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粗蛋白是大豆分離蛋白出廠檢驗項目,根據凱氏定氮法測定大豆分離蛋白中粗蛋白含量,依據JJF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分析》計算在測定過程中的隨機效應和系統效應導致的不確定度,最終評定結果的不確定度。
關鍵詞:粗蛋白 不確定度
1 概述
①設備:Kjeltec2000全自動凱式定氮儀 CP225D型電子天平。
②環境條件:溫度21℃ 濕度55%RH。
③被測對象:大豆蛋白。
④測定項目:粗蛋白含量。
⑤方法簡述:根據GB5009.5-2010測定蛋白質含量的規定,將稱好的試樣放入消化管內并加入硫酸一同消化,使蛋白質分解,再用凱式定氮儀進行蒸餾,記錄儀器上顯示的數據即為粗蛋白含量。
2 建立數學模型
X=C(V1-V0)×0.014×6.25×100/m
式中:X——為粗蛋白含量%
C——為鹽酸標準溶液的濃度mol/l
V1——為試樣消耗鹽酸溶液的體積ml
V0——為空白消耗鹽酸溶液的體積ml
0.014——為與1.0ml鹽酸標準溶液相當于氮的質量g
6.25——為蛋白質系數
m——為樣品質量g
3 不確定度來源分析
①蛋白質含量重復性測量引起的標準不確定度,用相對不確定度Ur1表示;
②實驗環境溫度引起的相對不確定度Ur2;
③電子天平(十萬分之一)儀器型號CP225D引起的相對不確定度Ur3;
④全自動凱式定氮儀引起的相對不確定度Ur4;
⑤空白試驗消耗鹽酸溶液引起的相對不確定度Ur5;
⑥鹽酸標準溶液濃度引起的相對不確定度Ur6。
4 不確定度分量的計算
4.1 Ur1的計算
為獲得重復性的不確定度,取測試樣品進行獨立重復測試6次,測量結果見表1
表1 重復性測量的不確定度測量結果
■
S=■=3.877×10-4
Ur1=3.877×10-4/85.5501%=4.532×10-4
4.2 Ur2的計算
檢測蛋白含量時實驗室環境溫度為21度,由此,相對不確定度為:
ur2=2.1×10-4×1/■=1.212×10-4
4.3 Ur3的計算
電子天平,e=0.0001g,按矩形分布則由天平引起的不確定度為:
0.0001/■=5.774×10-5
其相對不確定度Ur3=5.774×10-5/0.1484=3.962×10-4
4.4 Ur4的計算
全自動定氮儀說明書中給出的回收率為99.5%-100.5%,即測定過程中由儀器誤差所導致的相對不確定度
Ur4=0.5%/■=2.8868×10-3
4.5 Ur5的計算
在實驗滴定過程,是由全自動凱氏定氮儀來完成測定的,空白所引起的不確定度Ur5=0.5%/■=2.8868×10-3
4.6 Ur6的計算
4.6.1 標定過程及測定方法等引起的不確定度uAr(x)
依據GB/T601-2002《化學試劑標準滴定溶液的制備》的測定方法,標定標準鹽酸溶液的濃度,標定結果見表2。
表2 鹽酸標準滴定溶液濃度的標定結果
■
注:空白消耗鹽酸的體積為0.1ml。
相對不確定度uAr(x)=uA(x)/0.1003
=5.669467×10-6/0.1003
=5.653×10-5
4.6.2 基準無水碳酸鈉的純度
基準試劑無水碳酸鈉的純度為1.0000±0.0005,視為矩形分布,
up=0.0005/■=2.8868×10-4
upr=up/p=2.8868×10-4
4.6.3 天平稱量所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umr同上述ur2的計算方法,即:
0.0001/■=5.774×10-5
其相對不確定度ur3=5.774×10-5/0.19506=3.030×10-4
4.6.4 標定體積的相對不確定度uvr
①環境溫度:實驗環境近似20℃,標準溶液的溫度補正值非常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可忽略不計。
②滴定管的校準:滴定時使用50毫升酸式滴定管,按照檢定規程,其最大允許誤差為±0.05毫升,相對允許誤差為±0.1%,按矩形分布,則滴定體積時相對標準不確定度u(50)=0.1%/■=5.774×10-4。
③滴定終點的判斷:終點時誤差±0.05毫升,兩點分布,現由終點分布判斷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z=0.05毫升,本實驗中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uzr=0.05/35.95=1.391×10-3
則:uvr=■=1.506×10-3
④其它常數,基準無水碳酸鈉摩爾質量引起的標準不確定度很小,可以忽略不計。
因此,由鹽酸標準溶液濃度引起的相對不確定度
ur6=■=1.564×10-3
5 合成不確定度為
ur=■=4.4148×10-3
樣品測得蛋白質含量為85.5501%則
uc(X)= 85.5501%×0.0044148=0.3777%
6 擴展不確定度分析
當滿足95%置信概率時,近似取包含因子K=2,則:
Uc(N)=2×uc(N)=0.755%
7 最后結果表示
用凱氏定氮法測定蛋白質(以N計),測定結果為:
85.6%±0.8%,k=2。
參考文獻:
[1]方彥.近紅外光譜法非破壞性測定玉米子粒粗淀粉含量的研究[J].作物雜志,2011(02).
[2]魏益民.聯幫德國谷物 面粉 面包 標準分析法(第六版) 十、粗蛋白含量的測定[J].麥類作物學報,1990(01).
[3]程彥偉,李培睿,李宗義,李學梅.飼料粗蛋白含量分析方法比較[J].飼料工業,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