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我國民族高校體育學科發展現狀調查與思考

2014-05-08 04:03:21郝家春
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 2014年10期
關鍵詞:學科大學體育

郝家春

(中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我國民族高校體育學科發展現狀調查與思考

郝家春

(中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等研究方法,對我國民族高校體育學科發展現狀進行調查分析。結果表明,隨著本科專業設置以及碩士點培養平臺的不斷完善,民族院校體育學科建設整體呈現出快速發展態勢;同時,存在學科建設重視程度不夠、研究團隊尚未形成、教學科研未能有效融合、學科組織文化落后等問題。建議:加快學科隊伍建設,努力構建學科平臺,有效整合教學科研,積極培育學科組織文化。

民族高校;體育學科;組織文化

民族高校是黨和國家為解決我國國內民族問題而建立的綜合性普通高等院校。新中國成立以后,從1950年西北民族學院建立至2012年,我國先后成立了15所民族高校,共有56個民族的在校學生20余萬人。我國民族高校先后畢業、結業的學生總計接近110萬[1]。民族高校在民族地區人才培養、民族問題及民族政策研究、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方面發揮了獨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族高校首先是高校,民族高校具有一般高校的功能屬性和辦學規律,民族性則是其辦學特色。民族高校同樣肩負著一般高校的基本功能屬性,即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以及文化傳承與創新。在我國高等教育學科體系中,體育學從一門邊緣新興學科隨著社會進步與需求而不斷發展壯大,并呈現出快速發展態勢。“傳統意義上的不同類型學校之間的職能劃分格局已經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設置體育專業,并已成為體育學學科建設與發展的重要力量,為加快體育學學科建設與發展奠定了較廣泛的基礎[2]。”民族高校體育學科既具有體育學科一般屬性,同時也具有自身的優勢與不足。為全面梳理當前民族高校體育學科發展的情況,采用文獻資料法,通過中國知網、中南民族大學圖書館等途徑,以“民族院校”、“體育學科”、“民族院校體育學科”為關鍵詞,查閱了專著8部、期刊文獻30篇及學位論文15篇,為本文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同時,利用“2013年全國高校民族體育工作研討會”的契機,就民族高校體育學科發展訪談了與會的其他民族高校的10位學者與13位院系行政領導。通過訪談,不僅獲得了較為詳實的第一手資料,也為本文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指導。

1 我國民族高校體育學科發展現狀

1.1 民族高校體育學科建設情況

1.1.1 專業設置 教育部2012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共設13個學科門類、506個專業(基本專業352個,特設專業154個)。在教育學門類下,體育學下設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運動人體科學5個專業。在特設專業教育學門類體育學類下設有運動康復、休閑體育2個專業。目前在研究生專業目錄中,作為一級學科的體育學下屬4個二級學科,分別是體育人文社會學、體育教育訓練學、運動人體科學以及民族傳統體育學。通過對2014年15所高校的招生計劃進行統計可知(表1):1)目前,西藏民族學院和四川民族學院招收專科層次的專業均為體育教育,培養目標主要定位在解決少數民族地區學校體育師資不足問題。2)在14所招收本科層次院校中,設置體育教育專業的有11所,設置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的有9所,設置運動訓練專業的有1所,設置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的有1所。其中,有8所院校設置了2個本科專業。3)在研究生培養層次上,中央民族大學、中南民族大學招收學科教學(體育)專業學位研究生,西藏民族學院在民族學下設少數民族體育文化方向,貴州民族大學在民族學下設民族傳統體育方向;在另外4所設有體育學二級學科碩士點的民族高校中,內蒙古民族大學設有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云南民族大學和西北民族大學設有民族傳統體育學專業,廣西民族大學設有體育教育訓練學、民族傳統體育學2個專業。從本科專業設置情況來看,設置了突顯民族性的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本科專業的學校僅有青海民族大學1所院校,分析認為,這主要是由于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本科專業只限招國家一級和二級運動員,設置門檻較高;而對絕大多數的民族高校體育學科未設置該專業,體育學科的建設未能很好地整合與利用民族學的優勢學科平臺與資源,這也在客觀上造成了科學研究與教學實踐未能得到充分融合。

