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責任教育不僅對大學生自身發展而且對社會的進步也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與作用。作為具有高素質的大學生,承擔著歷史任務和社會責任,不僅直接有關自己個人的發展,也是國家教育戰略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也關系到民族的未來和整個時代的發展。
關鍵詞:責任教育
目前人們對青年一代的責任意識的現狀愈來愈重視,因為大學生的責任教育被大家廣泛關注,因此成為現代大學生責任教育的重點。而針對大學生的責任教育不僅是提高教育發展的問題,對于社會的進步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首先,為了加強大學生的責任教育就需要提高大學生自身素質培養。在20世紀50年代我國首次提出“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到80年代這20年的時間里,為了響應國家的教育方針,學校幾乎把教育改革重點都放在提高學生知識的結構上,重視學生學習能力和道德教育的培養。因為大學生只有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才能夠增強自身的責任感。因此為了使大學生具備這些素質,就需要加強學生責任教育,以此來提高大學生的責任感的水平,是當代大學生自身發展和成長的重中之重。
從心理成長的角度看,大學生這個身份是社會對他們才華的認可,也是對他們的高素質高道德修養的承認,而責任感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個人的很重要的道德標準。這已逐漸演變成社會培養大學生責任的動力,而這種內在的驅動力需要由責任教育發揮其作用。但是在教育發展的過程中,也經歷過很多的誤區,越來越多地教育者都在進行教育本義的挖掘,“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人才”成為目標。我們在追求全面發展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對自由意志和責任感的培養,二者是毋庸置疑的關系。為了讓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培養好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就需要灌輸責任教育,對他們的生活進行有效的引導,這樣才能給社會和個人的發展帶來較高的發展。
其次,培養大學生的責任教育是歷史的傳承。我國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對青少年責任意識的培養和教育。尤其中國又是一個禮儀大國,儒家思想文化又深入人心,使人們把“孝”“禮儀”等作為評價一個人修養的重要內容,而“知行合一”的客觀實踐,以獎勵為主,懲罰為輔的善惡觀念,使人們形成“克己讓人”責任感,達到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局面。經過多年的發展也證明,儒家思想對教育的影響確實也是根深蒂固的。
因此,中國發展至今,我們仍然推崇和追求儒家文化。但是,現在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已經發展成為全世界教育的重點,也是文化、道德教育的核心。到了20世紀的后半期,越來越多的責任教育被國際社會所重視。在1972年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告中,明確表明教育事業該向哪個方面發展,其中包括每個人是否能夠承擔道德上的責任感等。
在1989年的國際研討主題會議上人們也開始進行討論,主要從“學習生存”發展到“學會關心”、“學會負責”等。到了20世紀的80年代召開的關于如何發展21世紀人才素質的座談會,更是把發展人才的專業水平和開發能力當作是學術的通行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8年10月在巴黎舉行的世界高等教育大會首次明確指出高素質人才必須是負責任的公民。因此,責任教育也被國際教育看成是教育的一個新概念。
再者,大學生責任教育能夠保證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的綜合國力的競爭日趨激烈,國際間的交流也日益密切,因此高等教育面臨新的機遇、發展和挑戰。一個國家綜合國力是否強大,主要就是知識和人才的競爭,而民族素質的創造力是決定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重要的指標。我們面對全球發展的新局勢,需要做好準備迎接新的挑戰,而具有較高科學文化素質和很強的思維能力的中國當代大學生,有責任為構架新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全面建設作出主人翁姿態,以過硬的素質迎接挑戰,擔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起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帶頭作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頒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文件,強調“大學生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要“使大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發展規律,認識國家的前途命運,認識自己的社會責任?!?/p>
我國高校針對當代大學生的責任教育,主要是為了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意識和其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還能夠使其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更重要的是能夠更好地帶動社會其他群體的發展,還要自身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法規的義務,勇于承擔自身應盡的社會責任,形成所有人都盡職盡責的良好社會氛圍,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以此來保護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并且能夠從社會的角度出發,使其的責任感成為人力資源發展必不可少的素質,使人力資源作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作為具有高素質的當代大學生,我們要有敢于承擔社會責任的魄力,這不僅關系到個人的發展,也是國家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之一,也關系到社會、民族未來在時代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一4卷.人民出版社,1995.
[2]趙文靜.試論責任和責任教育[J].山東教育科研,2000(10).
[3]陳君.責任教育:當前學校德育的一個重點[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1(02).
[4]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2004(9).
作者簡介:于欣(1974-),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教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