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利輝 陳一君
【摘 要】 文化產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我國將其提到戰略高度予以重視,并積極推動文化企業上市。文章從會計信息質量視角對我國文化產業上市公司進行實證研究,發現我國文化產業上市公司不僅數量少,規模小,而且會計信息質量不高,會計不穩健。研究認為,積極推動我國文化企業上市對發展文化產業是必要的。但是,上市并非文化企業的終極目標,還應促進文化產業上市公司各項體制改革,在文化企業內部建立信息公開、權責分明的現代企業制度,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促進文化企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文化產業; 會計穩健性; 上市公司; 會計信息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11-0039-04
一、引言
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網絡化的快速發展及經濟水平的提高對人們的消費結構、消費形式和消費內容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物質生活的改善要求與之相匹配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提高。當前,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市場需求日益膨脹,以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為內容的文化產業成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文化產業在世界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的作用突顯,受到世界各國重視。我國將文化產業提到戰略高度予以重視,積極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的發展。但是,我國文化產業剛剛起步,規模弱小,集約化程度低,作為文化產業主體的文化企業政策依賴性強。資金不足是當前我國文化企業發展的桎梏(吳鶴、于曉紅、徐芳奕,2013),解決這一問題除了政府政策扶持外,還需要提高文化企業的自主籌資能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以市場為基礎配置和優化資源是實現文化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李霞,2009)。資本市場對企業籌集資金和規范管理起著重要作用。當前,我國出臺多項政策鼓勵并大力扶持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上市,文化企業上市成為近年來資本市場追捧的熱潮。但是,文化企業上市并非文化企業發展終極目標,資本市場為上市文化公司的發展搭建了一個新的平臺,上市后文化企業運營能力的提高尤為重要。當前,我國的文化企業多由根植于計劃經濟體制的文化事業單位改制而來,存在產權不明晰、資源配置低效率、激勵不合理、公司信息不透明等多種問題(卜凡婕、夏爽,2010),推動文化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任重道遠。
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的法定義務。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質量不僅直接影響證券市場的透明度和定價效率,而且是投資者和中介機構了解上市公司,證券機構等政府部門監管上市公司的重要途徑。會計信息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內容,是潛在投資者評估企業預期未來收益、股東監督管理者規避風險,以及評價業績和制定管理層薪酬契約的重要依據。因此,上市公司需要建立規范的財務機制披露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會計穩健性是高質量會計信息的重要特征。在不確定性情況下,穩健的會計通過及時確認損失,延遲確認收益提高信息透明度,制約控制股東掠奪行為,保護外部投資者(債權人/小股東)利益。當前,我國文化產業上市公司會計是否穩健,會計穩健性對文化產業上市企業是否起到公司治理的作用,現有文獻鮮有研究。本文從會計穩健性視角研究文化產業上市公司行為,揭示文化產業上市公司會計政策和信息披露問題,為文化產業上市公司的監管提供經驗證據。
二、我國文化產業上市公司規模分析
