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彥 張利娟


隨著江蘇沿海地區發展、長三角一體化、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建設等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連云港這座黃海之濱的美麗港城正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活力。特別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框架搭建后,作為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的連云港市又開啟了經濟發展的歷史機遇。
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期間,本刊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連云港港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白力群。連云港已經把2014年定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年”,正全力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東方橋頭堡,恰逢其時的連云港港在港口做大做強的過程中,在港口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在探索有自身特色的發展之路上任重道遠。
港口如何做大做強
如何做大做強,這是中國港口普遍面臨的挑戰與思考。
從2011年開始,中國港口總吞吐量突破100億噸,2012年、2013年每年還有兩位數的提升,然而從整個港口的投資回報率、勞動效率等相關指標來說與中國港口的規模還不相適應。怎么使中國從港口大國上升為港口強國、從規模轉向效率和效益是擺在所有中國港口包括連云港港面前的一個大問題。
白力群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量的遞增與效益的提升不同步,要解決這個大的障礙,只有一條路,就是改革,要通過改革來破解發展中的一些問題,最終實現量和效益的同步匹配。”
據了解,連云港1933年建港,同全國港口相比,連云港港規模并不大,歷史也不長。但其有獨特的優點,其重要的戰略地位決定了其不可限量的前景。連云港西依大陸橋,是廣大中西部地區、中西亞國家的重要出海口,東與日韓一衣帶水,是東北亞國家加強與中西亞和歐洲合作的重要戰略支點,在當前世界兩個重要敏感經濟帶中處于關鍵位置。
“抓住戰略機遇有三個方面條件。一是自然條件,地理位置決定連云港港腹地廣闊。二是港口硬件,航道、碼頭、泊位、職工隊伍等。三是能不能把外部優勢發揮出來,這就需要我們員工的理念和本領,需要調動全港職工積極性,通過機制體制改革,把80年老企業的弊端消除掉。”
談到如何抓住戰略機遇進行改革,白力群很務實,“改革從小的方面來說,要把全國港口優勢吸收進來;大的方面來說,要把世界上在工業經濟、港口經濟中所取得的文明成果和優點吸納進來”,說到改革的進展,白力群表示,連云港港已經在去年做了多方面改革試點,如聯合科研機構做了改革進程設計等。
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
“絲綢之路經濟帶對連云港港來說,具有新的時代意義,也能實現歷史傳承。”談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白力群撫今追昔,“從上世紀80年代算,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連云港港面臨三個機遇。一是1984年沿海城市開放,二是江蘇沿海開發戰略,這兩個機遇我們都趕上了,但把握得都不太好,沒有發揮應有的發展速度。三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連云港港對于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充滿了信心,因為我們有15年的積累。”
據介紹,目前,連云港已開行了至中西部地區以及中亞國家的10余條鐵路班列,開通了日韓、東南亞、歐美等60條近遠洋航線,每年港口貨物吞吐量的60%來自中西部地區,承擔的大陸橋過境集裝箱運輸量超過60%,預計今年港口吞吐量將不少于2.1億噸,進一步夯實東橋頭堡戰略地位。
去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出訪哈薩克斯坦期間,與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共同見證了連云港與哈薩克斯坦國有鐵路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建設通過中國連云港的過境貨物運輸通道及貨物中轉分撥基地項目。納扎爾巴耶夫在現場多次向習近平表示,他和哈薩克斯坦人民十分感激并極其看重中國把連云港作為他們的出海口。去年11月29日,李克強總理在塔什干出席上合組織成員國總理第十二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中國愿在新亞歐大陸橋東端的連云港,為成員國提供物流、倉儲服務。”白力群表示,他們目前正認真貫徹落實“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宏偉戰略,全面完善港口口岸各項功能,力爭把連云港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歐亞大陸橋東方橋頭堡和高效便捷的上合組織成員國共同的出海口。
中國報道:2013年,連云港港迎來開港80周年,您也正式擔任連云港港口集團董事長、總裁,并成為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您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這次上會您都有哪些方面的建議與提案?
白力群:在今年的全國人大會上,我的關注點主要是圍繞港口方面發展和行業發展,連云港市是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這“一路一帶”的交匯點,如何貫徹推進這個宏大的戰略構想,連云港擔當了重大的歷史責任。所以,在這次會議期間我提出了如何推進“一路一帶”建設,把連云港港口建得更好,承擔起歷史使命的建議。
中國報道:港口業與航運業密不可分,當前國際航運市場持續低迷也影響到了港口業的發展。您怎么判斷目前及未來一段時間航運市場的走勢?您認為港口以及航運企業應如何應對?
白力群:港航是一家。相對來講,航運業更靈活,國際化程度更高;港口運輸業受區域發展制約。航運業無論是地位、影響、開放度方面比港口運輸業好。當前國際航運市場還是處于困難之中,兩三年內很難有很大改變,一方面是世界經濟乏力,另一方面是內部惡性競爭循環。但同時我們也面臨機遇:一是倒逼行業思考怎么擺脫困境,提升運營質量,改變經營思路,進行差異化經營;二是落后企業淘汰,市場可以騰出很多空間,被剩下的優秀企業占領,能不能做好完全取決于改革的思路、理念、意識。我真誠希望中國能夠盡快從航運大國走向航運強國,關鍵在于敢不敢改、會不會改、能不能改。
中國報道:我們注意到,連云港港近幾年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都有大手筆,這主要出于何種考慮?
白力群:連云港港是個中型港口,背依的腹地不太發達,不適合進行大規模投資,但隨著中西部地區開發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硬件方面滿足不了也絕對不行,為了在硬件方面不會出現瓶頸,我們還是進行超前投資,連續三年每年30多億,投資總量達370億元。連云港港主港區陸域較為狹窄,并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建港空間不大。為此,我們跳出原有的主體港區,按照“一體延伸、兩翼拓展”的總體思路,建設港口群、發展組合港。目前整個港口一體兩翼格局已經形成。但同時,我們也很慎重,這種適度超前一定要把握好,否則將背負很多經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