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暉
(作者為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智庫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研究所所長 )
大數據是信息技術的新熱點,其發展與應用有助于優化公共服務模式、提升社會安全保障能力與應急能力。美國作為全球大數據領域的先行者,在運用大數據手段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方面已先行實踐并取得顯著成效。以之為標桿,分析其典型做法,有助于我國學習借鑒先進經驗,進一步做好維穩工作。
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包括多個方面的內容,既要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全,也要著力化解矛盾糾紛和打擊犯罪,還要通過加強輿論引導為保障與改善民生、預防犯罪等工作營造穩定的氛圍。美國及其地方政府在其中諸多方面都已結合大數據實施了典型應用。
其一,以大數據提高反恐能力?!?11”事件之后,美國政府在反思中發現,多個安全部門之間協調不到位、不能及時分享情報資源,是其雖然掌握了諸多線索卻沒能預防恐怖事件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通過建立“棱鏡”等大數據平臺,運用大數據技術和分析手段,美國的國家安全部門能夠以更高效率完成對多種來源數據的分析,并揭示出不同行為間的互動關系,進而能夠運用分析算法預測危險分子的行動趨勢。這為安全部門預防恐怖主義等威脅國家利益的行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棱鏡”計劃曝光后,美國政府部門再三強調其存在的合理性,雖然相當程度上是在為自己的不當行為進行掩飾,但其所說的發現和預防多起恐怖事件的成果,也絕非空穴來風。
其二,以大數據維護社會安全。除了政府部門的反恐工作外,讓公共服務機構和企業提高安全警戒與防范能力,也是保障國家和社會安全的緊要工作。美國國家安全局和交通安全局基于數據挖掘技術,開發了計算機輔助乘客篩選系統,為美國本土各個機場提供應用接口。該系統將乘客購買機票時提供的姓名、聯系地址、電話號碼、出生日期等信息輸入到商用數據庫中,商用數據庫則據此將隱含特殊危險等級的數字分值傳送給交通安全局:綠色分值的乘客將接受正常篩選,黃色分值的乘客將接受額外篩選,紅色分值的乘客將被禁止登機,且有可能受到法律強制性的關照。
其三,以大數據預防犯罪案件發生。防止犯罪事件特別是大規模暴力犯罪事件發生,是維穩工作的重要內容。以大數據為手段,能夠提高從各種情報中“大海撈針”的水平,通過提取人們行為的時空規律性和關聯性,進行犯罪預測。例如,加利福尼亞州桑塔克魯茲市使用犯罪預測系統,對可能出現犯罪的重點區域、重要時段進行預測,并安排巡警巡邏。在所預測的犯罪事件中,有三分之二真的發生。系統投入使用一年后,該市入室行竊減少了11%,偷車減少了8%,抓捕率上升了56%。
其四,以大數據提高災害預防能力。排查各類隱患、加強災害防控是綜合維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遏制火災事故的發生可謂其中重點。以紐約市為例,該市約有100萬棟建筑物,每年有差不多3000棟會因火災損毀。由于城市狀況復雜,消防人員往往難以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預防火災成了減少損失的重中之重。為此,紐約市消防部門依據數據收集劃分出了60個可能會產生火險的因素,包括區域居民平均收入、建筑物年齡、是否存在電氣性能問題等。通過這些因素數據和相關算法,紐約市消防部門給建筑物都標注了風險指數,并據此確定消防檢查的優先級和重點,從而有針對性地加強安全排查。
其五,以大數據推進犯罪案件偵破。在這方面,波士頓連環爆炸案的成功偵破可謂其中著名案例。2013年4月15日,美國波士頓在舉辦馬拉松比賽的過程中發生連續炸彈爆炸案,導致3人死亡、183人受傷。案件發生后警方不僅走訪了事發地點附近12個街區的居民,收集可能存在的各種私人錄像和照片,還大量收集網上信息,包括信息社交網站上出現的相關照片、錄像等,并在這些網站上向公眾提出收集相關信息的請求。通過對各方面數據的比對、查找,警方從錄像中截取出了嫌疑人照片并發出通緝令,從而為最終追捕罪犯提供了確鑿的證據和可靠的參考。
其六,以大數據加強對政府人員的監管。針對警車違規行駛的問題,弗吉尼亞州政府通過《信息自由法》申請,獲得上百萬條警車通過收費站的記錄,并結合兩個收費站之間的距離、行駛時間、地點、駕駛員的住址等進行詳盡的數據分析,在13個月中,發現了5100宗警車超速行為。據此,弗吉尼亞州警務部門進行了大整頓,端正了警務人員的行為和警車使用規范,有效消除了社會質疑。