在政府、金融機構、企業以及投資者等的積極推動下,上市成為我國文化企業近年來的熱潮。2009年國務院公布的《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明確提出,支持有條件的文化企業進入主板、創業板市場上市融資,鼓勵已上市文化企業通過公開增發、定向增發等再融資方式進行并購重組,迅速做大做強。隨著文化產業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影響,金融機構也越來越重視文化產業,并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同時,隨著文化產業的發展壯大,文化企業需要更多融資和整合資源。在市場經濟下,整合資源需要以資本為紐帶來完成,文化資源的整合,特別是跨區域、跨行業的整合,如果不是由一批上市公司來進行,最終的結果可能會因缺少資金和人才的支撐影響后續的發展。如果有一批企業比較快地上市,就可以吸引大批社會資金進入文化產業,將會有力促進文化產業的繁榮,增強文化產業的發展信心和推動資源整合(喬申穎、李丹,2010)。因此,文化企業上市不管對企業發展還是對文化產業的發展都是必要的。
但是,當前我國文化產業上市公司數量少,規模小。財政部公布的《國有文化企業發展報告(2012)》顯示,截至2011年末,國有文化企業數量為10 365戶;有33家文化類公司在A股市場上市,僅占A股總市值的1%。其中,國有控股文化上市公司22家,占文化上市公司總量的三分之二。對我國各年文化產業上市公司數量統計見圖1。
圖1將自1992年我國第一家文化類公司上市以來各年文化產業類上市公司數進行了統計。從圖中可見,我國文化產業類上市公司數除了2005—2006年向下波動外,總體呈上升趨勢,但是增長非常緩慢。1992—2004年,只增加了8家文化類上市公司。2007—2010年,文化產業上市公司出現了相對較快的增長,4年增加了8家公司。增長最快的是2011年,這一年新增14家,是2010年上市公司數的2.35倍。盡管如此,我國文化產業類上市公司總數也只有33家,僅占A股總市值的1%。由于資本市場對文化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在政府及其他各種力量的推動下,將有大量的文化企業進入資本市場進行運作。
三、會計穩健性對發展文化企業的作用
上市對企業而言是機遇與挑戰并存,文化企業也不例外。企業上市后,必須按照規定建立規范的管理體制和財務機制,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同時,上市能擴大公司知名度,提高公司的市場地位和影響力,樹立產品品牌形象,擴大銷售量。但是,上市企業面臨更加嚴格的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也面臨更激烈的市場競爭。文化企業上市后能否吸引投資、擴大規模、增加企業競爭力和提高企業價值,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還取決于上市后公司的決策與行為。上市后文化企業承擔著提高公司會計信息質量和增加公司透明度的義務。上市公司披露的財務報告信息質量影響著政府監管、投資者決策、管理層行為。高質量的財務報告能抑制內部人(大股東/經理人)機會主義行為,保護外部投資者(債權人/小股東)利益。穩健性是高質量會計信息的重要特征,也是會計的核心概念和不可缺少的內容。Basu(1997)將會計穩健性定義為由于會計盈余對收益和損失確認的不對稱可驗證性要求,導致會計盈余在不確定性情況下對損失的確認比對收益的確認更及時。會計穩健性通過及時確認損失,延遲確認收益能降低公司利益相關者之間由于信息和利益不對稱、有限責任等產生的道德風險(Watts,2003),提高以會計數據為基礎的契約有效性(Ahmed et al.,2002)。會計穩健性通過對收入和損失確認可驗證性的不對稱要求還可以限制經理人的機會主義行為,并對經理人提供的有偏和含噪音的財務數據起到抵銷作用(Ball,2001),從而增加公司價值,使公司所有的利益相關者受益。社會中的非契約方也重視會計穩健性對經理人和其他契約方的機會主義支付行為的制約作用。因此,文化企業需要通過會計穩健性屏蔽會計信息噪音,降低代理成本,發揮會計穩健性的公司治理作用。當前,有不少學者對我國上市公司的會計穩健性進行了研究,這些研究得到基本一致的結論,就是我國上市公司會計總體穩健(如曹宇、李琳、孫錚,2005;陳旭東、黃登仕,2006)。不過,會計穩健性存在行業特征,在制造業尤為明顯(陳旭東、黃登仕,2006)。但是,現有文獻缺乏對文化產業會計穩健性的探討。我國文化產業上市公司會計是否穩健?以下通過經驗數據進行檢驗。
四、我國文化產業上市公司會計穩健性統計分析
(一)變量定義
本文參考Basu(1997)的研究方法,以每股盈余對股票回報的反向回歸檢驗我國文化產業上市公司會計穩健性。檢驗所用的因變量是每股稅后利潤,自變量是股票回報,并使用消息虛擬變量。變量定義見表1。
(二)模型設定
當前,會計穩健性的度量模型中應用最廣泛的是Basu(1997)提出的盈余回報模型。這一模型也在國內會計穩健性的研究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如曹宇、李琳、孫錚,2005;陳旭東、黃登仕,2006;修宗峰,2008)。該模型以盈余對股票回報進行反向回歸,以股票回報的正負分別作為消息好壞的代理變量。本文以Basu(1997)提出的盈余回報模型度量我國文化產業上市公司會計穩健性,見模型(1):
EPSit/Pit-1=β0+β1Dit+β2Rit+
β3Dit×Rit+εit (1)
其中,EPSit是公司i第t期每股稅后凈利,Pit-1為公司i第t-1期期末股票收盤價格,將EPSit用股價進行調整的目的是控制估計方程的異方差。Rit是公司i第t期股票回報;Dit是消息虛擬變量,當Rit<0時,Dit=1,否則,Dit=0。模型中的β2表示盈余對“好消息”的反應系數,(β2+β3)表示盈余對“壞消息”的反應系數。β3是模型主要考察系數,表示“壞消息”所帶來的增量及時性。當β3>0時,表明會計穩健。
