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擬建工程可行性研究(以下簡稱“工可”)過程中,交通量預測需要在全面和深入論證的基礎上,從決策和設計的角度,提供設計的依據,以此作為技術等級和投資規模確定的數據參考。文章將以某公路橋梁工程為例,在了解該工可交通量預測背景資料的基礎上,深入研討相關的預測方法。
關鍵詞:公路;工可;交通量;預測
1 某公路橋梁工可交通量預測的實例背景
某公路橋梁位于河北省東南部,規劃全長445m,其中主跨為箱梁橋,工程總造價4500萬元。該橋梁工可交通量預測工作,是在遵循河北省交通廳相關工作要求基礎上開展的,但在橋梁投入使用后,隨著重型交通數量的日益增多,并且各種超載現象屢禁不絕,以致橋面出現大小不一的破壞,對安全行車來說,可謂是大打折扣,要求對該公路橋梁進行工程可行性研究,并準確預測工可交通量。
2 案例公路橋梁工可交通量預測的方法
案例公路橋梁以《水運、公路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辦法》為依據,在維持原來橋梁路網結構的基礎上,對原線型進行改造,以提高橋梁通道流量的增長率要求,其中橋梁工可交通量的預測方法如下。
2.1 現狀分析
為掌握案例公路橋梁的交通特點,需要對橋梁的交通現狀進行細致調查,理順交通量預測的思路,提高橋梁工可交通量預測結果的說服力。據相關資料顯示,2000年橋梁投入使用后,年交通量為5977輛,至2013年,年交通量達到了3.4萬輛,年增長率超過了14.3%,說明橋梁每年始終保持較高的交通量,并呈日益增長態勢。從橋梁的客觀地理環境來說,橋梁屬于河北省經濟規劃區域內的重要交通樞紐,但現有的交通量需求,明顯超過橋梁最大交通承受能力的設計標準,從側面反映出提高橋梁交通通行能力已勢在必行。
2.2 預測流程
彈性系數法能夠在研究某個區域歷史和現狀的基礎上,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精準預測,對案例公路橋梁工可交通量預測來說,彈性系數法需要在選擇指標樣本的基礎上,以完整性、連續性和可靠性為設計目標,準確預測橋梁工可交通量。
公路橋梁是連接城市與城市、地區與地區之間的交通樞紐,直接關系到當地的國內生產總值,同時可反映出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其中客運周轉量和貨運周轉量就是其中重要的交通運輸指標之一,在此應用直線回歸模型,分析國內生產總值X與交通量Y之間的關系,如下:
客車:y=130244+1.2193x
貨車:y=272497+2.15x
另外根據橋梁所在區域國內生產總值的預測結果,即2010年預測值232482,增長率17.27%;2015年預測值404380,增長率11.71%;2020年預測值615115,增長率8.75%;2025年預測值864688,增長率7.05%;2030年預測值1153098,增長率5.93%,代入以上直線回歸模型函數中后,分別計算出每年客運和貨運的交通量,同時參照河北省公路網規劃的相關辦法,計算出交通量的彈性系數估計值,計算結果如下:
客車:2010-2015年為1.16;2015-2020年為1.12;2020-2025年為1.05;2025-2030年為0.9。
貨車:2010-2015年為1.18;2015-2020年為1.05;2020-2025年為0.95;2025-2030年為0.9。
經過一系列的彈性系數分析,最終確定案例橋梁工程的交通量增長率,如下:
客車:2010-2015年為13.58%;2015-2020年為9.80%;2020-2025年為7.40%;2025-2030年為5.33%。
貨車:2010-2015年為13.81;2015-2020年為9.19%;2020-2025年為6.70;2025-2030年為5.33%。
2.3 預測結果
綜合誘增交通量和轉移交通量等客觀因素,最終分配得出以下未來的年交通量:2015年2101輛/日;2018年3976輛/日;2021年7025輛/日; 2024年11666輛/日;2027年17486輛/日;2030年24559輛/日。以上的預測結果,交通量和社會經濟的指標系數在0.85-0.95之間,表示預測數據的合理可用,同時確定2015-2030年之間公路橋梁工可交通量編制基本滿足設計要求,可進一步落實到實際工程設計工作當中。
