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豪
全國“兩會”期間,國務院副總理汪洋面對某地代表提出的申報自由貿易試驗區問題,直言“現在想要批這個自貿區,一時半會兒還是做不到的”。汪洋表示,大家都覺得“這是個政策,我得拿”,但這個政策到底是什么,還沒有真正劃分清楚,應該從實際出發,看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然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改革試點。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在推進現有試點基礎上,選擇若干具備條件地方發展自由貿易園(港)區”,點燃了全國各地對自貿區的熱情,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又給自貿區申報熱添了一把火。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邢厚媛3月21日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改革開放到現在這個階段的確需要注入新的活力,但要理解自貿區是制度紅利,不是政策紅利。中央要加強頂層設計,有一個統一的戰略部署。
自貿區不是跑馬圈地
“全國很多地方踴躍地要建自貿區是一件好事,說明各地對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積極性很高。”邢厚媛說,“但是自貿區的內涵是貿易和投資便利化,而不是有更多的優惠政策。”
邢厚媛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到更多的是制度紅利,而不是政策紅利。這一輪改革不是提供稅收等方面的優惠,而是在市場準入、審批、管理方面,給予入駐企業更多便利,讓企業有更多自由,所以叫自由貿易區。但有些地方不是這樣理解的,而是覺得自貿區是新一輪圈地,圈地以后還有優惠政策,然后用政策紅利推動地方發展,這種認識有誤區。
“如果認為自貿區是‘跑馬圈地要優惠特殊政策、招商引資拉動國民生產總值,那現在你還是不要搞,這點中央態度很明確,如果只是在比拼你的政策比我特殊,我的政策比你特殊,這樣也沒有意義。” 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政府參事室主任王新奎在全國“兩會”期間表示,自貿區建設應避免形成過度競爭、功能重復、政策分割的局面。
當前的經濟全球化雖然在發展,但多邊貿易體制遇到很多障礙和困難,特別是在由美國推動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PP)談判中,中國有被邊緣化的危險。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在利用外資方面的政策競爭在加劇,一些國家的成本要素優勢逐漸顯現,而中國的優勢在下降,資本向外轉移已經出現苗頭。從國內看,絕對優勢在下降的同時,政府的管理效率在停滯,原來的模式不可持續。基于這樣的國際、國內環境,自貿區成為改革的發力點。
“自貿區不會在全國范圍內鋪開,而是從區位作用明顯、差異化鮮明的地區中選擇。如果全國申報地都獲批了,那還是‘試驗區嗎?”邢厚媛說。
擴大試點范圍有必要
“改革開放這么復雜,多一些‘實驗室有什么不可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隆國強說,不同地區有不同優勢,每個地區在國家發展戰略中肩負的使命不同,就需要在不同地區,設計不同的特殊園區來進行試驗,“圍繞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可以做很多試驗,千萬不要錯誤地認為,所有試驗都要在上海自貿區先行先試,它也不可能承擔這樣的任務。”
邢厚媛也表示,多地踴躍申請自貿區,也有各自的客觀原因。我國幅員遼闊,地域經濟發展差異很大,的確有必要結合各地不同的特點,來利用自貿區這樣的平臺,推動新一輪的改革開放和發展。在上海自貿區設立后,全國都去上海考察學習。但上海自貿區這28.78平方公里的面積,不能代表所有產業,僅有一個上海自貿區是不夠的,一定需要更多的自貿區。“比如農業、礦業,也沒法在上海自貿區探索經驗。”
目前,世界上約有1200個國內自由貿易區,已成為其所在的國家和地區發展自由貿易、推行貿易政策的重要工具。美國是世界上設立自由貿易區最多的國家,約260個。上海自貿區旨在“形成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基本制度框架”,目的是保證中國未來不落后于世界大格局的發展變化。
需要頂層設計整體規劃
“面對蜂擁而起的自貿區熱,我個人認為,在不打擊地方熱情的前提下,中央應該有一個統一的戰略部署,就是要把設立自貿區的大政方針、原則、布局說清楚。比如,在全國到底要建多少個自貿區,每個自貿區的功能是什么。”邢厚媛告訴記者,無論是從行政條例還是從國家法律層面,都應該在充分研究戰略部署的基礎上,國務院需要賦予每一個自貿區權限。這個權限怎么確定?如何處理各自貿區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自貿區建設需要一個大的整體方案,明確說布局是什么,區內法律如何運作,包括特殊情況和統一適用標準都要設立進去。
隆國強指出,在全國設立自貿區不能“一刀切”,園區之間應避免照搬全抄,各地可提煉不同優勢,并根據各自不同的發展階段,并聯系在國家發展中的地位、角度,細化與設計相關政策,“目前非常重要的事,就是從全局高度為不同的地方,設計不同的試驗區。” 由于各地的優勢和定位不同,在改革開放中面臨的角色也是需要統籌規劃的,地方政府申報自貿區的規劃應和中央的統籌規劃對接。
復旦大學教授孫立堅表示,未來批復的自貿區有可能不再是“試驗”的概念,而是模仿新加坡或香港等成功的模式,且未來批復的自貿區或存在一定的“稅收洼地”,像發達國家一樣給予一定的減稅政策。“用開放的態度接受發達國家所建立起來的管理方式,能夠真正讓各個地方的企業充分發揮其戰斗力,發揮它們擅長的創造財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