(三)數據來源與樣本選取
本文以1992—2011年滬深文化產業上市公司為樣本,剔除數據不全的公司,共169個年樣本觀測數據。全部數據來自國泰安數據庫(CSMAR
2013)。
(四)統計結果
1.描述性統計(表2)
從表2可見,每股盈余和股票回報均值都大于零,表明文化企業上市總體處于盈利狀態,投資回報較高,反映出文化產業高風險、高回報的特征。
2.相關性分析(表3)
從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分析可以看出,各變量與因變量EPS/P之間的相關系數在1%、5%的顯著性水平下不顯著,說明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不存在較強的相關關系,會計可能不穩健。
3.回歸統計(表4)
表4中,D*RET的系數表示“壞消息”對會計穩健性的增量影響,是反映會計穩健性的關鍵系數。統計結果表明,D*RET的系數為0.1430,雖然大于0,但是未通過顯著性檢驗。經驗數據表明,我國文化產業上市公司對“壞消息”確認的及時性在統計上不顯著,會計不穩健,會計穩健性的公司治理作用在文化產業上市公司未得到充分發揮,文化產業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有待提高。
五、結論
文化產業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文化企業是文化產業發展的主體,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一批有競爭力的上市公司吸引投資、整合資源(喬申穎、李丹,2010)。資金不足是制約我國文化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上市不僅可以解決文化企業資金不足的問題,還可以規范和促進文化企業的發展。因此,我國政府、銀行、企業及有關人士積極地推進文化類公司上市運營,利用資本市場提升文化企業籌資和發展能力,文化企業上市成為我國資本市場近年來的熱潮,越來越多的文化企業進入資本市場。但是,本文研究數據顯示,我國文化產業上市公司會計穩健性不足,會計信息質量有待提高,反映出我國文化企業上市在量的突破和積累的同時,還應重視質的提高。文化產業類上市公司作為推動文化產業整體發展重點扶持和培育的對象,不能停留和滿足于跨過資本市場的門檻,還應在資本運作效率、公司治理水平、信息披露等方面不斷改進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吳鶴,于曉紅,徐芳奕.解決我國文化產業融資難問題的策略[J].經濟縱橫,2013(1):105-107.
[2] 李霞.支持有條件文化企業上市融資[N].人民日報,2009-10-12.
[3] 卜凡婕,夏爽.中國文化企業上市融資分析及模式比較[J].管理世界,2010(11):180-181.
[4] 喬申穎,李丹.文化企業融資上市邁開新步伐[N].經濟日報,2010-07-04.
[5] 曹宇,李琳,孫錚.公司控制權對會計盈余穩健性影響的實證研究[J].經濟管理,2005(7):34-42.
[6] 陳旭東,黃登仕.會計盈余水平與會計穩健性:基于分量回歸的探索分析[J].管理科學,2006(4):52-61.
[7] 修宗峰.股權集中、股權制衡與會計穩健性[J].證券市場導報,2008(3):40-48.
[8]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上市公司治理發展報告[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0.
[9] BASU S. 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and the asymmetric timeliness of earning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7(24):3-37.
[10] WATTS R L. Conservatism in Accounting Part II: Evidence and Research Opportunities [J]. Accounting Horizon,2003(17):287-301.
[11] AHMED A S,BILLINGS B K,MORTON R M,STANFORD-HARRIS M. The role of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in mitigating bondholder-
shareholder conflicts over dividend policy and in reducing debt costs[J].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2(77):867-890.
[12] BALL R. Infrastructure requirements for an economically efficient system of public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disclosure[J].Brookings-Wharton Papers on Financial Services,2001(1):127-169.
