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張玉強
珍惜眼前,歲月無情
本刊記者:張玉強
名師簡介

于永昌,畢業于內蒙古師范大學數學系,沈陽市民辦教育管理辦公室主任,遼寧省高中課改專家組成員,遼寧省特級教師,沈陽市教育專家,遼寧廣播電視臺青少頻道特約評論員,遼海講壇教育講座主講人,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高級教練,沈陽市數學學會常務理事,沈陽師范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遼寧師范大學客座教授。先后有幾十篇論文分別發表在省級、國家級的刊物上。
于永昌教授從教25年以來筆耕不輟,始終遵循著“實驗——經驗——理論——實踐”的教書育人原則,在學生思維訓練、教師基本功、校本教研探索、科學教學方法等四個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究。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遼寧大學出版社、遼寧教育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等二十余家國內出版社先后聘請他為編審,主編、策劃和出版了《幼兒奧林匹克》《初中各科知識考點及綜合能力測試》《“九·五”教科研文集》《學習的策略》《有效教學論》《教育生態》《云卷云舒》等六十余部(套)圖書,受到國內外教育同仁的矚目。受沈陽市教育局委托承擔援助西部的教研任務,進行教育軟科學成果輸出,先后到新疆、青海等省(區)舉辦義務講座,培訓教研人員千余人。應邀到京津滬蓉寧漢穗等地教育學術部門、大學作教育學術報告和講座,贏得普遍信賴。連續數年接受遼寧日報、沈陽日報、遼沈晚報、沈陽晚報、華商晨報、時代商報、遼寧電視臺、沈陽電視臺、騰訊網、東北新聞網等教育專訪。接受中華工商時報專訪《沈陽民辦教育走進春天里喜迎黃金期》(2012年03月22日)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并有多家網站轉載。
于永昌先后任沈陽市鐵西區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員、沈陽市第九十五中學副校長、沈陽清樂圍棋學校校長、沈陽市鐵西區教育局常務副局長、沈陽市第四中學校長、沈陽市教育研究室主任兼黨委書記、沈陽市人民政府正處級督學。2010年4月就任沈陽市教育局民辦教育管理辦公室主任至今。
“從走過的路看,從現實情況看,從中外教育比較上看,我們在教育問題上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還有很多!”日前,沈陽市教育局民辦教育管理辦公室主任于永昌接受記者采訪時語重心長,開門見山。
記者面前的于永昌主任十分干練。儒雅的師長氣質,獨到的教育觀點,豪爽的率真性格,睿智的辨證思維,鮮明的語言特色,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采訪中,句句體現了他對教育事業的鐘愛。他對記者說,我們的教育存在著過于功利化的傾向,只注重分數,不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這就很難培養出大師級的人物。這雖然有體制上的諸多問題,但個別學校尤其家長在認識上存在誤區也是主要原因。我認為,當務之急要解決好以下問題。
首先要培養中學生的讀書習慣。閱讀是人的一生永遠要求,人生很豐富,要有很多選擇,但首先要選擇閱讀。反過來,閱讀會使人生更加豐富。閱讀豐富人生,開發智力,能擴大人腦的內存。年齡越小,知識越多未必是好事。人腦猶如電腦,如果內存不擴大,知識填充的越多,內存就會減少,內存少了速度就會下降。家長望子成龍,學這學那,把孩子的內存填滿了,空間就不夠了。空間就是學習能力的培養,低年級要注重能力的培養,不要把知識填充太多。
其次,要養成動手動腦能力。課余時間利用玩具、積木、拼圖等培養空間動手動腦能力。動手動腦能力強的學生,今后走向社會會很優秀,成功的幾率很大。家長千萬不能急功近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功到自然成。要讓學生快樂放松的學習,要培養興趣,不能學的太辛苦,過多地學習知識使得學生產生厭煩情緒,適得其反。要讓學生感受一種價值觀,學習是終身的。學習能力的喪失是死亡的開始,人要不學習就沒有重心,不學習就會走向邊緣化,最后變成泡沫,大浪淘沙,最后被淘汰。
最后還要有批判性的思維。鳥和蟲分對誰而說,對待孩子不要過早下定義,世界上沒有絕對真理。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人生成長很少有不犯一點錯誤的,要允許犯錯,少用如果,要給孩子機會,樹立方向感。閱讀可以使人達到高度,高處的風景很燦爛,人生便是如此。人和事,好與壞,仁義與丑惡等都是錢幣的兩面,世界上沒有一面的錢幣,要發現孩子的長處,揚其所長、一點突破、取長補短。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是持續不斷的進取過程,不是百米沖刺就結束了,人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說法是錯誤的。
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什么?很多人一時難以回答。于永昌的回答很簡單很干脆:教育其實就是那點事!具體說,教育就是生活、生存、生命。
于永昌深有感觸地對記者說,現在網絡游戲比比皆是,各種暴力殺人游戲,砍頭,報復,兇殺血淋淋畫面很逼真,這個問題應該引起有關方面重視。人要珍惜生命,連生命都不珍惜的人能成人嗎?當下,各類學生犯罪,投毒犯罪時有發生,應該引起高度警覺。
今天的教育方式是明天的生存方式,在這方面我們有很多不足。在日本,殘疾人學生和正常孩子在一起上課,互相關愛,換位思考,互相激勵,互相幫助,互相感動,不僅沒有歧視,而且鍛煉了生存能力,正常人學會了要幫助弱者,殘疾人學會了要自強自立,這就為今后的生存打下了很好的基礎。與生存比起來,成績是多大的事呀?!
我們的教育要關注生活。教育的目的是實現高品質、有品位的生活,食品安全問題,各種暴力事件等都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教育問題。實現中國夢,實現教育強國夢,要從孩子抓起,要從教育做起。于永昌最想對中學生說的一句話就是:珍惜眼前,歲月無情。因為明天是由無數個今天鋪就。人生數十年,匆匆,太匆匆,廣大中學生要珍惜眼前大好時光,努力學習,將來成為有益于社會的人。
編輯/黃書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