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舊更迭,無法阻擋。但這里的居民搬進了嶄新的公寓,是否會夢到斜窄的木梯和窗外瓦片上的青苔,那一刻的夢中,不知自己已是異客了吧?
陽光,透過雕花窗欞一束束灑落下來;塵土,隨著搬運車飛揚……終于到了揮手告別的時候。上下杭,曾經的回憶是在此刻封存,還是開啟?
上下杭里綠樹成蔭,路旁有著寬窄不一的小巷子。透過沿街的院子大門,依稀可見里面曾經的熱鬧:大院有天井,同一天井下住著幾戶甚至十幾戶人家。大清早,各家陸續打開房門,站在天井的水池問早洗漱;傍晚就在水池邊洗衣服、拉家常;聞著香味就知道誰家煮了好吃的,自然少不了一同分享……
幾十年風風雨雨,上下杭的房子都已破舊,周邊林立起了眾多現代氣息的高樓,年輕的一代結婚生子,陸續搬離了上下杭,但生活在那里的居民,依舊過著屬于他們的舒心而平靜的生活。
城市建設在讓我們感受到日新月異變化的同時,也帶走了街坊鄰居左呼右喚的熱鬧與親近……這里的古老將隨著拆遷改造而消失。
下杭潭尾路,105號。“來喲……”這座三層住宅的主人張依伯從二樓探出頭來,尼龍繩捆著一個大紙箱,里面裝著電暖器、電飯煲等雜物,順著滑梯往下滑,下面的依哥穩穩地托著。宅子的樓梯太窄,上下不方便,他們便想出了這個辦法。
結婚照、陪嫁箱……這么多年的時光,一段段、一寸寸,九旬老太慢慢打理著自己一輩子的珍藏。
順著吱呀的樓梯一路向上,手滑過墻板上的老杉木,這些木頭在經年累月之間,被摩挲得溫潤光滑,面上滲出一層淡淡的油脂。陽光從窗欞間斜斜地打下來,舒服地瞇起眼睛,墻板上還掛著一幅取不下來的“松鶴延年”畫……
“再兩車,就搬完了。”張依伯一手支起三樓閣樓里的小窗,絮絮叨叨地說著自己當初是如何一瓦一木造起這座宅子的,“住了40年,現在都散了”。
再往前走,半掩的雕花房門內,一位老人正在收拾細軟,她小心地打開木箱,把衣服一件件慢慢疊好,不厭其煩地一次次關上鎖再打開,收拾的仿佛不是細軟,而是上下杭里這么多年的時光,一段段、一寸寸。墻上掛著老人的結婚照,照片里的她笑靨如花。
“等真的拆了,就不會每天回來坐了吧。”已經搬完家的張依哥,還是每天回到上下杭,和趕回來的鄰居聊天,更多時候,就靜靜地看著街道上的人群。
時隔不到一年,當攝影師拿著洗好的照片,尋訪去年拍過的老人時,卻從鄰居口中得知他已駕鶴西去。不禁令人感嘆時光易逝,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