表1 我國15所民族高校體育學科培養層次及專業設置

1.1.2 培養層次 高等教育層次結構,是指不同程度和要求的高等教育的構成狀態,反映的是高等教育中各層次間的相互關系和組合方式[3]。學界通常把我國高等教育層次結構分為專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包括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目前,我國民族高校體育學科培養層次結構包括專科、本科及碩士研究生3個層次。1)四川民族學院和西藏民族學院2所學校招收專科層次體育專業考生。2)有14所院校進行本科層次招生。3)有8所院校進行研究生層面招生,其中,中央民族大學和中南民族大學招收學科教學(體育)專業學位研究生,而貴州民族大學和西藏民族學院招收的民族體育方向研究生掛靠在民族學學科;有4所民族高校設置了體育學二級學科碩士點,分別是西北民族大學、廣西民族大學、云南民族大學以及內蒙古民族大學。從整體培養層次來看(表2),2014年我國15所民族高校共招收體育本科生1 379人,而研究生招生只有76人,本科與研究生的招生比例約為18∶1,相對于發達國家的2.5∶1[4]數值相對過大,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研究生的培養層次相對滯后。但實際上,研究生是科學研究的重要力量,研究生教育也是學科建設的重要內容。

表2 2014年我國15所民族高校體育學科招生人數統計

1.1.3 培養規模 學科專業培養規模主要指某一學科專業專門人才的培養數量[5]。任何學科的培養規模與社會專業人才的需求量應以相對契合的狀態呈正比增長和減少,但應是一種有質量的規模數量增長和輸入、輸出社會所需人才的良性循環過程[6]。根據2014年的招生計劃統計(表2),1)我國14所民高校校共計招收1 478名學生(包含專科生99人)。其中,體育教育專業923人、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445人、運動訓練30人、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30人。2)在研究生培養層次上,2014年8所民族高校共計招收76人。其中,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17人、民族傳統體育學專業37人、學科教學(體育)專業學位研究生20人、民族學民族體育文化方向研究生2人。可見,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培養規模僅次于體育教育專業。20世紀90年代,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全民健身運動的需求,國家急切需要培養一批社會體育的專門人才,高等教育社會體育專業應運而生。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社會體育專業由一個新辦專業一躍成為5個體育本科專業中的主干專業。截止到2012年,設置社會體育專業的院校達到210所[7]。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教育部公布的“近兩年全國就業率較低的本科專業”名單中包含了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基于此,我國民族高校體育學科在專業設置以及培養規模上必須緊密結合社會需求因素。

1.1.4 學術水平 大學學術水平是一個發展、動態的概念,它是伴隨大學職能拓展而衍生并得到逐步凸顯的。學術水平是現代大學核心競爭力的本質[8]。大學的學術水平是通過教師對高深知識以及科學真理的探索而達到的創新程度。學術水平又是學科建設成就的重要體現。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立項數目已經成為我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研究水平的重要指標,通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情況可以反映一所高校體育學科的發展水平。通過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官方網站“項目查詢”[9]統計得知,截止到2014年,我國15所民族高校共計獲得12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從立項的課題研究范圍來看,發揮民族特色與民族地區優勢是獲得國家級課題資助的有利條件,在12項國家社科立項中,有8項課題研究領域定位于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其余4項分別涉及職業體育、體育賽事以及民間體育社團研究。12項體育學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集中在6所民族高校,其中云南民族大學4項、中央民族大學2項、中南民族大學2項、內蒙古民族大學2項,其余2項分布于青海民族大學以及西藏民族學院。云南民族大學4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有2項屬于西部項目。可見,從立項絕對數來看,我國民族高校體育學科整體發展水平還較低;從立項的院校分布來看,我國民族高校體育學科發展水平又存在不平衡現象。

1.2 民族高校體育學科發展存在的不足學科建設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任何學科的發展都要經過從無到有、不斷完善的探索歷程。我國民族高校體育學科建設整體上處于起步發展階段,盡管具有自身的優勢與特色,但同時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不足。

