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利什是注定要被載入史冊的。這位身高2.01米的小前鋒,他在“黑白雙雄”爭霸的上世紀八十年代,得分上幾乎一直都牢牢地把“魔術師”約翰遜和“大鳥”伯德壓在身下;后來轉會至掘金,差不多在23年多之后才有一個叫卡梅隆·安東尼的孩子能模仿他空中漂移的投籃動作并復制其連續六場得分30+的隊史壯舉。
1999年,波波維奇一念所致,可能很少有人能夠想到馬刺隊在第二輪總第57順位選中的阿根廷人馬努·吉諾比利會在后來取得那樣大的成就。可殊不知,類似的事情其實在“妖刀”出現之前就已經在聯盟里發生過多次——其中,又以1976年雄鹿隊在次輪總第23順位選中的英格利什1997年光榮入選名人堂最為經典。
英格利什是一位籃球場上的藝術家,同時他還是一個得分狂人,效力掘金期間,他的球隊是聯盟里最能得分的隊伍,每晚至少轟下120分。而英格利什呢?他則連續8個賽季場均得分在25分以上,這點后來只有卡爾·馬龍能夠做到。其中1982-83賽季,他以場均28.4分摘走得分王桂冠,1985-86賽季,又拿到了個人職業生涯最高的單賽季場均29.8分。
在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大四賽季英格利什場均能夠貢獻22.6分和10.3個籃板,投籃命中率高達55.1%,但他在1976年的選秀大會上卻只是在第二輪總第23順位被選中,去了密爾沃基——一座當時在失去“天勾”賈巴爾后仍舊心傷未愈的城市。在雄鹿的兩年時間里,英格利什郁郁不得志,菜鳥賽季場均僅有5.3分進賬,第二年雖然有所進步,但也只是提高到9.6分而已。不過就在1977-78賽季結束后,由密爾沃基人欽點的“千里馬”被交易至步行者、一年半后又轉會到丹佛(確切來說,應該是馬奎斯·約翰遜和大衛·梅耶斯,這兩位大佬逼走了雄鹿可能會擁有的另一位未來名人堂球星),他爆發了。
“雖說只在印第安那呆了一年半吧,但步行者這個大家庭卻讓我在來到NBA后第一次有了歸屬感,那里和后來的雪域高原一樣自由,我的第二個孩子也在那里出生,真是一段美妙的時光。”英格利什在回憶時這樣說道。
為步行者,英格利什總共打了135場比賽,場均貢獻15.6分、7.7個籃板,隨后1979-80賽季中期來到掘金,他也開始了自己長達十余年的華麗得分表演。
那支掘金隊,在主教練道格·莫的帶領下高舉跑轟大旗,這也正合了英格利什的技術特點,他的潛能被充分發揮了出來。無論是早期同大衛·湯普森、丹·伊塞爾,還是后期同伊塞爾、奇奇·范德維奇,高原球隊的場均得分20+“三叉戟”中永遠都總是有英格利什的名字。1981-82賽季,這對掘金隊來說是里程碑似的一年,他們創造了兩項聯盟迄今為止的得分紀錄——場均轟下126.5分和連續136場得分破百,且在1981-1985年間連續5年領跑球隊得分榜。如果要問“歷史上哪支球隊是華麗得分狂潮打法的最好代表”這樣一個問題,那么我想說的是:既不是湖人的“SHOWTIME”時刻,也不是阿德爾曼在“山谷之城”導演的意識流,更不是亞利桑那州重生的菲尼克斯太陽,而是當年這支掘金。
1984-85賽季,兩支最能得分的球隊在西部決賽相遇了,掘金首戰以122比139不敵湖人,次戰136比114扳回一城,之后的三場比賽中兩隊分別打出118比136、116比120和109比153的超高比分,掘金以1比4敗下陣來。至于英格利什,他在這輪系列賽中場均掠下30.3分、6.5個籃板和4.3次助攻,可離總冠軍最近的一次,卻又在第五場因為手指傷勢缺席了比賽。
“如果第三場比賽我沒有戳傷手指的話,那么我想我們是有機會打敗湖人的?!睍r隔多年,英格利什仍然對此耿耿于懷,“我們有機會挺進總決賽,我也有機會贏得總冠軍。對我而言,我并不認為戰術風格會決定比賽勝負,我們是支偉大的球隊,麥克尼科爾斯球館就如同麥迪遜廣場花園、芝加哥聯合中心一樣偉大?!?/p>
如今,英格利什在掘金隊史總得分榜(21645)、總助攻榜(3679)、總前場籃板榜(2038)和總出場時間榜(29893)上都是高居首位,顯然,他還是這支球隊當之無愧的歷史第一球星。英格利什體型消瘦,看起來頗有些道骨仙風的感覺,不過就是這樣一個瘦弱的家伙,他15年職業生涯總共得到了25613分,視其如探囊取物般容易?!拔业梅值拿丶褪潜M可能不讓防守者碰到我,不停地跑動、不停地跑,直到甩開他們或讓他們累到不行為止,而我要做的就是鍛煉體能。”英格利什如是說道。
除此之外,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場外英格利什還是一位詩人,曾出版過多本詩集。優雅、藝術——這就是英格利什的標簽。他不似多米尼克·威爾金斯那樣霸道,更不像“飛人”喬丹那般天賦無雙,但卻能用自己的耐力和技術去擊敗任何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