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測,社會保障計劃的老齡退休福利相對成本將在未來25年中增加四分之一以上。到2038年,其占GDP的比重將從今天的4.9%上升為6.2%。被用于支持社會保障的稅收并不能自動地以比GDP更快的速度增長,因此,要么讓退休福利增長降下來,要么讓稅率升上去。
在現行美國法律下,退休者的退休金自動根據傳統消費物價指數(CPI)的增長而調整。但專家們早已知道CPI會高估生活成本的真實增長,由此產生的退休金的過度指數化應該予以糾正。
部分問題在于CPI并不反映消費者如何隨相對價格的變化而改變他們的采購籃子。奧巴馬政府最初采取了專家的建議,提出用更準確的所謂鏈式加權CPI代替傳統CPI。盡管這只能讓每年的退休福利增速下降大約0.25%,但社會保障和其他通脹指數型計劃在未來十年里可以省下2000多億美元。將鏈式CPI應用于稅級調整能夠在同一時期提高1000億美元收入。
但對穩定社會保障退休福利資金來源來說,更重要的改革是根據預期壽命的增加調整退休福利。當美國在20世紀30年代創立其社會保障計劃時,立法部門具體規定了退休福利從退休者65歲時開始支付。此后,65歲年齡段人群的預期壽命每隔十年就會增加一歲。如今,65歲人群的預期壽命比1940年時長了六年。退休歲月的增長讓社會保障計劃陷入了財務困境。
1983年,國會開始對此做出反應,將全額退休福利領取年齡從65歲提高到了67歲。當然,增加全額退休福利領取年齡的決定從來沒有獲得過政治支持。因此,在1983年全額退休福利年齡將提高的立法通過后的十年中,公眾基本上對此毫無感覺。當調查者詢問選民是否支持提高社會保障退休年齡,以改善該計劃的財務穩定性時,得到的幾乎是清一色的否定回答。
但是,沒有一位國會議員提出該立法應該做出改變,以推遲或取消提高領取全額退休福利的資格年齡。國會負責地降低了退休福利的增長,盡管改變增加資格年齡的做法能夠獲得更多的政治支持。
對于當前和未來的社會保障資金問題,一個顯而易見的解決方案是效仿1983年立法,逐漸將全額退休福利領取年齡從67歲提高到70歲,并對提早和推遲退休做出精算調整。由于67歲人群壽命預期為18年,這相當于將平均終身退休福利減少六分之一。
要更好地避免未來擺弄政治姿態的做法是現在就實施立法,自動提高全額退休福利的資格年齡,讓平均退休期長度穩定在15年左右。
一些專家在原則上反對提高全額退休福利資格年齡,因為一些低收入群體的壽命預期增長達不到十年一歲。對于這一問題,一個簡單的解決辦法是將全額退休福利領取年齡和個人的平均終身收入掛鉤。
根本的改革應該是:把現收現付制度變為與基于投資的個人退休賬戶當前利益相結合的混合制度。這些基于投資的年份,將作為對因全額退休福利資格年齡的提高所導致的現收現付福利縮水的自然補充。
(本文由Project Syndicate獨家授權)
馬丁·費爾德斯坦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曾任里根政府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以及權威智庫國家經濟研究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