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柳
“韋小寶”手機魔法
文/楊柳
某著名的電子商務公司售出的標貼齊全、塑封完好的嶄新蘋果iPhone5手機,被客戶投訴是調包的山寨機。警方接到該公司報案后,立即實施內部監控、外圍跟蹤的偵查措施。然而,在監控探頭和偵查員的眼皮底下,竟然又有五部蘋果iPhone5手機,被調包成廉價的山寨機。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2013年的10月9日中午,某著名電子商務公司的客戶經理錢先生神情焦慮地來到上海市奉賢公安分局奉浦派出所報案,稱該公司2013年9月中旬以來,接到顧客投訴,說是他們通過網購的三部蘋果iPhone5手機均是假貨。公司高層得知這一情況后,迅速作出將這三部手機召回的決定。經鑒定,召回的手機確是高仿真的山寨機。
公司高層認為,在網購的眾多流通環節中,必定是其中有一環節出現了問題。
案情引起了所長陸仁忠的高度重視,他聽取了偵查員的匯報后,憑著多年的刑事偵查工作經驗,敏銳地意識到,此案顯然不是一起傳統的刑事案件,而是伴隨著如今電子商務風起云涌所產生的新型案件。在網購早已是廣大市民購物消費的主要渠道的背景下,快偵快破此類案件,不僅是為電商企業恢復名譽,同時也是保護廣大市民的消費權益。
報案人錢先生說,他們的公司是一家在全國具有非常高知名度的電商企業,公司內部在管理上非常嚴格。每件貨物從客戶在互聯網上下單到送達客戶手中,要經過公司總倉-分貨-包裝-配送-分撥中心-快遞員-客戶簽收這七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有不同的員工負責處理貨物。現在出現這樣的情況,簡直是不可思議的。
偵查員接過錢先生遞上的山寨機一看,外包裝的塑封完好無損,塑封上面包括電商企業的防偽標簽,蘋果公司的防偽標簽樣樣齊全。如果不是客戶打開外包裝,開機使用,根本就看不出是山寨機。
這時,錢先生又向偵查員提供了一個令他憂心忡忡的情況。他說,與涉案的三部手機同一批次下訂單的還有另外兩部iPhone5手機。雖然他們這兩部手機的外包裝都完好無缺,看不出有什么異樣。但里面的手機會不會也已經被人調包了呢?
防偽標貼齊全,塑封完整,嫌疑人竟然可以把正品手機換成山寨貨。偵查員反復查看了那三部山寨機后,分析認為,這次他們遇到的犯罪嫌疑人絕對是個“行家里手”。嫌疑人要調包這三部手機,從打開包裝、更換手機、最后再將包裝和標貼還原如初,不僅要熟悉包裝知識,還需要足夠的時間。那么誰能夠同時滿足這些條件呢?
經查,這三部手機是2013年9月26日,由坐落在浦東新區百腦匯商城里的一名姓韋的商家訂購的。但這三部手機卻并沒有送達到韋先生手中,而是被他拒收后,最終又退回到了公司的物流倉庫。那天快遞員送貨到韋先生那里時,他十分抱歉地告訴快遞員:“身邊的錢都去用于進貨了,今天就不要了,你們先拿回去吧,明天再送過來。”于是,快遞員按照公司的規定,回到公司后,及時將那三部手機退回給了物流倉庫。
錢先生告訴偵查員,客戶拒收和返倉后的二次銷售,都是電商公司經常遇到的情況。他們內部也對此進行過調查,并沒有發現什么異常情況。在這個環節中,接觸到那三部手機的就只有快遞員和客戶韋先生他們兩個人。
韋先生訂貨后,由于沒有支付貨款而拒收了手機,根本就沒有接觸過手機,也就不可能進行調包。所以客戶這塊兒,應該沒什么問題。
客戶簽收這個環節上排除了韋先生的作案嫌疑后,偵查員便將目光投向了快遞員身上。9月26日投送這三部手機的快遞員叫張力為,是浦東新區本地人,負責浦東地區陸家嘴以及百腦匯商城一帶快遞投送業務已經三年多了。從未發生過此類情況,也沒有接到過客戶對其服務的投訴。在那天的整個投送過程中,張力為從分撥中心的物流倉庫領出手機后,一路上獨自負責手機的保管,雖然有足夠的作案時間和空間,但偵查員覺得,已經50多歲的張力為,文化程度不高,顯然不具備還原蘋果手機的內外包裝的水平與能力。
偵查員了解到,電商公司物流倉庫的商品在進入分撥中心前,公司首先要在設在奉賢的總部物流倉庫對商品進行分類、包裝以及配送。而作為商品流轉樞紐的物流倉庫,安裝著上百個監控探頭,這些工作環節都在監控探頭的覆蓋范圍之內。難道犯罪嫌疑人竟然就在監控的眼皮底下完成了調包嗎?
