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采用了歷年來影響我國糧食主產區發展水平的相關
因素及數據,運用層次分析法(AHP方法)以農業發展綜合水平作為決策目標,針對影響農業綜合發展水平的因素進行分析,由于各指標的作用各有不同,分析得出今后糧食主產區農業發展水平的趨勢將更注重農村社會化、城鄉一體化和農業可持續化等方面。
關鍵詞:農業發展綜合水平 影響因素 層次分析法 數學模型
1 研究背景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隨著城市化建設的進程,農業的現代化建設與城鎮化建設協調發展發生了重大變化。近年來,國家投資大量資金用于農業建設,對農業發展實施多項政策,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加快發展農業科技化水平,實現糧食逐年增加。
當前,城市化發展已成必然趨勢,如何使城鎮化和農業建設合理協調發展是當前國家重點考慮問題。在堅持合理布局、科學規劃的前提下,逐步協調城市之間以及城市與農村之間的發展,有序的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同時,應注重農村的建設。借鑒國外的發展模式,結合當前我國的國情,實現我國農業走向世界。
根據當前我國的發展模式,結合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作用對我國未來農業建設的發展以及城鎮化趨勢的研究,提取相關因素指標建立我國糧食主產區農業發展綜合水平的數學模型并進行分析評價以及為我國未來糧食生產提出改善建議。
針對影響農業綜合發展水平因素,國內專家對此進行了研究。通過典型調查研究,孫建平、陳遠紅(2007)發現,農產品加工企業普遍存在經營水平低,規避風險能力弱, 缺乏穩定的持續經營能力,利潤空間較小,難以受到銀行的認可和青睞;在中小企業信用評級方面,金融部門缺乏相應的細則,提高了農企業信用評級門檻,進而銀行將許多具備發展前景的加工企業拒之門外。慶陽銀監分局課題組(2007)發現:由于擴張的盲目性,在農產品加工企業中,存在挪用銀行流動資金投資固定資產的行為,對于轉移用途的違約行為,由于銀行無法提前觀察,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銀企間的不信任;企業缺乏適應政策的能力和市場應變能力,并且對銀行具有較高的依賴性。中國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課題組(2008)認為:金融機構支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一方面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信貸政策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增長利潤的主要手段。對于銀行來說,需要突出信貸支持重點,提高信貸服務水準,采取銀團貸款方式滿足農產品加工企業季節性收購資金需求;避免出現新的不良貸款,全面貫徹落實有保有壓原則,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信用評價制度,推進外部評價機制,為金融機構擴大對農產品加工企業的信貸投放和防范金融風險提供服務。黃啟云(2012)從企業信貸風險與經營狀況的角度,研究分析我國中西部地區中小型農產品加工企業資金困境的成因,一產業特性要求占用大量流動資金,進而確保收購原料和市場占有率;二沒有資金用于擴大生產規模,導致長期處于低水平狀態;三成本上漲壓力大,利潤空間被壓縮,幾乎是保本經營。從現有研究可以看出,如何甄別具有潛力的優質企業,準確評價農業綜合發展水平因素并且改善農業發展水平,合理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關系到農產品加工業未來可持續發展和農民收入的持續增加。
2 模型構建
2.1 確定評價指標
我國農業生產主要為地上作業,對農業生產系統從人-機-環境系統的角度進行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影響和制約農業發展綜合水平的因素主要包括:
人的因素指包括文化程度、技能水平、安全教育培訓等在內的人的基本素質和安全意識及安全行為。
技術因素是指農業生產技術和安全技術水平, 種植技術、安全裝備、信息化技術等是影響技術的主要因素。
環境因素主要是指農業生產的地質條件。
管理因素是指安全管理體系的建設和狀態,主要指標包括安全規程、管理人員素質(文化程度、技能水平)、規章制度、安全教育培訓、監察力度等。
表1 隨機一致性指標RI值
■
2.2 建立層次結構模型
根據層次分析法的思想以及層次分析方法的步驟,以農業發展綜合水平作為決策目標,即為目標層(A);結合統計學與數量經濟學方法,本文認為應選擇的評價指標應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指標:農業的生產手段(B1),農村社會發展水平(B2),產出水平(B3),可持續發展水平(B4)為中間層要素,即為準則層;以單位耕地面積農機總動力(C1),有效灌溉率(C2),農業人口人均受教育程度(C3),人均農業固定資產投入(C4)等等作為備選方案(P),即為最底層。將三個層次依次列表,如下圖1:
