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勇毅
統計數據顯示,調整后,我國2014年進出口稅目總數由2013年的8238個增至8277個,平均優惠幅度高達60%
自2014年1月1日起,我國將對進出口關稅進行部分調整,其中767種進口商品將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年度進口暫定稅率,平均優惠幅度高達60%。
推動貿易平衡增長
此次進出口關稅調整,新增和進一步降低稅率的產品中,有很多與大眾消費密切相關的生活和醫療用品,包括調味品、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供嬰兒食用的零售包裝食品、心臟起搏器、血管支架等,還有一些戰略性新興產業。
平板電腦、元器件等關稅下調
2014年,新增和進一步降低稅率的產品包括活塞航空發動機、手機和平板電腦取像模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所需的設備、零部件和原材料;音頻生命探測儀等救災用品等。分析認為,這部分關稅降低將有利于國內從國外獲取更為便宜、技術性高的電子零配件,有助于培育新興戰略產業。其中,“手機和平板電腦取像模塊”成為降低稅率商品中的新面孔,暫定稅率為4%,大大低于12%的最惠國稅率;攝像機、攝錄一體機、數碼相機的其他零件關稅由最惠國關稅的12%調整為2%。
樂器、健身器材等大眾消費品降幅大
其中,完稅價格在5萬美元及以上的鋼琴、完稅價格在1.5萬美元及以上的弓弦樂器、完稅價格在2000美元及以上的銅管樂器、完稅價格在1萬美元及以上的其他管樂器等進口關稅由最惠國關稅的17.5%驟降至1%,力度之大令人始料不及。還有在籃球、足球、排球、跑步機、其他健身以及康復器械進口關稅由最惠國關稅的12%降低至6%。而油畫、粉畫及其他手繪畫原件、各種材料支撐的雕塑品原料關稅由12%降至6%。
農副產品下調進口關稅
根據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承諾和宏觀調控需要,2014年繼續對小麥等7種農產品和尿素等3種化肥的進口實施關稅配額管理,并對尿素等3種化肥實施1%的暫定配額稅率。對關稅配額外進口一定數量的棉花繼續實施滑準稅,并適當調整稅率,以保證國內棉花市場供需基本穩定。對凍雞等47種產品實施從量稅或復合稅,其中,根據進口平均價格的變化和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變化情況,適當調整了少量商品的從量稅、復合稅稅額。
落實自貿區稅率
在落實自由貿易區的稅率方面,為落實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方針,2014年依據我國與有關國家或地區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或關稅優惠協定,繼續對原產于東盟各國、智利、巴基斯坦、新西蘭、秘魯、哥斯達黎加、韓國、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等國家的部分進口產品實施協定稅率,部分稅率水平進一步降低;在內地與香港、澳門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框架下,對原產于港澳地區且已制定優惠原產地標準的產品實施零關稅;根據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對原產于臺灣地區的部分產品實施零關稅;繼續對原產于老撾、蘇丹、也門等40個最不發達國家的部分產品實施特惠稅率,并擴大對塞拉利昂、薩摩亞、坦桑尼亞、乍得和塞內加爾5個國家的特惠稅率商品范圍。
統計數據顯示,調整后,我國2014年進出口稅目總數由2013年的8238個增至8277個,平均優惠幅度高達60%。
促進企業轉型升級
“當前,我國正處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關鍵時期,推動結構優化和行業升級,為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市場化的配套支持,成為當前必須面對的課題。”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認為,“在促進科技創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過程中,財稅政策的支持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其中降低進口關稅是必要舉措。”
博裕進口代理認為,國內一直存在出口多進口少、出口稅率低進口稅率高這樣的不平衡發展現況,直接導致國內外貿易市場之間的摩擦愈來愈多。此次進口關稅大降,指導意見當中明確指出國內對外貿易將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型升級。此次進口關稅大降,指導意見核心為減少對外貿易摩擦,促進貿易發展平衡,對內關稅調整讓消費者受益,在全面促進國內經濟市場轉型升級起到重大作用。
以往國內高稅收進口政策如同“保護傘”一般,讓一些企業的產品得以低價低質出現在大眾市場,這些產品質量往往跟不上人均消費水平的增長,也就是說價格與質量之間的差距問題過大,從而影響消費者購買國貨的信心,進一步加大了用戶對國外品牌的依靠度,不利于中國企業發展壯大。此次進一步全面調低進口關稅,將為國內產業直接帶來市場競爭壓力,從而讓國內許多行業市場洗牌加快。
以16G WiFi的新版iPad為例,在美國的價格是3000元,而在中國的價格高達3600元,關稅下調后,一臺iPad的價格要下降300多元。之前消費者可能消費不起iPad,就退而求其次選擇宏基、聯想等品牌的國產平板電腦產品。但現在差價大幅縮減,消費者自然會選擇iPad、三星等國際品牌。一位業內專家感嘆道,未來國產電子品牌的日子會比較難過?!斑@就需要企業加大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增強品牌的溢價能力,不要再做國際品牌產品的跟隨者。”
不過,進口關稅的政策調整,對于維持市場良性公平競爭環境同樣起到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國內外品牌還是國產品牌,它們之間的競爭將隨著政策調整而作出調整,能讓其痛定思痛地為今后的發展作出變革,重新面向定位挑戰,切實解決自身產品問題,改善發展方向,最終也有利于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持續健康促進中國產業發展壯大。進口關稅的下調,對國內品牌是一種考驗、挑戰,但同時也是一個自我改進、自我提升的機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