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鑫
(攀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設計研究院,四川 攀枝花 617063)
某渣場位于攀枝花市某工業園區的山溝中,渣場沿山溝長約300m,寬約110m,占地面積約30000m2。
渣場擋攔渣壩墻于2011年4月完成施工圖設計并進行施工,2011年5月主壩施工完成。
設計的沖溝中心的壩高為24-26m,壩頂寬度為4m,壩底寬度為14.6m為梯形。外側坡面為1∶0.15,內側坡面為1∶0.22,下部3.5m為C25混凝土,上部為C15毛石混凝土。現狀沖溝中心的壩體出露地表21.6m,內側垂直。
在沖溝兩側的設計壩高為21-24m,壩頂寬度為3.5m,壩底寬度為12.6m,為梯形。外側坡面為1∶0.15內側坡面為1∶0.20,下部3.5m為C25混凝土擋墻,上部為C15毛石混凝土。現狀沖溝北側壩體出露地表9.8m,南側壩體出露地表9.5m,壩體內側垂直。
堆積子壩內外壩坡坡比均為1∶1.75。
2011年7月渣場內開始堆渣,渣土處于軟塑至流塑狀態,天然含水量在52%至87.9%之間,呈飽和至過飽和狀態。至2012年5月堆渣壩高28m時,在主壩擋墻上部又用商品混凝土加高了2.8m,此時主壩頂高1120.4m的內側土體向壩的外側位移0.8cm,中間臺地1119m的內側的土體向壩的外側位移3cm,渣場場地存在較為嚴重的隱患。
滑坡破壞模式主要有:渣場內部滑坡、沿地基軟弱層滑坡、沿地基接觸面滑坡三種類型。
對于該渣場,已清基至強風化石英閃長巖;而渣場排棄物料可視為均質體,其邊坡滑移潛在滑動面可近似為圓弧面;故渣場破壞模式主要為渣場內部的圓弧形破壞。
作為邊坡穩定性分析的手段之一的極限平衡分析方法很多,主要有瑞典圓弧法(Fillenius法)、Bishop法、Janbu法、Spencer法、Morgenstern法、Sarma法和余推力法等。
本次排土場邊坡滑動模式主要為土場內部的圓弧型滑動,因此穩定性計算選用瑞典圓弧法[《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02)]和余推力法[《金屬非金屬礦山排土場安全生產規則》(GB16423-2006)]分別進行計算,以保證計算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1)水力學因素
渣場溝谷屬金沙江水系,但此沖溝中旱季無水流,僅在雨季因降雨山溝中才有少量流水,由于渣場的使用在渣場下部有地下水分布,因此還有地下水流出。
地下水只對溝谷表面第四系沉積物起不利影響。
(2)動力學因素
地震的影響,采用擬靜力法,按7度地震烈度設防,震動對排土場穩定性綜合影響系數取0.025。
(3)荷載組合
計算正常運行工況(自重)運行條件。
根據該工程巖土工程勘察報告(詳勘階段)提供穩定性分析計算巖土力學指標取值如表1。
根據所確定的計算方法、邊坡潛在破壞模式、考慮因素及力學參數,應用理正巖土計算軟件計算。選擇垂直渣場邊坡的1-1′、2-2′、3-3′剖面,自動搜索最危險滑動面的方法進行穩定計算。計算簡圖如圖1、2、3,計算結果見表2,表3,表4。

表1 巖土體的主要物理力學指標選取

圖1 1-1′剖面穩定性計算簡圖

圖2 2-2′剖面穩定性計算簡圖

圖3 3-3′剖面穩定性計算簡圖

表2 現狀穩定性計算結果
結果表明:
現狀堆場1-1′、2-2′、3-3′剖面在自然狀態下的穩定性系數均小于1.0,說明現狀堆場是不穩定的。但實際并未發生變形破壞,故而說明力學指標選取不當,有必要通過參數反算修正。
由以上計算可知,渣場處于不穩定狀態。但通過現場調查,實際渣場處于極限平衡狀態。因此,勘察報告所提供的渣場巖土體物理力學指標值已不符合實際情況。根據渣場現狀情況,進行參數反算(取極限平衡狀態穩定性系數1.0,先確定C反算φ,再確定φ反算C),得出的指標值見表3。

表3 巖土體的主要物理力學指標反算結果
由反算所得指標進行穩定性復核,結果見表4。

表4 現狀穩定性復核結果
結果表明:
現狀堆場1-1′、2-2′、3-3′剖面在自然狀態下均處于極限平衡狀態。采用修正后的力學參數參與穩定性計算的結果與實際相符,說明反算參數與真實參數接近。
考慮到渣場目前還具有一定的棄渣空間,可在現狀基礎上按20m、30m、40m、50m寬度設置平臺,其后設置堆渣子壩。子壩的內外壩坡坡比均為1∶2,高度5m,壩頂寬度3m,共設置6級子壩。以此來分析渣場是否具備繼續棄渣的條件。
(1)剖面選取
選用渣場典型剖面1-1′作為穩定性計算剖面。
(2)指標選取
采用表3反算指標進行穩定性計算。
(3)穩定性計算
采用表3指標值,計算機自動搜索最危險滑面,進行剖面穩定性計算,穩定性計算簡圖見圖4、5、6、7,計算結果見表5。

圖4 留20m寬平臺穩定性計算簡圖

圖5 留30m寬平臺穩定性計算簡圖

圖6 留40m寬平臺穩定性計算簡圖

圖7 留50m寬平臺穩定性計算簡圖

表5 穩定性預測結果
結果表明:
堆場設置30m以上寬平臺后堆積6級子壩在自然狀態下1-1′剖面的穩定性系數大于1.0,說明渣場存在加高擴容的可能。
但是,必須在對現狀渣場進行處理,在保證渣場具有足夠穩定性儲備的前提下考慮進行加高擴容。
(1)根據勘察報告提供的物理力學指標進行穩定性計算,其結果與實際不符合,表明勘察報告所選取的力學指標不合適。
(2)根據實際情況,通過參數反算,以反算參數進行穩定性計算,其結果與實際相符,表明反算參數接近真實參數。
(3)根據反算參數對預計渣場加高擴容后的穩定性進行計算,結果表明,渣場存在加高擴容的可能。
[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部.GB50330-2002,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S].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2]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AQ2005-2005,金屬非金屬礦山排土場安全生產規則[S].煤炭工業出版社出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