■
圖1
2.3 構造判斷矩陣并一致性檢驗
利用1-9標度法(見下表)進行成對比較,同時參考專家意見,確定各因素之間的相對重要性并賦以相應的分值,構造出各層次中的所有判斷矩陣,并計算權向量和一致性檢驗。
表2 1-9標度的意義
■
A-B之間構成的判斷矩陣:
■
利用MATLAB軟件求出其特征值:W=(w1,w2,w3,w4)=(0.2379 0.1130 0.5954 0.0536),最大特征根λ=4.1776。
又C.I=■=(4.0157-4)/(4-1)=0.0052
查表1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0.90,C·R=C·I/RI=
0.0058<0.10,即可認為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因此,該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
B-C之間構成的各個判斷矩陣形式如下:
■
該矩陣的特征值為:W=(w1,w2,w3,w4)=(0.0885
0.1268 0.5732 0.2115)
最大特征根λ=4.1327
又C.I=■=(4.1327-4)/(4-1)=0.0442
查表1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0.90,C·R=C·I/RI=
0.0491<0.10,即可認為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
■
最大特征根λ=3.0092
相應的特征值向量歸一化有:
W=(w1,w2,w3)=(0.1893 0.0537 0.7573 )
又C.I=■=(3.0092-3)/(3-1)=0.0046
查表1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0.58,C·R=C·I/RI=
0.0079<0.10,即可認為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
■
最大特征根λ=5.2367
相應的特征值向量歸一化有
W=(w1,w2,w3,w4,w5)=(0.2606 0.1441 0.4363 0.0636 0.0934)
又C.I=■=(5.2367-5)/(5-1)=0.0591
查表1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1.12,C·R=C·I/RI=
0.0528<0.10,即可認為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
■
最大特征根λ=3.0536
相應的特征值向量歸一化有
W=(w1,w2,w3)=(0.6608 0.1311 0.2081)
又C.I=■=(3.0536-3)/(3-1)=0.0268
查表1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0.58,C·R=C·I/RI=
0.0462<0.10,即可認為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
可以看出,所有單排序的CR<0.1,認為每個判斷矩陣的一致性都是可以接受的。
2.4 層次總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上面得到的是一組元素對其上一層中某元素的權重向量。要最終得到各元素特別是最低層中各方案對于目標的排序權重,需要進行總排序??偱判蚴侵竿粚哟嗡幸蛩貙τ谀繕藢樱ㄗ钌蠈樱┑南鄬χ匾缘呐判驒嘀兀ㄒ陨系谝粋€矩陣的排序也為一個總排序)。總排序權重要自上而下地將單準則下的權重進行合成。對影響農業發展綜合水平的所有因素進行總排序。按表3所示方式計算。
表3
■
對總排序結果進行一致性檢驗。計算綜合檢驗指標:
CR=(0,0,0.03675,0.01812)(0.424,0.227,0.122,
0.227)T/(0.58,0.58,0.58,1.26)(0.424,0.227,0.122,0.227)T
=0.008 597/0.734 36=0.011 706<0.1
可以認為,綜合排序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因此,用層次分析法評價影響農業發展綜合水平的因素,確定各種因素之間的相對重要性程度是可行的。
3 模型分析
從評價指標結果匯總來看,對于一級的評價指標,我國糧食主產區產出水平相對來說擁有的權重為0.5954是最大的。換句話說,該指標對農業發展水平綜合評價有著很大的影響,結合目前我國農業的發展情況,某個地區農作物產出水平的多少可直接影響到該地區的農業發展水平。
總體而言,農業生產手段和農業產出水平是糧食主產區農業發展綜合水平的相對指標。農業發展的綜合水平,通常情況下可以通過這兩項指標的權重實現總體代表,考慮到我國農業發展的實際進程和現狀,如果某省的這兩項指標較高,那么相對應的農業綜合發展水平也會相對較高。
4 結論
①本文通過建立評價農業發展綜合水平的指標體系,求解AHP模型,確定影響農業發展綜合水平的優先級系數,反映當前農業生產能力的實際情況。
