢必會嚴重威脅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和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企業形象?;诖?,筆者通過探究風險問題和分析方法提出了幾點解決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參考價值。相信,我國通過不斷的摸索和實踐,一定會探究出更適合我國在水利水電工程開展中規避、降低、自留風險的方式,讓水利水電工程更好的為國家、社會、人民服務。
參考文獻
[1]張紅艷,王世勇,郭澤慧.聚丙烯纖維混凝土與土工合成材料在水利水電工程上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32):174.
[2]姜秀慧,朱淵岳.基于《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評價標準》的水利水電施工工程項目重大危險源評價[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2(10):123-125.
[3]方志勇,王延洪.水電工程中的危險辨識與控制[J].水電與新能源,2010(0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