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城鎮和農村教學水平的差異表現在諸多方面,在農村中學英語的教學中告別聾啞英語,能夠更好地提升農村中學生的英語水平。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農村中學英語學習的現狀,然后結合聾啞英語產生的原因,提出了讓農村中學英語教學擺脫聾啞英語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 農村中學;英語教學;告別;聾啞英語
一、農村中學英語學習現狀
對于英語學習,農村學生在許多方面都無法跟城市學生相比,地域上的差異也許成為他們英語學習道路上的絆腳石,農村學生們就不得不面臨著諸多的困難。他們和城市學生使用同樣的教材,卻沒有得到同樣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條件,與他們相伴的只有錄音機和沉悶呆板的課堂教學。最后一方面,農村學生普遍比較膽小,羞于說英語。他們從小受周圍特定環境與家庭教育的影響,與城市學生相比,往往會顯得膽小拘謹、不善言談、自信心不夠,害怕說錯被老師批評。他們只是為了考試而去死記硬背英語,機械地學習,英語水平提高不快,城市孩子和鄉村孩子的差距真的很大。
二、聾啞英語產生的原因
1、某些農村中學教學條件差,師資水平不高。在農村中學英語教學中的Warming up,Listening和speaking,往往是教師一人滔滔不絕,唱獨角戲,或是下面的學生用漢語說,老師來充當翻譯,師生雙方都感覺上課很吃力。經過調查,我們發現這些出現“聾啞英語”現象的學生大多來自教學條件較差、信息閉塞的農村中學,因為沒有相應的現代化教學多媒體設備,所以學生缺乏聽說方面的訓練。又因為有的學校缺乏師資,一些教師自身的英語聽說水平就不高,也就不能給學生創造一種良好的英語交際環境。
2、教學指導思想有誤,陷入應試教育的誤區。某些農村的中學,學校領導和教師不重視文科的學習,認為只要學好了數理化科目,將來就能上大學,而且也能找到一分好工作。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很多學生輕視英語,把學習重心放在理科,出現了嚴重的偏科現象。同時,由于近兩年多省英語高考取消了聽力測試,于是有些教師就只注重傳授語法知識,忽略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而學生也不注重聽說訓練,一心一意撲在筆頭練習中。甚至有些師生雙方還覺得教學中的Warming up,Listening和speaking三個環節很浪費時間,于是干脆將其跳過,把重心放在Reading和Grammar上,以便爭取在高考中拿高分,從而陷入了應試教育的誤區。
3、語言氛圍的影響。由于我國對外開放的時間相對比較短,國內定居的外籍人士和教師比例很小。所以,絕大多數中小城鎮和廣大農村地區直接接觸此類人士和使用外語的機會更是少得可憐。由于英語語言氛圍的缺失,加之東西方語系內在的差別,非常不利于學生英語語感的養成。
4、心理因素。在英語交際中,很多學生處于一種心慌無措的狀態,無話可說或者說出的語句缺乏條理性和邏輯性。這主要是緣于學生的恐懼心理,一是擔心所說內容不符合英語語言文化習慣;二是顧慮自己的用詞、發音、語調不準確而被輕視。所以在面對一些練習口語的機會時,很多人選擇主動放棄,久而久之,就變得既聽不懂也說不出。
三、聾啞英語的相關對策與建議
1、克服農村中學生不敢說、不自信的心理障礙。如果想要改變當前農村中學生聾啞英語的現狀,首先需要邁出去的一大步就是要讓學生敢說。敢說就是讓學生鍛煉其自信心,讓學生在面對英語的疑問以及表達時敢說、有自信說,不怕說錯。面對這種現狀,作為英語教師,就有責任讓學生樹立起學習英語的信心,敢說、敢表達。鍛煉其表達溝通能力,并間接地指出其語法、句法錯誤,一點一點糾正,一點一點地提高其自信心。
2、結合課本,提升學生主體性。英語,其本質是為了交流,教師在教學時除了教會學生語法知識,更重要的還要是教給他們該如何使用好語言,如何使語言充分發揮其自身的作用。高中教材在這方面就很好地滿足了其需求。農村中學英語教師在教課時充分地發揮其自身的作用,結合相應的材料與素材組織對話、討論或者報告,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與主體性,充分地調動其學習的興趣。
3、創設英語環境。在我國的英語課堂中,充斥著大量的漢語。因而,這就為學生學習英語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沒有相應的學習英語的環境,對其自身的學習是有一定的限制作用的。因而,教師在對其進行的英文教學中,要努力為學生創造出一個較為英化的環境。比如,教師堅持用英語為其上課;鼓勵學生每天都用英語做報告、講故事、做游戲、唱英語歌等等;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堂活動,組織學生聽英語歌曲,看原聲電影、表演等,以此來激發學生對于學習英語的興趣。
4、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英語教學成敗的關鍵在教師,教師要想以高質量教學迎接新課程提出的挑戰,就需要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新課程的教學內容更強調前沿性和創新性,這就要求教師要了解、熟悉、掌握教學內容,明確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各項要求。只有永遠站在英語教學的前沿,密切追蹤英語教學發展的新動向,及時更新教學觀念,不斷給課堂教學內容注入新觀點、新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通過對農村中學英語教學中所存在的聾啞英語現象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這種狀況出現的原因有很多,既涉及到硬件環境,也設計到軟件環境。在合理的具體舉措控制下,還是能夠很好地讓農村中學生告別聾啞英語的。
參考文獻
[1] 周靖.“讓每一個學生開口說英語”.中小學
英語教學與研究,2010(3):20~21
[2] 周青山.對教師角色的新解讀[J].教育探 索,2013(6):20~23
[3] 張曉剛等.正確對待大學英語寫作[J].太原
教育學院學報,2012(1):10~11
[4] 張晨霞.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探析[J].呂梁高
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4):2~3
[5] 劉乃美等.對交際教學法的重新解讀[J].教
育理論與實踐,2013(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