②通過上述計算,可知矩陣的一致性比較好,確定的權重具有較高的精確度。通過分析,本文認為影響和決定我國農業發展綜合水平的因素主要是人和技術,因此,需要在這兩個方面加強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
③受農業生產活動復雜性、多變性的影響和制約,本文選擇了影響農業發展綜合水平的主要指標,同時結合糧食主產區的具體特點,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綜合評價層次結構模型。
④受AHP方法自身局限性的影響,不應局限于該方法對農業煤礦安全生產能力進行評價,需要結合其他方法進行評價,確保評價農業發展綜合水平的合理性、準確性。
參考文獻:
[1]林鈞昌,徐澤水.模糊AHP中一種新的標度法[J].運籌與管理,2010(2):39-42.
[2]孫水玲.層次分析中判斷矩陣一致性檢驗法[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17(3):24-26.
[3]李繼乾,章志敏.層次分析中的一致性[J].云南財經大學,2011,20(4):71-73.
[4]魏翠萍,章志敏.一種改進判斷矩陣一致性的算法[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2,20(8):62-66.
[5]張玉忠,魏翠萍.一致性區間數判斷矩陣的性質及排序[J].運籌與管理,2010,11(3):113-120.
[6]李繼乾,張玉忠.層次分析法在農業決策中的應用[J].數理統計與管理,2009(5):1-3.
[7]朱建軍.層次分析法的若干問題研究與應用[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2,12(3):12-20.
[8]王蓮芬,許樹柏.層次分析法引論[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1,14(4):69-73.
[9]蘇麗琴,王淑江.基于層次分析法進行煤炭關鍵物料供應商的選擇[J].現代經濟探討,2009,18(11):32-34.
[10]楊晚生,梅勝.基于層次分析法的供應商的選擇評價[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1,26(4):75-77.
[11]李繼乾,張玉忠.層次分析法在農業決策中的應用[J].數理統計與管理,2009(5):1-3.
[12]朱建軍.層次分析法的若干問題研究與應用[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2,12(3):12-20.
[13]賈慶虎.我國農場發展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農業科學,2010,(7):4-5.
[14]徐曉敏.層次分析法的運用[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8(01).
[15]郭金玉,張忠彬,孫慶云.層次分析法的研究與應用[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8(05).
[16]Wei Cuiping,Huang Q C,Zhang Y Z.A new method to derive interval weighs from an interval comparison matorix [J].The 7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2008.
[17]Wei C P,Zhang Y Z,The maximum likelihood function method to derive the priority vector of the comparison matrix on the double scale [J].Pure Mathematics and Applications, 2010,15(4):187-195.
[18]Wei C P ,Han L L,Zhang Y Z.On the consistency of fuzzy comparison matrices[J].Pure Mathematics and Applications,2009,18:155-163.
[19]Zhang Z M,Wang C Y and Zhao Q Z.Application of Opperations research in agriculturedecision making [J].Annals of Opionerats Research,2011,(24):299-307.
作者簡介:廖奕(1968-),女,廣西桂林人,副教授,復旦大學經濟學碩士,武漢理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主要從事中小企業成長及戰略管理、貿易與金融方面的科研及教學工作;李曉星(1989-),女,河南新鄉人,廣西科技大學在讀碩士,研究方向:地區農業發展及管理,供應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