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電力物資調配中心應用了基建管控系統、生產PMS系統、ECP、ERP等多個系統,為了提升調配中心的物資調配能力,有必要將多系統整合并加以應用。本文通過剖析調配中心的現狀,發現系統應用中的問題,分析問題成因,并最終提出了適合調配中心進行多系統整合的方案。
關鍵詞:電力 物資調配 系統整合
1 調配中心建設背景
2012年5月,北京電力物資調配中心開始建立。物資調配中心立足于北京公司物資集約化管理實際,合理構建倉儲配送體系,提高物資供應服務的效率與效益。調配中心建設過程中未開發新系統,而是集成了北京公司現有各類系統如基建管控系統、生產PMS系統、ECP、ERP、搶修GIS定位、電力應急指揮系統、倉庫可視化等。這樣不僅降低了建設成本,更使調配中心能夠以最快速度投入運行。
2 調配中心運行現狀
物資調配中心依靠現有各類系統,按照“月計劃、周協調、日調度”工作機制,在2013年上半年完成1-6月份六個批次的物資供應計劃編制工作,供應計劃共計2630條,涉及金額約12億元;按月分別組織與建設單位、與供應商的物資到貨協調會,共12個批次;按周組織業務協調會,共組織20批次;另外,組織25次重點工程、特殊需求專題協調會;接收并完成協議庫存11批次,涉及供應商60家,建設單位20余家,工程項目300余項,200余種物資,供應計劃1000條。
另外,調配中心針對重點工程進行了重點調配。主要完成了望京220千伏擴建、桃園220千伏工程、白云橋、萬明路110千伏等10項基建度夏工程、29項生技配網度夏工程,以及新增53項2013年度夏擴展性工程物資供應工作;完成西北熱電中心220千伏送出工程(溫泉)、(聶各莊、栗園)中的鋼管塔的催交及供應工作;組織新一代智能變電站未來城、海鶄落工程對重點設備中標廠商的現場實地考察、設計聯絡會等工作。
3 目前信息系統主要問題
3.1 各系統協作性能有待改善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北京公司管理工作信息化的需要,北京公司陸續開發和建設了眾多信息系統,這些信息系統都具備各自的功能,但是信息資源未共享,系統間協作性能差,從而形成了“信息孤島”。
3.2 調配中心系統支撐亟需提高 北京電力物資調配中心具備五大管控功能,即統一業務受理、合同履約協調、物資配送調度、監控預警、應急響應。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監控預警功能多為人為跟蹤,缺少信息系統的支撐與保障。調配中心工作人員不僅需監控物資供應鏈各節點,對于可能影響工程進度、晚交貨等情況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監督風險消除。依靠信息系統實現監控預警、輔助決策等功能,在調配中心目前仍未實現。
4 問題成因分析
4.1 改善系統間協作性能 北京公司為了提升管理水平,建設了大量信息系統,具備查詢基建工程進度及訂貨情況的基建管控系統,記錄了所有在網設備運行狀況信息的生產PMS系統,國網公司統一部署已成為電力公司與供應商信息交貨平臺的ECP,綜合了公司各類管理及信息的ERP系統,定位搶修車輛位置GIS定位,滿足應急情況下視頻指揮的電力應急指揮系統,查看庫區內視頻畫面的倉庫可視化,這些系統相對獨立,建設時未考慮系統協作的需求,開發語言、數據編碼規范都存在差異,很難完成信息交互。不僅如此,為了滿足數據交互建立的大量接口,反而降低了系統的工作效率,極大地提高了交互中產生不易糾察的錯誤數據的幾率。
4.2 提高調配中心系統支撐 調配中心綜合接入各信息系統,為各類系統數據查詢提供了便利。然而在進行決策時往往需要查詢多個系統,無法通過單一系統查詢進行決策。比如想知道工程現場安裝一臺設備能否按期安裝完成,則需要查詢該工程的前期手續情況、施工招標情況、查看現場土建進度,另外查詢設備訂貨時間,根據訂貨時間、合同簽訂情況、圖紙確定情況、生產周期等信息綜合計算具備交付條件日期,另外根據交通、天氣等信息推斷到場時間,最終才能得到預估的結果。各信息系統數據間相互聯系不夠緊密,不僅為查詢帶來了不便,對進行決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 如何整合信息系統