總體來看,美國之所以能夠運用大數據推動好維穩工作,與其對數據資源、數據應用的重視分不開,特別是與其一直堅持的市場化維穩路徑密切相關。這些也是美國大數據維穩的三點主要經驗。
第一,重視數據資源采集和存儲。高質量的數據資源建設是應用大數據的前提。一方面,美國的政府部門積極利用各種渠道加強相關數據資源的采集工作。例如,紐約市于2003年3月建立了市民求助熱線,日接待量超過5萬個,總計已接聽超過1億個電話。求助熱線既能夠向市民提供諸如垃圾如何分類、下雪天學校是否停課等3600多個門類的信息和解答,也能夠通過記錄每通電話內容并在地圖上進行標記,為深入分析打下基礎。另一方面,龐大的數據資源采集到后必須進行高效的存儲,美國政府通過自建和租用等方式對此加以解決。自建方面,美國國安局等政府機構建設了多個大型、超大型的數據中心。多個消息情報顯示,一個正在美國猶他州建造的超大規模的數據中心能存儲美國國安局近幾年搜集的幾乎所有數據,這意味著用戶的通話記錄、電子郵件、上網瀏覽歷史記錄等,只要在美國國安局的監視范圍下,都會在這個數據中心保留一份。同時,為降低存儲成本,美國政府實施了聯邦風險及授權管理項目,對第三方云服務進行政府安全認證。2013年,亞馬遜的云服務即獲得了此項認證。
第二,大力支持大數據應用研發。2012年3月29日,奧巴馬政府宣布啟動《大數據研究和發展計劃》,宣布將實施2億美元的投資計劃,提高從大量數字數據中訪問、組織、收集、發現信息的工具和技術水平。這其中就包括美國國防部的多尺度異常檢測項目、網絡內部威脅計劃、想象力項目、使命導向的高適應性云項目,以及美國國土安全部的可視化數據分析項目等。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能夠提高威脅檢測、情報集成與突發事件應急響應能力,對于提升維穩工作效能具有重要作用。此外,美國政府還倡議企業、科研院校和非盈利機構集中力量共同促進大數據發展與應用,這為相關工作盡快進入實用階段增添了新動力。
第三,推動維穩工作的市場化。眾所周知,美國先進武器的研發和生產多由通用電氣、波音等私營機構完成。隨著維穩形勢愈發復雜艱巨,各國在這方面的支出也迅速增加,但由于目前很多維穩工作主要以勞動密集型運作為主,效率低下在所難免。而這樣的問題,單純依靠政府部門往往很難解決。美國利用私營機構的能力強化維穩工作,給出了解決該類問題的可行方向。一方面,以國家力量發展和應用大數據,可以加快產業鏈升級和高新技術的普及;另一方面,通過市場配置維穩經費和資源,可以在促進產業發展、提高就業的同時,利用市場競爭和淘汰機制催生成本、效率和效果最為顯著的維穩方式,從而大大提高維穩工作的總體質量。除此之外,根據斯諾登的說法,通過要求谷歌、雅虎、微軟、蘋果等公司開放其服務器,美國國家安全局能輕而易舉地監控全球上百萬網民的郵件、即時通話及存取的數據。若能去除其中侵犯信息安全和信息隱私的因素,改為經過敏感信息屏蔽等處理后合法、合規獲得數據,這種由第三方市場化機構獲得有用數據的做法也值得借鑒。
當前,我國面臨著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發展形勢,各種風險因素明顯增多,運用大數據等創新技術手段提高維穩能力、提升社會治理水平更為迫切。為此,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借鑒美國經驗。
一是提高認識,推進大數據在維穩方面的應用。政府部門應根據維穩需求和工作重點,率先在重點領域開展應用示范,并不斷拓展應用范圍。值得考慮的切入領域包括:應用大數據提高安全態勢感知、預測及應急處置的能力;提高情報分析、安全保障的現代化水平,提升國家安全攻防的能力;應用大數據提升輿情研判、預警及應對的能力,使輿情分析結果更加科學嚴謹,有效發現和化解社會矛盾;應用大數據預測社會公共服務需求,簡化公共服務流程,提供更高質量、更高效率的公共服務;應用大數據幫助公眾參與政府決策和制定政策,使政府決策廣泛、充分地吸納民情民意,從源頭避免矛盾產生。
二是統籌協調,完善大數據應用相關機制。為使大數據的輔助決策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還應完善相關工作機制,將大數據融入到維穩工作乃至政務工作之中。例如,可結合大數據應用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建立食品藥品安全、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保障房建設與分配等方面的跟蹤預警機制,防范安全事故或群體性事件發生;構建重大工程建設職務犯罪風險評估與預警機制,預防腐敗案件發生,優化社會發展環境。
三是堅持開放,創新大數據維穩工作方法。維穩工作涉及面廣、涉及領域和部門多,數據資源等可用資源相對分散,加之大數據是新鮮事物,政府部門自身尚難以充分掌握其技術和應用模式。因此,應堅持開放思維,通過適度開放數據資源,積極引入社會力量,群策群力,提高大數據發展水平和在維穩方面的應用水平,更好地融入和推動維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