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豆粕是世界上應用最廣的畜用蛋白飼料,去皮豆粕的營養價值要高于帶皮豆粕。在加工大豆雜質中所含物質相對單一(篩下物、豆皮等),并且所占比例較為均勻,沒有太大的波動時,根據大豆中的蛋白含量,對脫出豆皮量進行相應調整,豆粕蛋白含量的實際值與通過脫出豆皮的量所推算出的豆粕蛋白含量的理論值就會越接近。此時,我們就可以通過合理調節豆皮脫出量,就能夠根據需要,生產出較為理想的等級豆粕,即每多脫或少脫1%的豆皮,豆粕粗蛋白就會相應增長或降低0.5%。而隨著玉米等蛋白含量較低物質在雜質中的比例增大,并且不均勻時,仍通過以往的經驗,對脫出豆皮量進行調整,來調節豆粕蛋白,往往起不到預想的效果。
關鍵詞:大豆 豆粕 粗蛋白 脫皮量 雜質 玉米
豆粕是世界上應用最廣的畜用蛋白飼料,它可用于家禽作為無限制性的單一蛋白補充原料。豆粕在我國占動物用油料的90%以上,豆粕的主要用戶是養禽業和養豬業。豆粕在豬禽飼料中得到如此廣泛的應用,主要歸功于豆粕豐富的蛋白質含量(42%~49%)以及其很高的氨基酸消化率和優良的氨基酸構成,其他飼料中蛋白質中的氨基酸構成則不盡完美。在飼料中增加脫皮豆粕可使動物的消化率吸收率大大提高。豆粕的能量水平取決于蛋白含量、殘油、纖維及灰分的含量,根據美國家禽NRC報告,去皮豆粕的能量比帶皮豆粕的能量要高879Kj/kg。參照全美油脂加工者協會(NOPA)豆粕質量規格(見表1),豆粕含有的營養素(見表2)。
表1 去皮豆粕與帶皮豆粕質量規格(NOPA)
表2 去皮豆粕與帶皮豆粕營養素
從表中可見,去皮豆粕的營養價值要高于帶皮豆粕,所以在飼料加工過程中,高效、高熱量的脫皮脫脂豆粕得到廣泛應用。大豆約有8%的種皮,種皮中含蛋白質12.00%,油脂0.6%,粗纖維40%。為了生產高蛋白、低纖維的飼用豆粕,我們可以通過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脫去一定比例豆皮的方法,來提高豆粕質量。
通常來說,豆粕中蛋白含量取決于大豆中蛋白含量和脫皮的效果。也就是說,在大豆加工過程中,我們習慣于根據大豆的粗蛋白含量,來調整具體的脫豆皮量,從而使豆粕達到需要的粗蛋白含量,即每多脫1.0%的豆皮,豆粕粗蛋白可以提高0.5%。一般情況,我們可以通過上面的辦法,根據大豆蛋白含量和脫豆皮量,粗略測算出豆粕的粗蛋白含量。但有的時候,通過該方法推算出的理論豆粕蛋白值與實際豆粕蛋白值不符。
表3 1日~4日所生產的去皮豆粕加工情況
分析如下:該段時間豆粕蛋白和豆皮脫皮量相對不太穩定,在加工大豆量、大豆粗蛋白以及大豆雜質含量基本一致的情況下,班組之間的脫豆皮量差距很大,主要是因為加工大豆雜質中所含物質不同,有的班組雜質中玉米所占比例較高,雜質中90%以上為玉米,(玉米粗蛋白含量在4%左右,豆皮粗蛋白含量在12%左右,差距較大),有的班組加工大豆雜質中所含玉米則相對較少,篩下物、豆皮等雜質占比例相對較多(篩下物中,基本為碎豆皮、豆萁、豆豉和少量土雜,蛋白為10%~13%左右,與豆皮所含蛋白基本一致)。也就是說,加工大豆中每多1%的玉米,就需要在原有脫皮量基礎上再多脫3%的豆皮,同理,豆粕中每多1%的篩下物雜質,就需要在原有脫皮量基礎上再多脫1%的豆皮,否則豆粕蛋白就會達不到要求。
同時,因為玉米在大豆雜質中所占比例不均勻,時多時少,造成加工過程中,仍按以往的經驗操作,單一的通過調整豆皮加工量達到調節豆粕蛋白的目的,即每多脫1%的豆皮,豆粕粗蛋白就會增長0.5%,而未考慮到雜質中玉米的具體情況,造成通過豆皮的脫皮量推算出理論豆粕蛋白值與豆粕實際蛋白值不符。
表4 10日~13日所生產的去皮豆粕加工情況
從上表分析可以得出,該段時間加工大豆雜質中,篩下物、豆皮等雜質占比例相對較多(篩下物中,基本為碎豆皮、豆萁、豆豉和少量土雜,蛋白為10%~13%左右,與豆皮所含蛋白基本一致)。此時,所產豆粕的蛋白實際值與通過脫出豆皮量推算出的理論值基本一致,豆粕蛋白和脫皮量則相對穩定。按照以往經驗對脫皮量進行調整,即每多脫或少脫1%的豆皮,豆粕粗蛋白就會增長或降低0.5%。
結論,在加工大豆雜質中所含物質相對單一(篩下物、豆皮等),并且所占比例較為均勻,沒有太大的波動時,根據大豆中的蛋白含量,對脫出豆皮量進行相應調整,豆粕蛋白含量的實際值與通過脫出豆皮的量所推算出的豆粕蛋白含量的理論值就會越接近。此時,我們就可以通過合理調節豆皮脫出量,就能夠生產出較為理想的等級豆粕,即每多脫或少脫1%的豆皮,豆粕粗蛋白就會相應增長或降低0.5%。而隨著玉米等蛋白含量較低物質在雜質中的比例增大,并且不均勻時,仍通過以往的經驗,對脫出豆皮量進行調整,來調節豆粕蛋白,往往起不到預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徐國.如何提高豆粕質量[J].四川糧油科技,2000(1).
[2]于向輝.大豆脫皮處理的幾項優點[J].中國油脂,2002.27(1).
[3]左青.大豆脫皮[J].西部糧油科技,2002(4).
[4]王宏平.大豆脫皮工藝的研究與應用[J].中國油脂,2003.28(4).
[5]左青.大豆脫皮工藝和生產等級大豆粕探討[J].中國油脂, 2004.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