四、我國文化產業上市公司會計穩健性統計分析
(一)變量定義
本文參考Basu(1997)的研究方法,以每股盈余對股票回報的反向回歸檢驗我國文化產業上市公司會計穩健性。檢驗所用的因變量是每股稅后利潤,自變量是股票回報,并使用消息虛擬變量。變量定義見表1。
(二)模型設定
當前,會計穩健性的度量模型中應用最廣泛的是Basu(1997)提出的盈余回報模型。這一模型也在國內會計穩健性的研究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如曹宇、李琳、孫錚,2005;陳旭東、黃登仕,2006;修宗峰,2008)。該模型以盈余對股票回報進行反向回歸,以股票回報的正負分別作為消息好壞的代理變量。本文以Basu(1997)提出的盈余回報模型度量我國文化產業上市公司會計穩健性,見模型(1):
EPSit/Pit-1=β0+β1Dit+β2Rit+
β3Dit×Rit+εit (1)
其中,EPSit是公司i第t期每股稅后凈利,Pit-1為公司i第t-1期期末股票收盤價格,將EPSit用股價進行調整的目的是控制估計方程的異方差。Rit是公司i第t期股票回報;Dit是消息虛擬變量,當Rit<0時,Dit=1,否則,Dit=0。模型中的β2表示盈余對“好消息”的反應系數,(β2+β3)表示盈余對“壞消息”的反應系數。β3是模型主要考察系數,表示“壞消息”所帶來的增量及時性。當β3>0時,表明會計穩健。
(三)數據來源與樣本選取
本文以1992—2011年滬深文化產業上市公司為樣本,剔除數據不全的公司,共169個年樣本觀測數據。全部數據來自國泰安數據庫(CSMAR
2013)。
(四)統計結果
1.描述性統計(表2)
從表2可見,每股盈余和股票回報均值都大于零,表明文化企業上市總體處于盈利狀態,投資回報較高,反映出文化產業高風險、高回報的特征。
2.相關性分析(表3)
從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分析可以看出,各變量與因變量EPS/P之間的相關系數在1%、5%的顯著性水平下不顯著,說明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不存在較強的相關關系,會計可能不穩健。
3.回歸統計(表4)
表4中,D*RET的系數表示“壞消息”對會計穩健性的增量影響,是反映會計穩健性的關鍵系數。統計結果表明,D*RET的系數為0.1430,雖然大于0,但是未通過顯著性檢驗。經驗數據表明,我國文化產業上市公司對“壞消息”確認的及時性在統計上不顯著,會計不穩健,會計穩健性的公司治理作用在文化產業上市公司未得到充分發揮,文化產業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有待提高。
五、結論
文化產業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文化企業是文化產業發展的主體,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一批有競爭力的上市公司吸引投資、整合資源(喬申穎、李丹,2010)。資金不足是制約我國文化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上市不僅可以解決文化企業資金不足的問題,還可以規范和促進文化企業的發展。因此,我國政府、銀行、企業及有關人士積極地推進文化類公司上市運營,利用資本市場提升文化企業籌資和發展能力,文化企業上市成為我國資本市場近年來的熱潮,越來越多的文化企業進入資本市場。但是,本文研究數據顯示,我國文化產業上市公司會計穩健性不足,會計信息質量有待提高,反映出我國文化企業上市在量的突破和積累的同時,還應重視質的提高。文化產業類上市公司作為推動文化產業整體發展重點扶持和培育的對象,不能停留和滿足于跨過資本市場的門檻,還應在資本運作效率、公司治理水平、信息披露等方面不斷改進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吳鶴,于曉紅,徐芳奕.解決我國文化產業融資難問題的策略[J].經濟縱橫,2013(1):105-107.
[2] 李霞.支持有條件文化企業上市融資[N].人民日報,2009-10-12.
[3] 卜凡婕,夏爽.中國文化企業上市融資分析及模式比較[J].管理世界,2010(11):180-181.
[4] 喬申穎,李丹.文化企業融資上市邁開新步伐[N].經濟日報,2010-07-04.
[5] 曹宇,李琳,孫錚.公司控制權對會計盈余穩健性影響的實證研究[J].經濟管理,2005(7):34-42.
[6] 陳旭東,黃登仕.會計盈余水平與會計穩健性:基于分量回歸的探索分析[J].管理科學,2006(4):52-61.
[7] 修宗峰.股權集中、股權制衡與會計穩健性[J].證券市場導報,2008(3):40-48.
[8]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上市公司治理發展報告[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0.
[9] BASU S. 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and the asymmetric timeliness of earning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7(24):3-37.
[10] WATTS R L. Conservatism in Accounting Part II: Evidence and Research Opportunities [J]. Accounting Horizon,2003(17):287-301.
[11] AHMED A S,BILLINGS B K,MORTON R M,STANFORD-HARRIS M. The role of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in mitigating bondholder-
shareholder conflicts over dividend policy and in reducing debt costs[J].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2(77):867-890.
[12] BALL R. Infrastructure requirements for an economically efficient system of public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disclosure[J].Brookings-Wharton Papers on Financial Services,2001(1):127-169.