1.2.1 研究團隊尚未形成 科學研究是學科建設的核心要素,科學研究往往是學科建設的先導,也是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的保障。正如我國著名教育家朱九思所言“科學研究要走在教學的前面。”通過科學研究可以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與教學水平,可以募集或引進高水平的一流教師,這些都為研究團隊的形成奠定人力基礎。而研究團隊的形成與否是衡量學科發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高水平研究項目爭取以及高水平研究成果取得離不開研究團隊的通力合作。民族學之所以能夠成為我國民族院校的優勢學科,科學合理、穩定成熟的研究團隊是重要前提。而反觀我國民族高校體育學科研究團隊發展現狀可以看出,團隊建設尚需加強。通過訪談了解到,各校體育學科研究團隊組建模式主要有2種形式:1)學院內部根據研究方向劃分研究團隊,例如,中南民族大學、湖北民族學校等院校等;2)體育學院教師參與其他學科研究團隊,例如,中央民族大學、中南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等院校。但在實踐中,2種團隊均存在問題與不足,包括學院內部團隊過于松散、凝聚力不夠;團隊成員的研究基礎及能力參差不齊,團隊進行組合的主要原動力就是爭取項目與經費等。實踐表明,只是在項目申報或檢查驗收時才將各自的成果臨時拼湊,這樣的團隊很難取得標志性成果。而對于跨學院、跨學科團隊同樣存在形式大于內容的問題。體育學科還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學科體系,作為一門學科不可避免與其他學科產生交叉與融合,但是由于學科年輕所以在同其他學科一體化水平上存在較大差異,在實踐中也未能形成跨學科異質性團隊的集體攻關。通過訪談得知,15所民族院校近半數沒有成立學術團隊,業已成立的學術團隊或多或少存在著學術組織文化淡薄的問題,未能形成良好的學術團隊凝聚力。

1.2.2 學科建設重視不夠學科建設是高等學校一項基礎性工作,而重點學科建設則是學科建設的重點。學科建設反對平均主義,一般“將學術基礎好,學科隊伍強,有廣闊發展前景,能夠帶動其它學科發展,能夠創造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學科確立為學校的重點學科[10]。”我國民族高校體育學科則屬于相對弱勢邊緣學科,不僅受限于學校優先發展重點特色學科的現實需要,也與體育學科師資力量以及學科理念滯后有關。1)在學校層面,長期以來我國民族高校體育工作重心在于公共體育教學。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以及高校擴招,我國民族高校體育學科伴隨著體育院系的建立而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學科建設包括硬件和軟件2個方面,盡管民族高校在場地設施等硬件方面投入較大,但是在學科組織的機構設計、制度建設和學科發展規劃、學科文化建設等軟件方面體育學科亟待加強。2)在學院內部,學科建設的理念尚需提升。例如,通過對15所民族高校體育學院門戶網站瀏覽發現,開設“學科建設”專欄的只有中央民族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以及湖北民族學院等3所院校,其余12所院校只是針對專業設置以及科研成果統計等進行了簡單性描述;而對于學科制度建設、發展規劃以及學科組織文化等方面則呈現缺失狀態。

1.2.3 教學科研未能融合 學科是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科研創造知識,教學傳播知識。教學與科學研究相結合原則是高等學校教學過程特有的原則[11],只有實現教學與科研的有效結合才能切實推進學科發展。高等教育的基本職能是人才培養,高水平的教學才能培養高質量的人才。而離開了科學研究,教學的功效性與時效性就會缺失。教學內容手段需要科學研究成果的不斷充實與更新,因為只有在教學中傳授科學知識與方法,才能使得學生在校時就具有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體育學科在民族院校尚屬年輕新興學科,教學實踐與科學探索需要進一步的融合。1)教學方面,目前我國14所民族高校體育學科采取的是專業教學與公共體育教學相結合的模式(大連民族學院因目前未設置體育學科不包括在內),2種教學的要求在實踐中存在較大差異。公共體育課教學占據了較多的課時,而專業課教學需要投入更多的知識準備或技能教學。民族高校體育教師工作量普遍較大,這在客觀上增加了教師教學鉆研的難度。2)科研方面,同其他學科教學相比,體育教學不僅是腦力勞動也是體力勞動,在身心疲憊的狀態下使得大多數體育教師在科學研究方面表現出心有余而力不足、半途而廢和研究進展緩慢3種狀態。而對于部分研究志趣強烈、學術思維活躍的教師來說,又存在研究方向與專業教學不一致的問題,真正做到研究方向與專業教學有效融合的較少。在我國15所民族高校12項國家社科立項中,其中有8項研究方向定位于民族傳統體育,而這8項課題負責人所在工作單位均未成立民族傳統體育本科專業。雖然部分院校設置了民族傳統體育研究生培養方向,但是限于招生規模較小,從而影響了教學、科研融合的深度與廣度。

