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特種設備在建筑施工行業中的重要性,主要分析了特種設備在建筑施工安全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探討了施工現場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對策,以確保建筑施工的順利實施,實現特種設備零事故發生。
關鍵詞:建筑施工 特種設備 安全管理
1 概述
特種設備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下同)、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和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特種設備一旦發生事故,將會造成嚴重的人身傷亡及重大財產損失。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是履行安全責任的主體,應更加注重和加強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筑施工企業主要使用的特種設備是建筑塔機、施工升降機、物料提升機等,應特別注意加強特種施工設備在建筑施工作業中的安全管理和安全防范,防止和減少特種設備事故而導致群死群傷的重大安全事故。本文就特種設備在建筑施工安全方面主要存在的問題及采取的對策探討。
2 特種設備在建筑施工安全中主要存在的問題
2.1 特種設備年度周期檢驗未強制落實,使用“三無”產品的特種設備。在實際工作中,部分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管理人員安全管理意識淡薄,對在用特種設備必須按時定期檢驗的認識不足,致使特種設備超期未申報檢驗,從而埋下了特種設備事故的安全隱患。如:十堰項目部未取得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特種設備檢驗檢測合格報告占該項目部整個特種設備的47%;銅陵項目部11臺(套)、西澗項目部14臺(套)的簡易物料提升機屬當地安檢站禁止用于建筑施工現場使用的設備,且以上共25臺(套)簡易物料提升機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個別外協隊伍為了節省資金,購置中小企業生產技術能力較差的特種設備,一般這種中小企業生產的特種設備無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設計能力差,而且又缺乏完整的工藝裝備、技術力量及生產條件和經驗,因此市場上產品質量差距較大,有的存在塔身、臂架、平臺等主要鋼結構件的焊縫高度不夠、局部咬肉或夾渣等產品質量問題。
2.2 特種作業人員無證操作或操作證到期而未參加主管部門的繼續教育培訓和復審。個別單位或外協隊伍,對從事特種設備操作特種作業人員持證操作管理不嚴,部分操作人員未經建設主管部門培訓考核合格,未取得《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書》,無證上崗,或已取得《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書》的但未按規定定期復審。如:車口片項目部有特種設備20臺(套),項目部只提供4名塔式起重機、2名簡易物料提升機操作人員的操作證,其余均未提供其證件。其中:2名簡易物料提升機操作人員的操作證由于到期未在有關機構進行復核,操作證已失去法定有效性等。
2.3 特種設備相關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工作未完全落實。個別單位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建設比較薄弱,基本未制定相關的管理辦法及規章制度,并對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缺乏認真的自檢自查,無特種設備的運行維護保養記錄,無專職的安全管理人員進行有效監控,尤其是對操作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安全技術交底等不重視,走過場。如:十堰項目部未對操作人員進場前的安全教育和操作規范培訓,沒有統一組織開展月特種設備檢查,沒有編制特種設備檢查表,特種設備檢查表是由外協隊伍編制了“塔吊設備月檢表”,但保養維修內容記錄不具體等。在提供的所有記錄上沒有顯示對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控制裝置及其附屬儀器儀表等進行過調試、檢驗、檢修等。
2.4 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待加強。個別單位雖然制定了特種設備的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但其內容不夠完善,缺少演練,無法提升特種設備應急處理能力。
2.5 現場警示標志較少,重點區域的功能標識不夠完善,塔機基座存在安全隱患。在現場中發現,安全警示標志較少,而且有的塔機基礎被泥漿掩埋,而有的塔機基座有積水、軌道兩側雜物擺放混亂,這些都存在安全隱患。
3 特種設備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應采取的對策
3.1 加大隱患排查整改力度,依法進行定期檢驗。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必須使用經檢驗合格的設備,特種設備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使用單位必須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得繼續使用。各單位還要加強與外協隊伍的溝通協調,形成整體合力,并對特種設備依法進行定期檢驗,以便于對特種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和不符合相應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項目進行整改和維護。
3.2 加強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持證上崗管理。為了避免特種作業操作人員無證上崗,違反特種設備及特種作業管理規定的情況的發生,要求操作人員必須是經考核培訓且持有效證件的熟練操作人員進行操作,堅決杜絕無證上崗現象。
3.3 加強安全生產基礎管理和教育培訓工作,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落實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加強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確保設備安全運行,依據相關法規、規范的要求,各單位需編制特種設備的辦法及規章制度,對特種設備的進場檢驗、安裝、調試、使用、維護、保養、拆卸、運輸等環節要明確管理制度,還需建立特種設備臺賬及相關檔案,臺賬內容應包括特種設備是生產廠家、型號規格、主要技術參數、出廠編號等,結合特種設備使用管理實際,制定相關檔案管理規定,明確管理職責,督導使用單位加強特種設備檔案管理,使技術管理人員在進行安全檢查的同時,注意將每臺設備進行編號登記,及時反饋設備運行情況。檔案應采取動態管理的方式,建立健全設備驗收記錄、檢修記錄、改造記錄、每年的的檢驗鑒定記錄等,以不斷充實特種設備檔案內容,實現檔案資料與運轉設備的真實對應,真正使特種設備檔案為設備使用、檢修提供準確依據,做到預防性管理和安全使用。
附件二:特種設備臺賬清單
高度重視安全教育培訓工作,不定期組織各外協隊伍人員、操作人員集中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學習,進一步提高外協隊伍人員、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增強其安全素質。并根據規范和相關要求,統一編制特種設備安全檢查記錄表,每月組織一次特種設備聯合檢查。在日常巡查中,須加強特種設備的檢查和維護保養,觀察特種設備儀表、儀器直接反應的數據,如壓力、流量、速度、溫度、負荷、載重量、電流、電壓、功率因數等的變化是否在規定范圍內,有沒有達到極限值或最低值。對特種設備和重要附件要做到定期檢驗維護,注意有無異響、閃爍放電、泄露、破損等,特別要重點檢查安全附件是否正常,開關的接觸及線路聯鎖的可靠程度,電氣接地接零是否良好,系統保護裝置是否靈敏,檢查發現的問題應及時告知作業隊,并跟蹤驗證處理情況。單位或外協隊伍還應在年初編制主要施工機械設備維修、保養計劃,并按照計劃進行維護保養,做好詳細記錄。
3.4 建立健全特種設備事故應急預案,增強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項目部要修訂特種設備應急預案,并不定期組織人員進行演練,為此提高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救援能力,確保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特種設備事故的危害,不斷建立健全事故預警和應急機制,保障特種設備的安全。
3.5 消除特種設備事故隱患,防止和減少事故發生。
在特種設備附近懸掛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標語,并需盡快清理掉特種設備基礎四周的物質,消除其安全隱患。
4 結語
建筑施工現場中特種設備常見問題的預防和控制是系統工程,應從特種設備的生產質量控制、人員教育培訓、管理制度、安全基礎管理、應急預案等各個環節進行控制,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預防和控制特種設備安全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辦法》,2008.3.
[2]《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工程有限公司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辦法》,2011.7.
[3]顏艷.淺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若干問題[J].價值工程,2011(22).
作者簡介:梅剛(1977-),男,湖北黃陂人,三峽大學工程管理專業畢業,學士學位,工程師,研究方向:企業機電設備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