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辦高職院校是高等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實現使得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遇到了新的問題。本文從“注冊入學”形勢下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特點出發,分析了民辦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中存在問題。提出完善民辦高職輔導員學生管理的對策,旨在為促進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健康發展。
關鍵詞:民辦高職院校 學生特點 輔導員工作
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關系到民辦高職院校的發展和培養工作。近幾年,隨著擴招政策的普及,高等教育逐漸“大眾化”。江蘇省在2011年對所有民辦高職院校實行“注冊入學”制度,這種狀況勢必給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帶來新情況和問題。因此,作為民辦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必須要深入了解當代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認識到當前民辦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中存在問題,拓展思路,不斷提升自身水平,這樣才能使當今民辦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工作上水平。
1 當前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特點
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是大學生群體中的特殊群體,他們思維活躍,愛好廣泛,積極接受新事物,追求時尚和新潮;樂于交往,社交能力強,有明顯的特長優勢;善于表現自己,張揚個性;思維敏捷,懂得尋找解決問題的捷徑,善于利用科技手段處理傳統工作問題等等。我們在看到他們的積極方面的同時,從做好學生管理的角度來說更應該清醒的認識到當今民辦高職院校學生存在的消極方面。
1.1 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存在偏差 隨著市場經濟步伐的加快,不健康的思想也滲透到了校園,特別是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他們互相攀比、自私自利、貪圖享樂、集體意識淡薄等嚴重影響了大學生健康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的學生缺少遠大目標和理想的激勵力量,思想趨于實際;有的學生不愿接受集體的約束,對集體活動缺乏熱情,缺少集體榮譽感、社會責任感;有的學生受家庭的影響使他們養成任性、自私自利等壞習氣。他們在獨立生活能力、判斷力、適應力等方面顯得相對薄弱,學生請假或曠課的現象較為嚴重。
1.2 學習主動性、自覺性較差 近幾年,隨著高校的全面擴招,高等教育的學生綜合素質逐漸下降,而民辦高職院校錄取的分數線處于最低層次。所以,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在文化素質方面明顯偏低。大多數同學的學習自覺性都比較差。具體表現是經常逃課、睡懶覺,即使坐在教室里也不認真聽課。學生學習目的普遍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有的只想混個文憑為了應付父母。有的對高職培養目標及所學專業缺乏了解,認為前途渺茫,在學校混日子。
1.3 自我管理能力下降 當代的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絕大多數都是80后甚至是90初的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得到父母的寵愛,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生活習慣較差。另外,當前民辦高職院校學生沒有很好的自制能力,很多同學沉溺在網絡里不能自拔,他們逃課上網或通宵上網,甚至有些同學把課余時間全部用于上網,影響了學習。個別學生上課曠課、吸煙、打架斗毆,影響到教學的秩序和校園的穩定。
1.4 自卑心理較重、對前途的迷茫 民辦高職生普遍存在較為嚴重的自卑心理,高職生屬于??茖哟?,而且分數太低,在本科生面前自然產生自卑心理。到了大學后,許多學生開始迷茫,尤其是當今,學生就業面臨許多問題,面對競爭,作為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他們不知道競爭優勢在哪里,不知道出路在哪里,有些同學被迫開始轉本。
2 民辦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存在問題
2.1 輔導員隊伍不穩定 民辦高職院校的建校歷史短,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存在許多需要改進的方面。目前,輔導員收入普遍低于其他教職工,與學校的其他行政管理人員相比他們工作時間長,待遇卻相對偏低,造成了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隊伍流動性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學校的學生管理工作的效果。輔導員工作在院校一些師生眼里的地位不高,認為輔導員,不需要真才實學,只要會耍嘴皮子,什么人都可以干,挫傷了許多輔導員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導致輔導員工作1-2年后就會選擇跳槽。另外,由于民辦高職院校受資金限制,在輔導員隊伍建設上,輔導員晉升發展上都沒有很好地落實好,解決不了輔導員的后顧之憂,使得有些輔導員因家庭等各種情況不得不離開輔導員崗位。