1.2.4 學科組織文化落后 由于“文化”的豐富內涵以及廣泛外延,使得人們很難達成對“文化”概念的詮釋趨同一致。同樣,對于“學科文化”、“學科組織文化”的內涵理解尚不統一。伯頓·R·克拉克認為,學術文化是學科組織特質和基本要素,學科文化是學術文化的核心和基礎,學科文化根植于學科,每一學科都有一種知識傳統和相應的行為準則[12]。而鄒曉東在其“研究型大學學科組織創新研究”一文的研究中提出,學科組織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積累的語言、價值標準、倫理規范、思維與行為方式等形成了學科組織文化[13]。英國蘇塞克斯大學教育學教授托尼·比徹在其代表作《學術部落和領地——智力探求和學科文化》中,把學科視為一個個相對獨立的“學術部落”,每個部落擁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具有認可的身份和特征的文化屬性。按照這樣的比擬,體育學科也是一個“學術部落”,那么體育學科在民族高校的存在形態就屬于一個個較小的“學術村落”。學科的組織文化,對學科隊伍建設具有重要的導向和約束作用,是學科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14]。民族高校體育學科發展水平制約因素較多,其中學科組織文化建設是一個重要方面。通過訪談得知,目前存在的不足在于:學術理念不夠堅定、學術目標比較模糊以及學術氣氛比較淡薄等。健康和諧的學科組織文化有利于凝聚學科隊伍,改善和協調組織內部的人際關系;有利于產生學術共鳴,從而形成集體攻關的團隊力量。民族高校專業學科平臺構建較晚,既往的工作重心在于公共體育教學,因此,不同的人根據教學專項習慣性地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盡管各校按照學科建設需要不斷加大人才引進力度,但是引進人才大多具有各自既往的研究旨趣,同時引進人才與教學組織人員無形中形成學術隔離。而隨著體育學科不斷深入發展,原先的單打獨斗式的個體研究行為顯然不能適應高水平學術研究的需要,這也是我國民族高校爭取高水平、高層次研究項目數量偏少的重要原因。

2 提升我國民族高校體育學科發展水平的思考

2.1 加快建設學科隊伍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是人才培養。人才培養的過程就是塑造人才的過程,而學科建設水平則直接影響著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學科隊伍的結構、水平、實力直接決定了一門學科的發展。學科隊伍建設主要包括學科帶頭人的確立以及學術團隊的建設。1)學術帶頭人確立是指選撥和任用合適人選導向和統帥學科的發展。如果沒有著名的專家、學者往往是不可能建成高水平學科的。就我國民族高校的縱向發展來看,體育學科起始于中央民族大學,該校體育學院成立于1951年,而絕大多數民族高校體育學院成立時間較晚。整體而言,民族高校體育學科還是一個年輕的學科體系;而就橫向發展來看,截止到2014年我國15所民族高校只有6所院校總共獲得了12項國家社科立項,這也說明我國民族高校的專家、學者相對匱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高校體育學科建設整體上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因此,選拔任用德才兼備的學科帶頭人尤為重要。2)學術團隊建設是指建立結構合理的學術梯隊。結構合理主要體現在年齡結構、能力結構、知識結構和學緣結構等方面。結構合理對于保持學術團隊的新陳代謝以及穩定、持續、深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由于長期以來,我國民族高校體育教育工作的重心在于公共體育教學,既往的師資隊伍兼顧公共體育教學以及體育專業教學就顯得任務繁重,而對于科學研究和學術思考難免心有余而力不足。

