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參
職業刷客游走在法律邊緣
文/小參
網購中,一看信譽、二看銷量、三看好評,這是很多人的網購心得。但人們面對的可能并非真相,銷量和好評完全可以人為制造。刷客,即與網店店主達成協議,通過虛假交易提高賣家信用度和表面銷量的人員,刷客從每次的虛假交易中拿到相應的傭金。當前,刷客群體已非常龐大……
一個網店,賣家的信用、評價是買家衡量店鋪商品質量、服務水平的重要指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店鋪的銷售額。在淘寶上,一條好評,往往能為賣家帶來極為火爆的銷售。一個皇冠信譽的店鋪比起普通店鋪,則更容易讓消費者放心購買。可是在當前,有人從中看出了“商機”,不僅讓親朋好友代刷,還讓更專業的代刷團隊進行虛假交易。于是,刷客這一灰色的新興職業應運而生,并逐漸橫行網購市場。
于是乎,再多的銷量也能刷,再美的好評也能編。羅虹是河南鄭州人。2014年3月,羅虹和朋友合伙在淘寶網開了一家網店,主營服飾鞋包。起初,羅虹的生意并不太好,沒有瀏覽量,沒有好評,沒有信用。羅虹發現,即使經營熱情,即使物美價廉,也沒有買家敢買。所以說不把信譽刷高,東西再好也賣不出去!之后不到兩個月,羅虹的網店信用就已接近兩顆鉆,好評率接近100%。在網店的運營成本逐漸增高,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羅虹的店鋪取得這樣的成績,她的經營竅門到底是什么?
羅虹坦白地說,沒有竅門,就是找了很多親朋好友來幫忙刷單,從開業到現在大概刷了有3萬多塊錢。具體來說,就是給親友打錢,親友用自己的賬號買羅虹的衣服,其實就是羅虹出錢買自己的貨來賺信譽。同時,為了規避淘寶檢測,羅虹也不敢頻繁刷單,天天刷肯定是要出問題的。她就是一邊刷一邊賣,賣幾天刷一個單。
羅虹稱自己只是小打小鬧,真正玩得大的店鋪,要找職業刷客進行刷單。羅虹解釋,自己選擇刷客也是無奈之舉,并不光榮,但刷單已是網購業的潛規則。調查發現,網購時代,信譽至上。店鋪生意是否火爆,有兩個重要因素:一是賣家的信譽等級,二是買家對商品的評價。于是,一些網店店主為了在短時間內賺取好評和提升信譽,便開始尋找職業刷客刷單。
“刷皇冠,刷信譽,革命性賺錢方案,月收入最低8000元~20000元!”這是一家網站上的招聘啟事,招聘的就是職業刷客。所謂刷客,是指通過網絡進行虛假購物,故意給網店好評,幫助網店提高信譽和銷售業績,并從中賺取傭金的人。用通俗的話講,刷客就是老百姓常說的“托兒”。
網絡上,能發現很多“誠招淘寶兼職”、“誠招刷客”的招聘信息,招聘公司多為刷店鋪信譽的專業組織,通常稱為“工會”。在其他貼吧、網站及論壇上,也活躍著很多兼職刷客。一般情況下,刷客大多為兼職,他們通過專門的QQ群或者YY語音頻道,知道哪些店鋪需要提高信譽和好評數量。就刷客群體而言,有的是散戶獨自找活,有的是專業的刷客公司所雇傭的職業刷客,專門從事制造虛假好評服務。
事實上,職業刷客的組織嚴密、分工清晰。職業刷客首先要逃避購物網站的監測。比如淘寶網會對交易進行監測,如監測支付寶的使用率,價格更改是否離譜,有無相同IP地址互相購買,有無一個IP大量購買商品,有無店鋪瘋狂的賣出商品等。職業刷客刷信用和銷量時,也許一不留神就會被系統監測出來,從而功虧一簣。因此,為了逃避淘寶的監測,職業刷客在拍單時通常會按照代刷組織的指揮,模擬真實的購物流程,大致步驟是:接下任務→找到店鋪、瀏覽商品等→拍下寶貝→領取紅包后付款→領取傭金。