四、我國文化產業上市公司會計穩健性統計分析
(一)變量定義
本文參考Basu(1997)的研究方法,以每股盈余對股票回報的反向回歸檢驗我國文化產業上市公司會計穩健性。檢驗所用的因變量是每股稅后利潤,自變量是股票回報,并使用消息虛擬變量。變量定義見表1。
(二)模型設定
當前,會計穩健性的度量模型中應用最廣泛的是Basu(1997)提出的盈余回報模型。這一模型也在國內會計穩健性的研究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如曹宇、李琳、孫錚,2005;陳旭東、黃登仕,2006;修宗峰,2008)。該模型以盈余對股票回報進行反向回歸,以股票回報的正負分別作為消息好壞的代理變量。本文以Basu(1997)提出的盈余回報模型度量我國文化產業上市公司會計穩健性,見模型(1):
EPSit/Pit-1=β0+β1Dit+β2Rit+
β3Dit×Rit+εit (1)
其中,EPSit是公司i第t期每股稅后凈利,Pit-1為公司i第t-1期期末股票收盤價格,將EPSit用股價進行調整的目的是控制估計方程的異方差。Rit是公司i第t期股票回報;Dit是消息虛擬變量,當Rit<0時,Dit=1,否則,Dit=0。模型中的β2表示盈余對“好消息”的反應系數,(β2+β3)表示盈余對“壞消息”的反應系數。β3是模型主要考察系數,表示“壞消息”所帶來的增量及時性。當β3>0時,表明會計穩健。
(三)數據來源與樣本選取
本文以1992—2011年滬深文化產業上市公司為樣本,剔除數據不全的公司,共169個年樣本觀測數據。全部數據來自國泰安數據庫(CSMAR
2013)。
(四)統計結果
1.描述性統計(表2)
從表2可見,每股盈余和股票回報均值都大于零,表明文化企業上市總體處于盈利狀態,投資回報較高,反映出文化產業高風險、高回報的特征。
2.相關性分析(表3)
從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分析可以看出,各變量與因變量EPS/P之間的相關系數在1%、5%的顯著性水平下不顯著,說明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不存在較強的相關關系,會計可能不穩健。
3.回歸統計(表4)
表4中,D*RET的系數表示“壞消息”對會計穩健性的增量影響,是反映會計穩健性的關鍵系數。統計結果表明,D*RET的系數為0.1430,雖然大于0,但是未通過顯著性檢驗。經驗數據表明,我國文化產業上市公司對“壞消息”確認的及時性在統計上不顯著,會計不穩健,會計穩健性的公司治理作用在文化產業上市公司未得到充分發揮,文化產業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有待提高。
五、結論
文化產業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文化企業是文化產業發展的主體,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一批有競爭力的上市公司吸引投資、整合資源(喬申穎、李丹,2010)。資金不足是制約我國文化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上市不僅可以解決文化企業資金不足的問題,還可以規范和促進文化企業的發展。因此,我國政府、銀行、企業及有關人士積極地推進文化類公司上市運營,利用資本市場提升文化企業籌資和發展能力,文化企業上市成為我國資本市場近年來的熱潮,越來越多的文化企業進入資本市場。但是,本文研究數據顯示,我國文化產業上市公司會計穩健性不足,會計信息質量有待提高,反映出我國文化企業上市在量的突破和積累的同時,還應重視質的提高。文化產業類上市公司作為推動文化產業整體發展重點扶持和培育的對象,不能停留和滿足于跨過資本市場的門檻,還應在資本運作效率、公司治理水平、信息披露等方面不斷改進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吳鶴,于曉紅,徐芳奕.解決我國文化產業融資難問題的策略[J].經濟縱橫,2013(1):105-107.
[2] 李霞.支持有條件文化企業上市融資[N].人民日報,2009-10-12.
[3] 卜凡婕,夏爽.中國文化企業上市融資分析及模式比較[J].管理世界,2010(11):180-181.
[4] 喬申穎,李丹.文化企業融資上市邁開新步伐[N].經濟日報,2010-07-04.
[5] 曹宇,李琳,孫錚.公司控制權對會計盈余穩健性影響的實證研究[J].經濟管理,2005(7):34-42.
[6] 陳旭東,黃登仕.會計盈余水平與會計穩健性:基于分量回歸的探索分析[J].管理科學,2006(4):52-61.
[7] 修宗峰.股權集中、股權制衡與會計穩健性[J].證券市場導報,2008(3):40-48.
[8]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上市公司治理發展報告[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0.
[9] BASU S. 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and the asymmetric timeliness of earning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7(24):3-37.
[10] WATTS R L. Conservatism in Accounting Part II: Evidence and Research Opportunities [J]. Accounting Horizon,2003(17):287-301.
[11] AHMED A S,BILLINGS B K,MORTON R M,STANFORD-HARRIS M. The role of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in mitigating bondholder-
shareholder conflicts over dividend policy and in reducing debt costs[J].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2(77):867-890.
[12] BALL R. Infrastructure requirements for an economically efficient system of public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disclosure[J].Brookings-Wharton Papers on Financial Services,2001(1):12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