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特高含水期石油開采企業的實際情況,利用SWOT分析法對其擁有的優勢與弱勢、機會與威脅進行分析,確定了可持續發展、組織再造、技術創新和人才創新的競爭戰略。
關鍵詞:石油開采企業 SWOT分析 特高含水期
1 特高含水期石油開采企業的運營環境及生產特點
石油開采企業是油氣田企業具有一定管理決策職能的油氣直接生產單位,同時也成為石油開采單位控制成本的基礎。石油開采企業經營管理的關鍵之處就是通過分析內外部環境的基礎上確定其經營的目標[1]。我國童憲章工程師提出按綜合含水率的變化,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主要分為以下四個含水期階段,即低含水期階段、中含水期階段、高含水期階段和特高含水期階段。而特高含水期指含水率為90%~98%的油田。在這個階段石油開采企業主要是以“三高一低”為特點進行的,主要是含水高、采出程度高和薄差油的采油速度高為主要特點,而剩余儲采比逐年降低的矛盾突出[2]。
2 特高含水期石油開采企業的優勢與劣勢
2.1 特高含水期石油開采企業的優勢
2.1.1 競爭實力逐步增強。在美國2010年《石油情報周刊》公布的數據中,我們不難看出世界最大的50家石油公司排名中,中石油公司以各項排名指標基本保持穩定,排名居于第5位,連續十年穩居世界10大石油公司的行列。中海油排名與上年相比有較大變化,從上年的第48位上升到本年的第38位。中石化排名從上年的第25位下降到第26位[3]。不難看出,由于我國三大石油公司的競爭力逐年開始增強,已經具備了與世界大型跨國公司競爭的能力,也已經躍身于世界石油大國的前列逐漸發展成為跨國性的石油大公司。
2.1.2 生產要素成本較低。就我國的石油開采企業而言,雖然沒有十分完善的設施基礎,但是有的是充足的廉價勞動資源,相對同國際高額的人員成本相比而言,我國的基本材料的成本采購相對較低,這也是我國石油開采企業所具有的獨特的優勢,而且這樣的優勢還將會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證我國石油開采企業在國際競爭中所占據的優勢。
2.2 特高含水期石油開采企業的弱勢
2.2.1 資源約束較大與自有技術缺乏。目前,就我國的人均石油資源占有量來看,我國的石油資源是世界上較為貧乏的國家,因為國內石油的產量已經不能滿足經濟增長對產油量的需求,因此為了避免依靠長期進口國外的石油,就需要發展國內的石油行業。最主要的就是由于我國的石油開采技術很大程度上是引進國外公司的技術,而技術獲得的主要方式就是通過技術轉讓協議或者與國外公司合作得到的,為此只有技術的使用權并沒有技術的所得權。為此,我們為了能夠改變現狀,就需要加大專有技術的使用成本,不能只依靠國外技術提供商。
2.2.2 市場經驗不足與盈利能力不強。而國家石油價格一旦有波動,就會使企業的生產受到明顯的影響。而事實也已經證明,很多國家由于缺乏貿易經驗,因此大大影響了企業的經營,使企業經營面臨風險,嚴重影響到企業的效益。由于我國在原有生產方面缺乏技術,就導致我國在進行原油開采的時候,大大提高原油成本,造成管理和資源上的困難。為了提高我國石油企業整體的盈利能力,就需要改善企業先存在的問題,例如:布局分散的問題,以此來提高技術水平能力,這樣就會避免我國石油企業創新能力弱,勞動效率低等原因的存在。
3 特高含水期石油開采企業的機會與威脅
3.1 特高含水期石油開采企業的機會
3.1.1 市場需求旺盛及競爭環境改善。為了滿足我國對石油的需求,就需要增強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石油開采企業的發展空間更為廣闊。因此也需要發展與石油相關的產業,如農業、交通運輸業、紡織服裝、塑料橡膠、化學建材、電子電器等行業也快速發展,這樣能夠避免因為石油消耗造成的資源不足情況。因此,就需要我國成為巨大國內市場資源消費國,為國內石油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機遇。
3.1.2 技術創新與信息技術帶來的發展契機。由于,我國目前對油藏開采方面的研究已經從原有的理論方面開始進入深層次的研究,因此取得了很大的效果。我們為了使特高含水期油田的開采技術達到世界領先的水平,就需要能夠靈活的運用勘探和開發石油技術,就需要完善石油開采技術操作,以此使得石油開采企業組織結構的運作和業務更加具有開放性功能。
3.2 特高含水期石油開采企業的威脅
3.2.1 管理水平受到挑戰。各油田根據“油公司”管理模式,石油開采企業大部分成立了采油作業區域編制如石油開采企業—采油作業區—采油隊—班組等,而作為石油開采企業機關的延伸,在對所管轄采油隊日常生產經營工作管理問題進行處理時,就需要為石油開采企業的穩產做出自己的貢獻。但是,目前在企業內部級別的管理制度仍未被徹底打破,就需要對采油作業區域或礦進行級別管理合理處理等,這樣才能避免石油開采企業機關科室的管理不力。