在模擬真實的購物流程時,刷客不能直接打開店鋪或商品的網頁鏈接,而是要根據賣家提供的店鋪和寶貝信息去購物網站上搜索關鍵詞,佯裝隨機打開幾家網站查看。“貨比三家”后再進入客戶的店鋪,瀏覽店鋪頁面和四五個商品頁面,找到“心儀”的或指定的商品后,把商品的頁面從頭到尾瀏覽一下,停留兩三分鐘。然后通過旺旺假裝向賣家咨詢產品的質量、發貨時間、何時到達等問題,俗稱“假聊”。收藏商品并將商品加入到購物車后,刷客就用從賣家處領來的紅包進行付款。最后等物流動態顯示為已簽收或拍單四五天后,便確認收貨,全打五分,給予好評。雖然整個流程跟真實的購物流程相同,但事實上就是賣家自己買自己的商品,而買家也并沒有真的收到自己所拍下的商品。如果刷客偷懶,打開商品網頁一分鐘就購買,或直接用鼠標滾軸滑到網頁最后,會受到警告或者開除的處罰。
目前有多種刷單模式,包括紅包單、墊付單等。初入行的刷客基本選擇接紅包單。所謂的紅包單就是利用淘寶上的紅包(淘寶上一種虛擬幣,和代金券一個性質),在刷客拍單前商家會把紅包給刷客,刷客用商家給的紅包拍單,因為錢都不是自己的,無需擔心被騙。另一種就是墊付單,拍單流程跟紅包單一樣,全程都要聽從代刷組織的要求,不同于紅包單的是,墊付單是需要刷客自行墊付商品的本金,并在收貨好評后自行去收回本金和相應的傭金。墊付單的傭金會比紅包單高一些,墊付的越多,傭金越高。
總結來說,職業刷客為賣家刷信用時,如果不想被淘寶監測并降權,就一定要遵循真實購買商品流程、賬號以及寶貝頁面入口的多樣性、隨機購買、配合旺旺交流、跟蹤物流單號等原則,不能提前收貨、不用信用卡支付、不能輕信寶貝鏈接、不能給予中差評等。整個虛假交易的購物流程中,賣家的發貨也很重要。因為快遞單號只能用一次,不能重復使用,因此,為了讓刷客能夠跟蹤到物流動態,增加購物的真實性,賣家一般都會提供真實的快遞單號。
而換單就是賣家發貨、提供快遞單號最常用的一種方式。據一位淘寶賣家透露:真實交易中,經常會遇到換貨的情況,而換貨是買賣雙方協商進行,無需重新下單,無需走淘寶流程,因此,賣家都會將換貨的快遞單號和物流動態提供給刷客,等換貨的買家簽收后,刷客這邊也就可以確認收貨了。整個流程下來是看不出什么破綻的。假如店里沒有換貨的情況時,賣家會真發貨,不過是寄給刷客一個空包裹,有時也會和熟悉的快遞員合作,讓其提供快遞單號。短期來看,賣家真發貨既要付傭金,又要付快遞費,看似得不償失,但這樣能夠更好地規避淘寶監測,刷出來的信用和好評更加真實,也能夠引來更多的真實買家,長期來看還是賺了。
刷客收入并沒有想象中高。據了解,一般拍一單的時間在15分鐘左右,一單的傭金在2元~5元,一天最多能拍十單,要經常在平臺里晃一晃,有合適的單要盡快搶,不然就沒有單可做。由于工作的時間和地點相對自由,因此刷客行業吸引了不少業余時間豐富的年輕人。然而,并非所有的刷客都能輕松掙到傳說中的傭金,在這個灰色的利益鏈條中,充滿了風險與欺騙,甚至還有刷客“賠了夫人又折兵”的。
2014年6月,鄭州某大學王小桐感覺自己業余時間充足,得知某網店正在招聘刷客,刷一單5元,他便決定接單賺錢,一共給店里刷了20單,連本金和報酬一共應給兩千多元,可在結賬時,店家卻說王小桐的支付寶賬戶出現異常,然后發了個鏈接讓他修改一些信息,王小桐點擊一下后,支付寶里的3000元錢就沒有了,對方也聯系不上了。王小桐說,賣家發的鏈接是個釣魚網站,專門盜取大家支付寶內的錢,和他一起受騙的還有好幾個刷客。王小桐曾嘗試報案維權,但經過一個多月的奔走,感覺很無奈。