5.1 信息系統整合方案分析 一般來說,進行信息系統整合的主要方式有三種,完全重新建設、中間件整合、按需開發。在系統整合的過程中,還要注意根據調配中心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5.2 信息系統整合方案選擇 北京公司目前已經有很多正在運行的信息系統,這些系統涵蓋公司各類需求、業務,滿足公司日常管理的需求。北京電力物資調配中心選取了其中部分系統接入,并進行應用,除ECP、ERP以外,多數系統僅為查詢數據,所以調配中心的系統整合不需要推倒重來,可以選擇適當的中間件,并按需進行部分開發即可。
5.3 整合前準備工作 要想進行調配中心現行的多個信息系統,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前提準備工作。首先,要做好信息化總體規劃與管理體系保障。要了解國網公司、北京公司的信息化建設發展規劃,避免重復開發,確保各信息系統間更容易數據共享。其次,選擇統一的數據存儲方式和編碼標準。最后,要做好需求分析。在系統整合之前要做好需求分析。深入且透徹的需求分析可以使系統能夠良好運行。
5.4 如何進行系統整合 要將北京物資調配中心多個信息系統整合,要從數據層面集成、應用層面集成、輔助決策提升三方面完成。
5.4.1 數據層面集成 基建管控系統、生產PMS系統、ECP、ERP都有各自的數據庫,共享或者合并來自于多個系統的數據,通過數據共享、數據轉化、數據遷移、數據復制等方式,將各系統數據有機集合。
5.4.2 應用系統集成 ①形式上借鑒ESB。在形式上,我們可以借鑒ESB(企業服務總線)進行串聯。在物資調配中心將調配中心的各項業務流程串聯成一條數據線,而每項業務則是由不同的信息系統提供服務。通過ESB將所有業務串聯在一起,也將信息系統服務串聯在一起。②數據上依靠ERP。ERP是目前公司應用最為廣泛,數據存儲最為完整的信息系統。北京公司擁有完備ERP運維團隊,不僅可以維護現有ERP系統,更可以根據公司業務需求進行二次開發。除此以為,ERP已經與多個系統間開發了標準數據接口。眾所周知,ECP是國網公司部署的系統,是不允許與一般信息系統進行接口交互的,而ERP已經與ECP有了接口,其他系統或者開發新系統則不具備可操作性。因此,ERP可以與基建管控系統、生產PMS系統等系統建立接口,其他系統為ERP提供服務,從而滿足調配中心的各項業務需求。
5.4.3 輔助決策提升 調配中心一項重要的管控功能是監控預警。當應峰度夏即將來臨,應該儲備何種物資?數量如何?當出現突發狀況需要緊急調用物資時,從哪里調配?這些決策不應該“拍腦袋”決定,而是應該根據歷史數據等進行綜合分析得出。如果讓工作人員通過系統綜合查詢后得出結論,則會錯過黃金時間。隨著ERP BW模塊的深入開發與應用,輔助決策具備一定基礎,所以整合后系統的輔助決策能力成為備受關注的亮點。
6 信息系統整合應用
物資調配中心多系統整合后將實現物資供應鏈全過程管控、統籌規劃,真正成為統一的物資調配平臺。滿足一般物資合同履約協調、重點物資合同履約協調、監控預警、應急響應等業務流程需求,可以通過統一的系統完成各類工作。
7 建議與結論
綜上所述,北京電力物資調配中心的多系統整合與應用是可行且備受期待的。整合后的系統不僅較好的解決了“信息孤島”問題,將已經建立的基建管控系統、生產PMS系統、ECP、ERP、搶修GIS定位、電力應急指揮系統、倉庫可視化有機地結合起來,而且有效地提升調配中心監控預警能力。可以認為,系統整合與應用是有效提升調配中心物資調配能力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于寶琴等.企業物流信息系統整合與應用[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7.
[2]甄鐳.信息系統升級與整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
[3]毛新生等.SOA原理·方法·實踐[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張昊(1986-),男,河北三河人,主要研究方向:電力物資供應、物資調配、物資質量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