3.2.2 人才爭奪更加突出。由于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就使得中外企業人才激勵機制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因此為了避免石油開采人才跳槽到跨國石油公司,就需要提高我國石油公司人才的酬薪水平。這樣才能應對跨國石油公司對高級專門石油開采人才進行的爭奪手段,從而抑制各石油公司開采人員流失嚴重,給企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4 特高含水期石油開采企業的競爭戰略
世界各個國家,為了提高石油自身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就需要改變現有的戰略決策。但是由于我國現在處于特高含水期開采階段的石油開采面臨的新形勢,就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制定出屬于自身企業的戰略方案,以此應對企業在國際競爭中所面臨的挑戰,實現我國石油企業間的跨越式發展。
4.1 可持續發展戰略
石油開采企業一定要堅持改革和持續重組,建立新型的管理體制,實施科學發展戰略。第一,注重發展的可持續性。把企業成長的目標定位在持久的盈利能力、發展的可持續性與長期的發展活力上。第二,注重有效發展,實現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的統一。堅持效益第一,強調投資回報率,只有具備了一定的發展速度和經濟總量的增長,才能更好地解決企業深層次矛盾。第三,注重協調發展,實現主業與輔業、國內業務與國外業務、上游產業與中下游產業、生產與銷售,企業與社會與環境共同協調發展。
4.2 組織再造戰略
我國石油開采企業長期在國有企業體制下運行,現有的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與市場經濟條件不相適應,要按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對現有的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進行再造。一是公司的組織機構,應采用直線職能制以保證命令源的唯一性,提高工作效益。二是制定健全的企業內控制度,形成流程清晰,職責明確的內控制度,提高執行力。三是根據企業發展、生產經營和市場變化的情況,不斷對組織機構進行優化,盡力推行扁平化組織結構模式。
4.3 技術創新戰略
加大科技開發力度,提高企業的科技含量,是我國石油開采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中之重。首先,要對現有的專利、專有技術進行清理。對于一般的專有技術進行提煉加工,申報專利;對特有的專有技術,不斷改進,加強保密,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其次,要進行管理創新。主要是在工藝技術、操作、生產經營管理和項目管理上進行創新。最后,要在工作流程、工作程序上進行革新和創新,通過不斷地總結和探索,形成工作流程標準和準則。
4.4 人才創新戰略
無論是生產經營管理還是技術管理,都離不開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對我國石油開采企業而言,首先,要對現有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以適應現有業務的需要。其次,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提高社會用工的比例。最后,要做到人盡其才,科學合理使用人才,輪崗換崗,給人才更多的發展機會。注重績效考核,堅持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則,從而極大地激發人才的積極性,保持人才隊伍的高素質、高水平,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永續進步提供人才保證的積極性,保持人才隊伍的高素質、高水平,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永續進步提供人才保證。
參考文獻:
[1]Bing Chen,Xiaoping Liu,Shaocheng Tong.Science Direct[J].CHAOS SOLITONS Fractals.2006,(10):1683~1688.
[2]徐志勇.關于石油企業降低原油成本的思考[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6(03):43-45.
[3]中國石油石化產業經濟研究年度報告2010[R].北京:石油石化編輯部,2010.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12E144)。
作者簡介:薛大維(1979-),男,黑龍江慶安人,東北石油大學副教授,碩士,全國理財規劃師,主要研究方向:會計、審計理論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