可以說,由于處于灰色地帶,一些刷客被騙后往往會選擇沉默。在這種虛假的模擬購買方式中,很多時候是錢丟了,還不知道對方是誰。在遭遇騙局之后,雖然有部分刷客選擇了報警,但由于大多金額不大,也難以達到立案標準,如果選擇到法院起訴維權,難度也較大,因為刷客很難知道騙錢的到底是誰,也缺乏足夠的證據。所以,最終大家常常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信用是網購的靈魂,可是當職業刷客橫行網購市場,當刷信用變成潛規則,當刷出來的虛假信用和好評在網上泛濫時,購物網站的信用評價體系也終將被摧毀,電子商務的發展也終將受到阻礙。因此,如何加強管理,堵住監測體系的漏洞,杜絕刷信用的虛假交易,應該成為購物網站的當務之急。
一位電商業內人士表達了對刷客的無可奈何:按照刷客的操作方式,他們用賣家的錢去買東西,完成了整個網購的流程,確實是名正言順的。之前有一些商家召集親朋好友,為自己新開的店鋪刷信用、賺好評。只是沒想到形成產業化經營,刷客鉆了互聯網的空子。
法律界人士表示,目前并沒有明確的法律能約束刷客的行為,但刷客屬于虛假交易的范疇,鉆了購物網站規則的空子,購物網站應該加強監管。針對刷客泛濫的問題,淘寶客服回應稱,如果通過虛假交易提高信譽度,惡意刷信譽的,一旦發現會嚴肅處理。淘寶方會根據賣家的案情,采取對它的店鋪進行暫時性屏蔽或者對賣家店鋪和買家用戶進行處罰等措施。買家這方面,淘寶也會核實,根據刷信譽的案情進行處罰。
那么,職業刷客的行為是否違法呢?鄭州大學法學博士王瑩認為,刷客本身是在專業公司或者店主的雇傭之下,從事了虛假買賣和虛假好評的行為,刷客與店鋪的經營者串通對產品進行虛假宣傳,欺詐真實購買者。如果店鋪經營的產品對消費者造成了財產和人身損害,刷客難辭其咎。
王瑩博士說,刷客的虛假好評本質上是在向消費者用廣告的形式推薦產品,如果涉及食品的話,依據我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個人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食品,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與食品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故此時的刷客應當與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如果涉及其他產品,雖然法律沒有明確的概念性條款規定,但是從相關立法本意出發可以看出,當消費者遭受權益損害之時,生產者固然是主要原因,虛假宣傳者對消費者產生的誤導亦是導致侵害后果產生的一個原因,且虛假宣傳者大多收獲了一定的利益。所以,刷客作為虛假宣傳者,也應該承擔一定的責任。
王瑩博士認為,我國侵權責任法明確規定了“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因此,在消費者遭受權益損害之時,刷客與經營者都難逃其責。
雖然依據現有法律的基本精神和相關規定,刷客應當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但對于消費者而言,維權的道路卻是相當困難。首先,刷客并非一個人,而是一個群體,而且消費者也很難得知,在網店上留下評價的人中哪些是真正的刷客。其次,因為網絡的特殊性,消費者很難確認每個刷客的真實身份和具體信息。所以,在某種情形下,即使消費者知道刷客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其維權難度仍然很大。
因此,業內人士建議,應盡快完善電子商務的立法,對網購市場中存在的諸多新問題進行明確,對不當行為進行規制。另外,工商等監管部門也應積極探索網絡店鋪的監管之道,更好地規范電子商務市場的良好運行,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