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1988年的圣誕節,老康利和妻子蕾妮決定送給還只能躺在嬰兒床內爬來爬去的小康利一件圣誕禮物,他們最終選定了一個迷你籃球和框架,卻不想這便最終決定了小康利的籃球人生。
還不能站立行走的小康利將家中的娛樂室當成了籃球場,他每天在地板上爬來爬去,一次又一次地將球扔進球框之中。在那段時間里,小康利的眼中沒有其他玩具,他也不和鄰居家的小孩子們玩耍,陪伴他的只有籃球。
第一個發現小康利籃球天賦的人是他的叔叔史蒂夫·康利,這位曾經在NFL聯盟匹茲堡鋼鐵人隊擔當后衛的職業球員,現在回憶起當時和侄子的比賽都有些臉紅——年僅6歲的小康利和叔叔在球場上玩起了類似于斗牛的一對一籃球游戲,結果讓所有在一旁觀看的家庭人員都大吃一驚的是,小康利竟然成為了最后的勝利者。“他用投球擊敗了我。”斯蒂夫說,“在這場競爭中我出局了,我錯過了一個上籃,好多家里人都看到了,然后他們就哈哈大笑。”
很快,就連康利家族以外的人也漸漸發現了這個籃球精靈。據蕾妮回憶,當他們還住在位于阿肯色州的法耶特維爾時,一次《SportsIllustrated》記者上門來采訪老康利,可不想在采訪之余他們卻有了另外一個大收獲。“小麥克從籃球房里打球出來的時候汗都已經把衣服完全浸濕了,那些記者對此感到震驚,后來當他們詢問時小麥克也來了興致,當眾表演了幾下,所有人都被他嫻熟的控球技巧折服了。”蕾妮說。

對所有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長大的籃球少年來說,“邁克爾”這個名字顯然意義非凡,因為那是籃球史上最杰出的運動員喬丹的職業生涯黃金期。小康利當然也不例外,他同樣是瘋狂的“飛人”球迷,只要不在娛樂房打迷你籃球,他一般就是在臥室觀看喬丹的精華集錦。
當然,于小康利來說,父親老麥克·康利同樣也是他的偶像。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當喬丹帶領“夢之隊”橫掃世界的時候,老麥克也來到了個人競技生涯的巔峰,他拿下了三級跳遠冠軍。
在小康利看來,自己的父親一度和“飛人”一樣,在屬于自己的領域當中是不可能被擊敗的。老麥克想要糾正兒子這種想法,告訴他這個世界上并沒有什么不敗神話,于是他就給小康利放了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男子200米決賽的錄像——那一次,自己在競爭中輸給了科克·巴普蒂斯特。
當在電視機前看到父親最終只能拿走銀牌的時候,小康利哭了,他拉著老麥克的手不停地問:“爸爸,你怎么能輸了呢?”這也是其第一次了解到體育并不僅僅是只有第一名。
在兒子讀小學二年級那年老麥克開始正式教他打籃球,這位前奧運冠軍在投身田徑運動之前最愛的項目就是籃球。而也正是由于有了這位全能父親的指導,才讓小康利很快就明白了籃球也并不止就是得分,全隊利益才是第一位的。
據后來同樣被老麥克指點過的戴奎恩·庫克回憶說:“麥克可不是普通的AUU聯盟教練,我們那種比賽充滿了一對一對抗,但是他從不放任我們。他不希望我們過多的沉溺于一對一當中,并強調最關鍵的是在球場上努力付出,要求我們為勝利不惜一切代價。”
如今,康利已經不用再頂著自己是“前奧運冠軍老麥克·康利兒子”這個長長的稱謂了,他在球場上也無需父親再進行指導。上賽季在灰熊,康利場均貢獻17.2分、6個助攻,再加上在關鍵時刻對于球的合理掌控、分配能力,這些無一不在昭示著他已經躋身了聯盟頂級控衛的行列當中。不僅如此,有時他甚至還拿自己的老爸開開玩笑。“作為我父親的兒子,這個標簽其實并沒有太影響我的成長,相反,現在倒是變成我影響他多一些了。你們看看吧,現在每當有人在介紹他時,都說這是NBA孟菲斯灰熊隊當家控衛麥克·康利二世的父親,哈哈。”

1999年,這是小康利人生當中的又一個轉折點,在這一年,盡管自己非常不情愿,但是由于老麥克決定要為美國田徑協會工作,他們全家還是從阿肯色州搬到了印第安那州的首府印第安那波利斯。
“說真的,我當時非常不適應,搬過來后第一個月都沒怎么和父母說話。”康利回憶說,“對我來說,離開家鄉、離開我的那些朋友們,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這種感覺太別扭了。”
不過好在,這種煎熬感并沒有持續太久,康利很快就遇到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位朋友——格雷格·奧登。這同樣也要歸功于老麥克,這位當時兼任著AAU聯盟河岸奇跡隊的主教練親自為球隊挖來了奧登,自那以后兩個小家伙便一起搭檔了七年有余。
老麥克至今還記得他和奧登的第一次談話,當他問及當時只有11歲的2007年狀元自己未來想做什么時,后者的回答居然是“牙醫”。然后他便拿過奧登的手說:“嘿,格雷格,我可不認為將來你的這雙大手能夠拿著鉗子塞進我的嘴里。”
在康利和奧登搭檔的第一個賽季,他們就取得了AUU聯盟12歲以下組球隊的冠軍,隨后,在第二年他們又聯手獲得了13周歲以下年齡段的冠軍。與此同時,在這一年奧登全家還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他們從位于印第安那波利斯郊外70英里的地方搬到康利家附近居住。從此,這兩個家庭就被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而擁有康利和奧登組合的球隊也在AAU聯盟再度三次稱雄。
2007年,奧登曾經在選秀大會上說自己過去七年多時間里從來沒有和康利分開過,康利則給出了一個更準確的答案——兩人連續分開的日子從來沒有超過三天。
后來,當奧登逐漸走紅并成為媒體曝光的焦點、狀元的熱門人選后,兩人的關系也沒有因此而發生絲毫改變。在選秀之前,奧登曾經放言說希望將來能夠和康利一起繼續在職業聯賽中效力,俄勒岡當地媒體也報道說,擁有狀元簽的開拓者試圖通過交易來獲得康利,進而滿足奧登的要求。
可是,隨著康利在NCAA淘汰賽中越打越好,這種可能性也變得越來越小。直到選秀大會當天,奧登在順利當選狀元17分鐘后康利在第四順位被灰熊隊選中,兩人分別的時刻也終于到來了。“我知道這一天遲早要來。”康利在接受采訪時不無傷感地表示,“但我已經做好了準備,準備迎接身邊沒有最好伙伴的日子,相信格雷格也是一樣的。”
兩個親如兄弟且都天賦滿滿的年輕人在同一年同時以高姿態開啟職業生涯,他們的家人自然也是激動萬分。比如蕾妮就說:“簡直難以置信,他們居然是幾乎在同一時刻被選中,如同孿生兄弟一般。”
不管怎樣吧,雖說從選秀夜那天起這對兒時的密友第一次戴上了不同球隊的帽子,但有一點卻始終不會改變,那就是——康利永遠都是奧登最好的朋友,奧登也是康利的最好朋友。七年了,二人的職業生涯軌跡不盡相同,心卻始終緊緊地連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