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簡要介紹了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概念、混凝土的制作、運輸、澆筑、養護等技術質量措施,對冬季混凝土工程施工具有很好的技術參考價值。
關鍵詞:混凝土 冬季施工 技術措施
1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概念
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有時需要對混凝土進行冬季施工。而所謂的混凝土冬季施工,是指在施工現場的日平均氣溫低于5℃且較為穩定,或者最低氣溫低于零下3℃并且保持穩定,這種低溫天氣持續時間超過5天。如果對混凝土進行冬季施工,需要按照冬季施工的相關要求進行操作,進而在一定程度確保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
2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技術質量控制措施
2.1 拌制冬季混凝土
通常情況下,對混凝土進行冬季施工時,硅酸鹽水泥或者普通硅酸鹽水泥是首選,在水泥標號方面不低于32.5,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少于300公斤,水灰比控制在0.6,同時加入早強劑,必要時加入防凍劑。對混凝土進行冷卻,當溫度達到5℃后,進行拆模。當混凝土與外界之間的溫差超過20℃時,為了確保施工質量,拆除模板后,需要將遮擋物覆蓋在混凝土的表面實施保溫,對混凝土在一定程度上進行緩慢冷卻。在拌制混凝土混合物的過程中,為了保持骨料的清潔,需要清除骨料中含有的冰雪、凍塊、易凍裂的物質等。如果加入的外加劑中含有鉀、鈉等離子,活性骨料在這種情況下不能使用。在拌制混凝土時,需要加入外加劑,外加劑的狀態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拌制措施。
例如,對于粉劑外加劑,通常情況下需要與混合料一起進行攪拌;對于液體外加劑,通常情況下需要加入水與混合料一起攪拌。當施工現場的溫度處于0℃左右時,可以將早強劑添加到混凝土中,同時按照使用要求及規范規定確定摻量。在拆模過程中,通過提高混凝土的設計等級,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混凝土在時間方面存在限期的要求。對于摻有外加劑的混凝土,在攪拌時間方面,其攪拌時間通常是常溫的1.5倍;溫度方面,出機溫度和入模溫度分別不低于10℃和5℃。
2.2 混凝土的運輸和澆筑
為了縮短混凝土的運輸距離,通常情況下,將攪拌場地設置在施工現場的附近。澆筑混凝土之前,為了確保施工質量,通常情況下,需要清除模板、鋼筋等表面的冰雪、雜物等。如果施工過程中使用商品混凝土,進行澆筑前,需要了解所摻防凍劑的性能,同時采取措施,進行防凍保溫。
2.3 混凝土養護
在冬季,澆筑混凝土時,需要對其進行保溫處理。在抗壓強度方面,通常情況下,不低于設計強度的40%。通過保溫材料進行干燥處理。通常情況下,剛澆筑的混凝土,不能立即在混凝土的表層覆蓋遮擋物進行保溫,通常情況下,在混凝土的表面覆蓋塑料薄膜,然后在塑料薄膜的上部覆蓋草袋等保溫材料。混凝土拆模后,需要及時用保溫材料進行覆蓋,因溫度驟降進而造成的混凝土裂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避免。
2.4 留置試件
①對于混凝土來說,如果配合比例相同,那么每拌制100盤且不超過100立方米時,取樣通常不得少于一次。②對于每工作班來說,如果配合比相同,且混凝土拌制數量不足100盤,取樣通常不得少于一次。③如果連續澆筑混凝土的量超過1000m3時,對于配合比相同的混凝土,每200m3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3 混凝土冬季施工質量通病以及預防措施
3.1 質量通病
①鋼筋銹蝕和混凝土裂縫。受氧化銹蝕的影響和制約,鋼筋的伴生體積出現膨脹,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混凝土產生裂縫。水泥缺乏相應的安定性、水灰比太大、早期強度低,以及失水過快進而產生開裂。②混凝土表面起灰。通常情況下,混凝土受水灰比,離析,粘聚性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進而容易導致混凝土產生質量通病。③結晶腐蝕。當混凝土硬化后,在其表面會出現外加劑溶液,進而在混凝土的表面蒸發,使得混凝土與飾面層之間的結合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3.2 預防措施
①對氯鹽的摻量進行嚴格控制,同時控制水泥的質量,選擇適宜的防凍劑、減水劑、早強劑、引氣劑等外加劑,減少灰比,同時采用重復振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結構的致密性。對外加劑的用量進行適當的控制,充分溶解后,對攪拌時間進行適當的延長。澆筑完畢混凝土后,在其表面及時覆蓋1~2層的薄膜塑料,防止混凝土水分出現外移。②冬季通過電弧對鋼筋進行焊接時,需要進行防風、防雪和保溫,同時選用韌性較好的焊條。焊接后的接頭嚴禁立即接觸冰雪。
參考文獻:
[1]趙保珍,王雪瑞.建筑混凝土冬季施工技術與措施[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3(10).
[2]姜海.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優化控制策略分析[J].價值工程,2011(09).
[3]姜桂平.淺析混凝土冬季施工技術質量[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09).
作者簡介:王勛章(1961-),男,陜西銅川人,1986年畢業于西安礦業學院,礦建高級工程師,現從事煤礦建井施工及煤礦通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