2.2 輔導員專業化水平不高 從選聘看,近幾年來,選聘的輔導員學科背景不一,大部分為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畢業,未接受過系統的管理學、教育學等教育,沒有任何經驗,導致輔導員的自身素質和能力難以適應新時期更好地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在一些民辦高職院校,學校出于節省辦學成本的考慮,學生管理人員讓退休后的老教師兼任。沒有進行輔導員的交流與培訓工作也導致一些民辦高職院校的輔導員不能根據目前學生的特點來做好學生管理教育工作。
另外,有些院校由于在輔導員隊伍建設方面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片面地認為無需進行培訓,對提高其管理水平不夠重視,輔導員的素質不能得到明顯的提升,無法適應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發展要求。
2.3 輔導員管理方式、方法有待改進 民辦高職院校的日常管理仍然以命令為主,管理模式缺少人文關懷。民辦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工作涉及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就業等各個方面。除課堂教學輔導員參與較少之外,其余的只要與學生有直接聯系的工作輔導員基本都要過問,使得輔導員整日受困于繁重的工作任務,而沒有足夠的時間自我深造。
3 民辦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重點
3.1 民辦高職院校應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 民辦高職院校要按照教育部第24號令關于《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的要求建設輔導員隊伍,開辦適應民辦教育發展要求和學生工作需要的各種課堂,建立輔導員培訓制度和制定相應的措施,把提高學歷,培訓進修與資格認定,職務聘任,工作考核和提高待遇聯系起來,激勵輔導員不斷提高專業素質。民辦高職院校也要對輔導員發展上給與一定的政策,真正提高輔導員的地位和相關待遇,使得輔導員不是只靠青春吃飯,能在學生管理的崗位上發展下去,保持輔導員隊伍的穩定性。
3.2 民辦高職院校輔導員要不斷提升自己 民辦高職院校的大學生言行舉止比較隨便,缺少禮貌,這是民辦高職學生的共同特點。作為輔導員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既要保證自己的言行正確,又要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學生。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還需具備語言、心理、思想、專業基礎等多方面的綜合素質才能勝任,要做好這項工作,就必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地加強自身的學習積累,一方面要時刻學習當前形勢下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另一方面,也要經常學習更新專業知識,這樣才便于和學生溝通,更能了解學生的需要。
為適應新時期學生的特點,民辦高職院校輔導員提升不能僅僅局限于管理方法方面,而應全面了解,認真學習一些新的內容,比如:心理危機干預、群體性突發事件的處置、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校園文化建設、網絡思想教育等,適應當今大學生發展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
3.3 民辦高職院校輔導員要根據學生特點開展工作,強化學生教育工作,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 民辦高職院校輔導員要注重學生思想教育的培養,并將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納入到院系開展的活動中,在教導學生學會做人方面應始終強調講奉獻、講誠信、講進取、講禮節。平時利用各種班會,主題活動等結合針對性的學生談心等教育活動,使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改變不健康的思想觀念,幫助學生改變陋習,建立正確的符合學生特點行為方式。應利用班會、座談會、辯論會等各種渠道使班級樹立起良好的班風學風。注意強化學習方面的日常管理,還要加強學生心理情況的掌握與溝通,幫助學生排憂解難,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學會學習。在引導學生學會生活上應以身作則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身體的習慣,搞好班級文體活動,發揮好體育特長生帶頭作用。要制定嚴格的宿舍衛生和教室衛生班委檢查制度,引導學生健康上網使他們樹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并一直保持下去。
參考文獻:
[1]教育部24號令.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S].2005.
[2]王瑩.民辦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現狀及對策[J].民辦高等教育研究,2009(6).
[3]孔穎.我國民辦高校學生管理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6(5).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廳2012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注冊入學”形勢下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研究”(2012SJDFDY105)
作者簡介:朱存各(1981-),男,安徽蕭縣人,九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工處,講師,研究方向:高校學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王敏(1983-),女,寧夏固原人,九州職業技術學院機電系,講師,研究方向:高校學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