經過進一步對物流倉庫的實地走訪,偵查員發現這家公司對物流倉庫的管理非常嚴格,任何員工都不允許帶手機或者私人物品出入倉庫,并且還在倉庫的門口安設了安檢門。
偵查員反復查看了案發前后時間段內的監控錄像后,沒有發現任何有價值的線索,最終排除了嫌疑人在物流倉庫內實施調包的可能。
案子排查到這個地步,偵查員感到上述的一系列環節都不存在問題的話,那么只有在手機流通的最后一個環節,也就是物流倉庫將手機發到分撥中心后,從分撥中心到客戶這一端這個環節上出了問題。而負責連接分撥中心與客戶之間的“橋梁”正是快遞員張力為。盡管先前在排摸過程中,因懷疑其不具備還原蘋果iPhone5手機的內外包裝的水平與能力,而暫且將他“擱置”在了一旁。可是,不管案情怎樣繞來繞去,張力為卻始終是個在偵查員眼前繞不過去的人。尤為重要的是,他還有條件能夠拿到電商公司的各類商品外包裝和封箱帶。
就在偵查員集中精力對張力為的行蹤展開調查的時候,那家電商公司的報案人錢先生再次找到偵查員,說是10月8日上午,一個網名叫“韋小寶”的人一次從網上定購了五部蘋果iPhone5手機,送貨地址又是浦東新區百腦匯商城,竟然和上次網購后被退回的地址是一模一樣。
“韋小寶”是誰?這兩次網購是不是同一個人?
“來得正好。”偵查員心中一喜,立馬覺得如果真的是嫌疑人再次要實施調包,那恰恰也就給了警方一個突破案情的良機。于是,他們迅速趕到電商公司的物流倉庫,要求公司配合警方偵查,在還沒有摸清嫌疑人的情況下,暫緩發貨。但是,還是晚了一步。在報案當天的下午,物流倉庫已經把五部手機送到了浦東的分撥中心,并把發貨信息回復給了“韋小寶”。而且送貨的快遞員很可能就是一直負責該區域的張力為。
偵查員們的神經立即緊張起來,他們擔心,一旦嫌疑人作案成功,沒有取到第一手證據的話,勢必給破案帶來極大難度。而此時,想要阻止電商公司的發貨,已經不可能了,網購都是鼠標一點,即刻成交的。對這家頗具知名度的電商公司來說,他們不能不顧自己的商業信譽,面對客戶要貨,而故意說我這里沒貨來拒絕客戶。
時間緊迫。已經容不得偵查員做過多的準備。他們當機立斷,迅速趕到浦東的分撥中心,在那等待發貨的五部手機的外包裝盒上做下了隱蔽的標記。一旦有人拆封,就能第一時間發現。與此同時,偵查員要求電商公司馬上通知浦東的分撥中心,不允許任何無關人員接觸分撥中心存放手機的貨架。并迅即指派一名管理人員悄悄地觀察分撥中心內部的發貨流程,隨時在第一時間把現場情況反饋給警方。
此時,另一路偵查員也已經趕到浦東分撥中心,埋伏在周圍,察看著快遞員進出的情況,看看這個快遞員拿到手機以后,是如何分送給那個“韋小寶”的。這其中,快遞員張力為的一舉一動,則是偵查員重點關注的目標。
在偵查員的嚴密監控下,10月8日中午,五部做好隱蔽標記的手機送進了浦東分撥中心。但令偵查員頗感意外的是,負責分送這五部手機的快遞員卻并不是張力為。他這天請假調班了。因此,原本應該由他送的手機,換成另外一個年輕的快遞員送了。
難道是張力為覺察到了警方對他的追蹤?案情的不斷變化,讓偵查員有點犯暈。他們只得改變偵查方向,由對人的追蹤,轉向對那五部手機的追蹤。生怕一不留神,就被犯罪嫌疑人在眼皮底下調了包。
這一次,網名“韋小寶”的客戶也拒收了手機,負責投送的年輕快遞員把五部手機退回到了分撥中心。