3 工可交通量預測經驗總結
3.1 嚴格遵循規劃指導要求
任何公路工可交通量預測,均建立在當地城市規劃指導的基礎上,并且不能夠脫離周圍其他交通路線交通流的轉移關系,需要通過對公路工程交通量的逐年預測,明確各個工程項目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而論證公路工程的交通地位,給出多種可能性的推薦方案,作為工程科學設計的重要依據。如果違背規劃指導要求,公路工可交通量的預測結果,可能會出現過于夸大或者依據不足等問題,而公路工可交通預測工作本身的復雜性因素很多,因此只有在完全遵循規劃指導要求的基礎上,才能夠有效確保工可交通量預測不會有悖于實際,提高預測結果的適用性。
3.2 彈性系數法應用細節
公路規劃設計,屬于一項綜合性的社會經濟活動,期間所派生的各種需求,體現出設計工作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就交通量預測工作來說,有必要借助一套行之有效的預測方法,以便在錯綜復雜的影響因素當中,理順工可預測的思路,其中彈性系數法就是一種有效的預測方法。這種方法的應用,要求將公路交通、公路所在區域產業布局、人口規模等,作為統一的整體,推斷出公路交通需求量的大小,尤其是兩市或者兩省交接位置的公路,準確掌握其交通需求的變化規律。也就是說,彈性系數法需要把握公路工程所在區域的整體經濟發展狀況,將公路的交通運輸作為該區域經濟發展的組成部分,從經濟性的視角確定公路交通增長率與國民經濟發展增長率之間的關系。在應用該方法時,要盡量收集公路交通量,采用回歸分析等方法,最終得出客車運輸量、貨車運輸量、通道交通量等彈性系數。
3.3 方法之間的驗證或反證
在公路工可交通量預測的每一個階段,不同的預測方法具有各自的成效,而經預測結果的比對分析,筆者可從預測結果的差異性當中,提高預測結果的說服力。案例工程中采用的交通量預測方法,分析了不同時期交通量的誘增水平,在時間層面上,規避了改善公路網交通量的敏感區域,同時保證公路交通的暢通。從當前國內公路交通的發展態勢分析,交通量的變化區域,與公路其他工可研究同宗一脈,必須保證經驗取值結果互相吻合,這樣才能提高交通量預測結果的可信度及分析深度。
3.4 預測結果的利用
公路工可交通量預測,是公路設計規劃的組成部分,其預測結果的利用,同樣也是公路工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首先需要分析每個變量之間的相互關系,尤其是數字表達的關系,要將計算誤差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以便在工可決策時,充分掌握公路交通行車狀況。其次是建立合適的數學模型,一旦發現預測的準確率比較低,可繼續推行后評估工作,針對所發現的預測問題,找出問題癥結點,并提出彌補措施,必要時可重新進行工可交通量的預測,這也是公路工可交通量預測的法定步驟之一。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公路工可交通量預測,以《水運、公路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辦法》為依據,在維持原來公路網結構的基礎上,對原線型進行改造,以提高公路通道流量的增長率要求。其中需要對公路的交通現狀進行細致調查,理順交通量預測的思路,提高公路工可交通量預測結果的說服力,同時在選擇指標樣本的基礎上,以完整性、連續性和可靠性為設計目標,準確預測橋梁工可交通量。文章通過研究,基本明確了公路工可交通量預測的方法,但鑒于不同公路工程具有差異性,因此以上方法仍然需要在工程實踐當中,予以進一步的提煉、總結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宋國壯.公路交通量預測影響因素的敏感性分析[J].低溫建筑技術,2013(12):141-143.
[2]錢超,許宏科,徐娜.高速公路交通量組合預測模型研究[J].計算機仿真,2013(4):1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