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堅
國企改革新起點
文/曹堅
央企被譽為“共和國長子”,按照我國政府的國有資產管理權限劃分,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和地方企業。央企基本上都是在事關國計民生或者國家命脈的關鍵重要領域占據行業龍頭地位,起著引領國家經濟前行方向,推動國家產業升級,維系保障國家經濟、國防、產業安全的根本作用。央企高管的薪酬始終是個爭議話題。一方面,某些央企老總年薪高得驚人;另一方面,央企高管除了有明面上的高薪之外,還享有可觀的隱性職業消費。從產權的角度說,央企的資產系全民所有,按理其紅利也應歸全民享有,央企高管究竟應該拿多少薪酬才算合理,應該是根據其業績經營情況,由人民或者代表人民意志的機構說了算,而不是由高管自說自話地給自己發高薪。
此次,中央深改小組會議以改革央企高管薪酬為切入點,可謂抓住了國企改革的關鍵要害,在筆者看來有以下四點意義:
央企薪酬改革是建立高效健康國企治理體系的基礎。企業員工的勞動報酬制度是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先進的勞動報酬制度有利于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凝聚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企業的長久健康發展提供充沛的人力資源。高管是企業的核心層,其作用和價值與企業一般員工不同,享有比一般員工高一些的待遇是合理也是應當的。但是高管的薪酬并非比一般員工越高越好,既要考慮企業的成本負擔,也要考慮到基層一線員工的心理感受,收入差距懸殊無疑會挫傷員工的積極性,也在事實上制造收入分配的不公。合理拉開差距也是國外先進企業制度的通常做法,值得借鑒。
央企薪酬改革是建立公正廉潔國企治理體系的關鍵。推動央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關鍵是要做到薪酬待遇透明化,高管人員拿怎樣的待遇必須放在明面,徹底鏟除所謂職務消費的“暗箱”。此次中央改革決策一旦落到實處,將徹底打碎職務消費黑箱、控制國有資產流失、阻遏不當利益輸送。不難看出,在規范公務人員收入分配的同時,對國企管理人員的收入分配予以合理規范已經納入改革的進程,而這必將有效約束國企高管的權力,壓縮腐敗空間。
央企薪酬改革是推動國企整體性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先易后難,曾是改革開放進程的一個優化選擇標準。然而,時至今日,留待改革的都是硬骨頭,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國企改革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逐漸深入,選擇改革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薪酬待遇,是啃一個硬骨頭,對于下一步的國企改革會產生示范效應。約束好國企領導們的權力,在推進其他國企改革項目時才更有說服力,以局部帶動全局,進而形成整體性推進格局,國企改革將會在有效破解一個個難題的過程中得以升華。
央企薪酬改革是重塑國企社會性、公共性價值的重要環節。央企高管既作為企業管理人員享有不菲的年薪待遇,又享有相當級別的領導干部待遇,以至國有企業帶有 “亦官亦商,官商不分”的特權色彩。通過推進央企高管薪酬改革,進而在所有國有企業中建立公平公正的薪酬待遇體系,突出強調企業的社會性和公共性,還原高管職位的公共性,對樹立國企服務社會、為民謀利的積極健康形象,提升國企產業競爭力必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無規矩不成方圓,徒法不足以自行。央企薪酬改革要取得實效,落到實處,預防反彈,還須有賴于嚴格完善的法律規章制度,有賴于現代企業治理制度的形成,有賴于強大的監督制約體系。相信此次薪酬改革措施僅僅是國企改革治理進程的一個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