隨著天色漸暗,埋伏在分撥中心外圍的偵查員看到各路快遞員陸續回來出去。那五部帶有隱蔽標記的手機還“安全”地擺放在退貨區的貨架上。
第二天清晨,浦東分撥中心就像往日一般忙碌起來。倉庫管理員開始打包、發貨,分配給負責各個區域的快遞員。快遞員們分揀、裝車、送貨,進進出出忙個不停。張力為也和大家一樣邊裝貨邊和其他快遞員說笑著,并未有任何反常舉止。守候在分撥中心四周的偵查員,警惕的目光始終關注著進進出出的快遞員的行蹤。而電商公司的物流信息顯示,那五部iPhone5手機一直沒有再作投送。如果兩天內訂貨人依然拒收,那么就會根據流程,被退回到公司總部倉庫等待二次銷售。
就在分撥中心四周“守株待兔”的同時,偵查員的心中一直還有個謎團還沒有解開:這五部手機的訂貨人“韋小寶”為什么要拒收?
通過查閱“韋小寶”網購的訂單,偵查員發現雖然前后兩次訂貨人分別是韋先生和“韋小寶”,但留下的聯系電話都是同一個號碼。而且發貨地址都是浦東新區的百腦匯商城的三樓。
經過進一步查實,確證前后兩次訂貨的韋先生和“韋小寶”就是同一個人。此人的真實姓名叫韋吉永,今年29歲,是江西婺源人,現在浦東百腦匯商城租賃了一個鋪面經營電子產品。10月8日這天,替張力為代班的快遞員把手機送到百腦匯商城時,他確實不在店里。因此,快遞員將客戶列為拒收狀態后,把手機退回至了分撥中心。
夜幕很快就降臨,隨著下班時間的到來,原本車水馬龍的電商公司浦東分撥中心漸漸地開始安靜下來。可是,第二天中午,偵查員卻得到一個“不幸”的消息:一直處在被監控狀態的那五部蘋果手機被調包了。
分撥中心值班管理員告訴偵查員,當晚他根據警方的要求,每隔一段時間就去退貨區查看一下那做過隱蔽標記的五部手機是否被人動過手腳。第二天中午他去查看時,發現五部手機上的隱蔽標記沒有了,并且還原了手機的塑封和外殼包裝。
手機再次被人實施了調包。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呢?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偵查員頓時就傻眼了:分撥中心內部有管理員加探頭監控,外圍則有偵查員對快遞員行蹤實施跟蹤。在如此嚴密的防范措施之下,竟然還能悄無聲息地在警方與管理員的眼皮底下完成了調包,嫌疑人究竟是施展了何種魔法?
偵查員立即對存放手機的分撥中心退貨區進行仔細勘查,并反復查看了現場的監控錄像,終于發現退貨區有個角落正好處在監控探頭的盲區。顯然,嫌疑人就是利用這個沒有監控的盲區實施了調包。由此可見,嫌疑人一定是個非常熟悉分撥中心情況的內部人員,實施調包的犯罪嫌疑人一定隱藏在他們中間。
偵查員分析認為,10月8日分撥中心下班時,手機還是處在“安全”狀態之中。調包一定是發生在10月9日的上午。偵查員梳理出當天上午進出分撥中心的所有管理人員和快遞員名單后,開始逐一核查他們的行蹤。
與此同時,另一組偵查員也迅速趕到了浦東新區百腦匯商城,他們要盡快找到兩次網購蘋果iPhone5手機的網名為“韋小寶”的韋吉永。
通過對整個案情的梳理,偵查員覺得作為客戶,這個若隱若現的“韋小寶”似乎在這起手機調包案中顯得頗為神秘和蹊蹺。因為在他第一次網購發生退貨后,馬上就出現了一個調包。而當他第二次網購因人不在又退回去后,居然又給調包了。難道有那么巧合的事情嗎?
