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推進,市政工程建設得到快速的發展起來,為了有效的確保市政工程的質量,需要加強市政工程測量技術。市政工程直接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其能否真正發揮出自身的作用和功能具有極其重要性,這就需要確保市政工程高質量的進行工程測量,只有這樣才能使市政工程更好的服務于人民群眾。但在當前市政工程測量技術實施過程中,還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所以文中對市政工程的測量的意義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對市政工程測量技術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市政工程;工程測量技術;意義;測量
前言
目前在我國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市政工程質量的好壞已成為城市的重要標志,所以需要有效的保證市政工程的施工質量,確保打造出讓人們放心的民心工程。這就需要加強市政工程測量技術,這是保證市政工程施工質量的關鍵,但當前很多施工企業并沒有意識到工程測量工作的重要性,在施工過程中沒有充分的發揮工程測量技術的應有作用,從而給工程帶來了較大的安全隱患。所以在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對工程測量工作的意義及技術進行充分的了解,從而確保工程施工的質量。
1 市政工程測量的意義
1.1 市政工程的設計基礎
在市政工程施工之前,則需要對工程進行設計,但無論是在初步設計聯合體不是方案設計及施工圖紙設計階段都需要以測量的數據作為設計的依據,所以可以說市政工程測量是市政工程設計的基礎和前提,沒有測量相關的數據,則無法對市政工程進行設計。
1.2 市政工程施工的保障
在市政工程施工階段的測量工作主要有中心線恢復、測設路基邊樁與施工控制樁、測設豎曲線等。這就需要先將中心線控制樁定出來,使其在施工進行時有所參照。而中心線的測設則可利用解析法,即以定線條件為依據,將各曲線折點與主點推算出來,并按施工圖的要求將里程樁實地放出,同時進行高程測設,一般里程樁的間距范圍在30至100米內,各中心樁至少應與一個相鄰中心樁通視。另外應加定樁于起點、交點、終點、重要方向,再在中線樁基礎上進行細部點與軸線的放樣。由此可見,測量工作是市政工程的有效保障。
1.3 市政工程驗收的手段
在工程竣工驗收階段也要進行進行測量工作,這階段的測量則主要是對工程主要點位的高程和平面位置進行測定,以確保其與設計時的要求相符,為市政工程的正式交付使用提供科學的依據。在這個階段的測量工作中可以利用全野外數據測繪方式來進行,不僅能夠獲得高程和坐標,而且不需要再進行人工教育處就可以形成圖形文件,具有較高的成圖精度,測量工作量降低。
2 市政工程測量技術分析
2.1 準備工作
在市政工程開工之前,測量人員需要將設計圖紙進行全面的熟悉的掌握,正確的對設計人員的意圖進行領會,準備好測量的工具、設備和選定適宜的測量方法。首先需要對閉合交樁的導線點和水準點進行確定,在無誤后再對其臨時導線點和水準點進行引設,確保其牢固性。對原始地面進行復測,確保在施工運行中能夠對高程進行有效的控制。在進行復測時,其需要在小于20米的間距內設置5個以上的測量點,根據測量出來的數據來進行方格網高程圖的繪制,使其作為現場檢查時作為參照。
2.2 污水工程施工測量
2.2.1 開挖溝槽。在溝槽開挖前需要根據當時的地質條件來確保放坡系數,準確的放出開挖溝槽的邊線和中線,這樣就可以在施工時使機械設備能夠沿線進行施工,同時為了有效的控制好溝槽底部的寬度,則需要利用經緯儀來設置中樁,以每間隔10米設定一個中樁為宜,這樣就有效的避免了發生溝槽偏向的問題。對于已放線確定的井位樁設置龍門樁,其每側長度必須大于溝槽寬度50厘米或以上,確保其深度符合要求且牢固安放。設立于溝槽內的臨時水準點要比管頂高30厘米或以上,做好明顯標記,每次使用之前,先進行搭接復核,保證數據在允許誤差范圍內才能實施下一步測量。每10米設置1個控制點以保證溝槽底部的高程控制,同時將人工起槽高度預留出,確保開挖平整度。
2.2.2 管道。每10米設置1道管道腰樁,其位置在管道上1厘米處且嚴禁人為挪動。將設置的龍門樁向溝槽底部引設,即從原龍門樁上拉線,并取中心利用鉛垂向溝槽底部垂入。嚴格控制管內底高程,控制其誤差范圍在1厘米以內,先完成砌井后再澆注混凝土,確保井室底部無積水。
2.2.3 蓋板渠。設立龍門樁,確保渠底、溝槽槽底的中線位置準確。支設底板模板、墊層模板時都必須進行嚴格的高程控制,確保鋼筋保護層與混凝土厚度。
2.2.4 檢查井。在對檢查井測量時,需要找出井筒和井室的中心點,可以利用直線段和曲線段定位法來進行,利用直線段定位法進行測量時,利用鋼尺經十字交叉來找出中心點,而利用曲線段定位法測量時,則需要在進行井位坐標推算時采用曲線要素為其主要依據。
2.3 道路工程
2.3.1 測量土方。復測原地面,將各斷面高程推算出來,同時做好記錄,為計算土方提供依據。測量放線填挖方段則應根據地質條件與深淺情況,按比例實施放坡,確保施工質量與安全。
2.3.2 路床。其控制范圍邊線相較于結構層,其每邊應有50厘米的寬幅,避免中線偏移而導致路床兩邊出現寬窄不同的問題。
2.3.3 灰土。保證有超過5個點來測量單幅斷面路面的灰土結構層高程,雙幅斷面路面則應超過3個測量點。
2.3.4 水泥穩定碎石標高測量。先將虛鋪系數計算得出,并在虛鋪厚度基礎之上進行鋼線標高的調整。
2.3.5 瀝青面層。瀝青攤鋪前應將道路路拱大小計算出,避免在攤鋪時將路拱遺漏。平石道路以道路平石為基礎依據,其余的則應架設鋼線,而平整度檢查、鋼線架設、虛鋪系數方法則與穩定碎石鋪設相同。
2.3.6 井蓋。在道路工程的結構層施工時,需要對檢查井的井蓋在灰土層施工、碎石層施工和瀝青層施工后進行三次的提升,而在瀝青層施工時需要利用拉線法來對井蓋的標高進行有效的控制,避免由于人為或是儀器導致測量上的誤差產生。
2.3.7 道路交口。已經完成修建的道路順接測量必須基于有效的高程連測,將路面最低點測算出,以確保收水井的井位,防止產生積水情況。
2.4 側石、支管、收水井測量控制
分為直線段與曲線段兩類,前者先進行側石內邊放線,側石與收水井內井壁有5至7厘米的間距,將井外墻內側與支管中心線找出,以確定井位的縱向位置。后者控制方法與直線段相同,同時在各收水井外1米位置設置3米間距的控制樁2個,直至完成安裝側石。
3 結束語
在市政工程建設過程中,測量工作貫穿于整個工程的各個環節,為設計、施工和竣工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確保了施工的順利進行,同時也使市政工程在使用過程中的質量得到有效的保障。這就需要市政工程施工企業需要認識到工程測量的重要性,需要在施工過程中科學合理的對測量方法進行選擇,確保在市政工程建設的各個環節能夠優質高效的完成測量工作,從而為市政工程的順利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和提供科學的依據,推動城市的更快、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葛福鵬,王東峰.市政工程工程測量施工技術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16).
[2]鄔曉光.工程測量在市政工程建設中的保障作用和作業方法[J].安徽建筑,2008,15(4).
[3]饒曉文.論新時期市政工程測量對人才素質的要求[J].江西測繪,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