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素蘭
勝日尋芳
湯素蘭
湯素蘭

作家名片:湯素蘭,國家一級作家,出版圖書四十余部,曾獲得宋慶齡兒童文學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等,代表作有《笨狼的故事》《小巫婆真美麗》《小朵朵朵和大魔法師》等。


近日出差無錫,連著兩周在校園講座,費的是嘴力,用著卻是腦力和心力。每日講座結束,雖然還有大把時間,腦子并不想多動。中間的星期六和星期天,也懶得飛回湖南。只在賓館呆著,畢竟無聊。東道主熱情,星期六帶我拜謁靈山大佛,星期天又邀我到太湖邊的雪浪山喝茶。
雪浪山在無錫的東南面,緊挨著長廣溪濕地公園,是無錫濱湖風景區的一部分,因南宋狀元蔣重珍而聞名。正是花紅柳綠的季節,我們在開車來的路上,已經見到湖濱景區車水馬龍,人流如織。山上倒是難得清靜,游人不多。時間尚早,九點剛過,太陽正好照在院子里,明亮的陽光下,一樹紫玉蘭顯得愈加嬌艷。院子里還有兩棵高大的銀杏樹,其中一棵樹上有兩個體積頗大的喜鵲窩,喜鵲喳喳喳地叫個不停。
我獨自走出狀元閣,沿著茶園的小徑信步而行。滿山青翠的茶樹被打理得很整齊,高矮差不多剛過膝。嫩茶葉已經被采過了。再過幾日就是清明,明前茶是上好的茶,茶農當然不會誤了時間。
頭頂藍天如洗,陽光從天空中傾瀉而下,溫暖明亮。遠處的城市雖然蒙著一層微微的灰霾,但近處山下的河溪、濕地、池塘和樹林都綠意盎然。山林里一層深綠襯著一層淺綠。山上的花也開得很有層次。稍高一些的是玉蘭樹,紫紅和粉白的玉蘭,或者綻放,或者含苞,花朵有如美人秀麗的手姿。粉紅的杏花雖小,但滿樹盛開,遠看如一團云霞。植在山路兩旁的連翹,枝條上開著一串串小黃花,叢叢枝條攀緣連接,在山路旁組成一道金黃的籬墻,很是好看。
走出茶園,是一條正在建設中的盤山車道,暫時只有一段硬化成了水泥路,另一段還是沙石毛坯路,路面上撒了許多細碎的鵝卵石。看到一顆顆石子,我突然想起了小時候玩過的拋石子游戲。我在滿地鵝卵石中挑出七八顆較小的白色石子,拋玩起來。小時候玩石子的方法頗多,有抓,有掃,有拋。拋一粒,撿一粒,再翻過掌來把拋上去的那粒石子接住。拋一粒,撿兩粒,再翻過掌來把拋上去的那粒石子接住。拋一粒,撿三粒,再翻過掌來把拋上去的那粒石子接住……我一邊玩,一邊回憶,慢慢地,似乎把規則想起來了。
如果有人看到一個年紀這么大的女人,獨自蹲在地上,像個孩子一樣一心一意拋石子玩,會怎么想呢?我不禁啞然失笑。
有人走過來了,我趕緊抓起石子,繼續漫步。我一邊走,一邊拋接著手中的石子,腦子里想起了童年時一起拋石子的伙伴。她們現在在哪里呢?立平沒來得及長大,在讀初中時就因骨癌去世了。志蓮也不在了,聽說她有一年因為和鄰居吵架,一氣之下喝了農藥。躍飛遠嫁了,我后來沒有見到過她。
在一邊走一邊拋接的時候,手中的石子陸續掉落了。我沒有彎腰去撿。它們就像歲月,注定是要逝去的,就讓它們留在路上吧。
手里只剩下一粒石子了,我下意識地緊緊抓著它。
迎面跑來一群中學生,他們你追我趕,說看誰先跑過狀元橋。我這才發現我已經轉悠到了狀元路上。狀元路是一條登山步道,步道的旁邊用青石刻了許多名人名言,比如“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努力一分才”,都是勸人努力進取的。我想這些奔跑的孩子,大概是今年要參加高考的學生,他們沿著狀元路跑上山來,是給自己祈福,希望有一個大好前程。
我側身站著,讓出道來讓這些孩子跑過去。我看著他們的背影,撫摸手中的石子,心想:多年以后的某一天,他們中的某一個人或許也會像我現在這樣獨自漫步,突然就想起了從前,想起了今天和自己一起在這山上奔馳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