此時,正在查看監控錄像的偵查員也從畫面里察覺到了快遞員張力為的異常舉動。監控錄像顯示,10月9日這天,張力為上午、中午兩次進出過分撥中心的倉庫,完全具備作案的時間和空間。而負責在外圍追蹤張力為行跡的偵查員也發現,10月9日這天中午,張力為從分撥中心領到投送的貨物后,中途曾經到家里彎了一下。
張力為上班途中為何溜回家?偵查員立即趕到張力為家中調查。結果在張力為家中發現了用于封裝手機的專用工具。同時還查獲了嶄新的六部蘋果iPhone5裸機。經電商公司驗證,這六部手機正是被調包下來的手機。
這時,趕赴百腦匯商城的偵查員也找到了韋吉永。當偵查員準備將其帶回審查時,他露出一臉無辜的樣子,反復追問警方為何要帶走他。可來到派出所的訊問室,一見到張力為,兩人的目光一接觸,原本倔強的頭顱立刻便焉了下來。
據張力為交代,由于其經常到百腦匯商城送貨,便認識了在那里做電腦生意的韋吉永。2013年9月的一天,韋吉永對他說,自己的手機壞掉了,問他能否在電商公司搞一部蘋果iPhone5手機。他當即對韋吉永說,自己每天都要快遞出去好幾部蘋果iPhone5手機,只要你有本事弄到防偽標簽,并把外包裝換掉,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用山寨機來實施調包。韋吉永一聽,立即表示,防偽標簽和外包裝拆封等他可以搞定。
幾天后,韋吉永先從網上購買了10幾部高仿真的蘋果iPhone5山寨機。然后在9月26日從那家電商公司訂購了三部蘋果iPhone5手機后,又以各種理由拒收。張力為便把拒收的手機帶回到家里,韋吉永運用自己嫻熟的拆封技術,用山寨機調包真機后,再用塑封機塑封好,從外包裝上根本就看不出已經動過手腳。張力為再把這些山寨機以客戶拒收為由,退回到浦東的分撥中心,重新進入公司的第二次銷售流程。
第一次作案成功后,張力為一直處在提心吊膽之中。可是,幾天下來,不僅一切風平浪靜,而且被調包的三部手機也再次順利地銷售出去后,他的膽子也就更大了。10月8日再次和韋吉永如法炮制,將五部蘋果iPhone5手機調包,然后以每部3500元的價格銷贓給他人。
兩次調包作案的成功,讓張力為、韋吉永信心倍增。他們以為自己不僅熟悉電商公司的銷售、發貨、倉儲的整套流程。而且,還對分撥中心內部監控探頭的分布了如指掌,巧妙躲避警方和管理員的監控,利用監控探頭的盲區實施了調包行動,做得神不知鬼不覺的。沒料到,就在他們準備繼續實施調包行動時,偵查員會突然找上門來。韋吉永交代說,他的網名之所以叫“韋小寶”,就是希望自己也能成為像《鹿鼎記》中韋小寶這個主人公一樣武藝高超,神通廣大,并且能夠借此網名來護佑自己的罪惡。可是,金庸筆下的韋小寶最終是被雍正手下的喇嘛用血滴子所殺。而他這個“韋小寶”同樣沒能逃脫警方布下的天羅地網。
現已擔任分局刑偵支隊支隊長的陸仁忠指出:透過此案,不僅對電商公司內部管理上敲響了警鐘,同時也對如何規范如今方興未艾的電子商務有著深刻的警示作用。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編輯:鄭賓 3937581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