基于我國民族高校體育學科隊伍構成現狀,建議:1)積極爭取學校政策支持選拔和任用高水平的學科領軍人物;2)合理配置教學組織與學科組織的師資力量,在學科組織內部也要根據師資情況確立教學以及科研重心;3)根據學科方向招聘或培養中堅和后備力量,努力構建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研究團隊。

2.2 努力構建學科平臺學科是高等學校的組織細胞,高校的各種功能活動都是在學科這一平臺上展開的,離開了學科載體,大學的職能便無法實現和伸展。構建學科平臺是學科建設的核心環節。學科平臺的申報是學科建設的起點,學科平臺的取得為學科發展提供良好的契機。當然,學科平臺取得不是學科建設的保證,它是學科建設階段性成果的體現。學科平臺建設也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由于我國民族院校體育學科整體發展起步較晚,學科平臺建設理念及實踐均存在差距。正如美國首位華裔大學校長、加州大學校長田長霖所說:“任何一所高校要成為世界知名大學,不可能在所有學科上齊頭并進,而必須集中力量在一、兩個學科上有所突破”。我國民族高校體育學科平臺建設也是一樣,既要理性地看到與別人的差距與不足,也要看到自身的特色與優勢,努力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特”。以云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為例,該院成立于2003年,是我國民族高校中第1批成立的體育學院。目前,在本科培養層次方面,設有體育教育以及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同時設有民族傳統體育學碩士學位授予點;并且,基于地處少數民族地區以及民族地區豐富的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先天便利條件,學院設有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研究中心,目前已成為云南省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科研、訓練的中心。以民族傳統體育為學科研究方向,經過多年的學術探索與積累,截止到2014年,云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在民族傳統體育研究領域已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立項數位居15所民族院校首位。

2.3 有效整合教學科研《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47條將“具備相應職務的教育教學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作為高校教師取得相應教師職務應當具備的基本條件之一。由此可見,具有一定的教學能力與科研水平是高校教師的必備法定素質。而民族高校體育教師也是如此。但是在實踐中,我國民族高校體育教師整體上存在教學能力強于科研能力,科研方面仍存在學習少、動筆少、經費少的“三少”問題。對于個體而言,教學是果,科研是根,教學科研是內在的統一體。而對于學院來說,每一個體育教師都是學科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整合教學與科研需要體育教師個體的智力投入與學術探索,也需要組織的管理與協調。對于民族高校體育教師個體而言,要不斷提升科研意識,逐步形成科研習慣,學術思考與科研選題可以緊密結合豐富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教學實踐與傳承保護;而對于組織管理與協調而言,可以爭取學校更多的支持力度,使得體育學科得到更多的關注與扶持。此外,學校在積極支持體育學科爭取國家級課題立項的同時,更需要加大緊密結合教學實踐的教研教改課題的政策傾斜,尤其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進校園的教學實踐中,亟需理論的論證與指導,而規律性的理論歸納可以更好地促進教學實踐的有效開展。

2.4 培育學科組織文化學術組織文化是組織文化的一種特殊形態,它不僅是學術組織管理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學術道德倫理教育的有效途徑,決定著組織成員的價值取向,是學術組織前進的動力并指引著它的發展方向[15]。針對我國民族高校體育學科學術組織文化存在的不足,培育學科組織文化應該處理以下3個方面內容。1)倡導良好的學術風氣,使恪守學術規范成為“學術村落”的共同價值觀與行為準則。學術風氣看似無形,卻對學術環境起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從微觀上講,良好學風折射出研究者良好的道德修養;從宏觀來看,良好學術風氣是堅守社會良知的最后壁壘。2)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營造尊重學術、尊重學者、幫助同事、提攜后輩的集體溫暖氛圍,最大限度地讓組織成員享受學術成果帶來的收益和喜悅。美國管理學家利皮特博士指出:“人的價值,除了具有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賦予和他人共同完成工作的能力[16]。”民族高校體育學術組織一旦自覺形成尊重、信任和溝通交流的學術文化氛圍,必然為組織發揮出驚人的創造力和競爭力。3)通過制度建設創造公平競爭的學術生態環境。制度建設是學科組織文化培育的基礎,是學術組織良好運行的保障。僅僅依靠純粹的理念價值并不能提供有效的組織控制和制度預防手段;僅僅訴諸于組織主體的道德自律,就顯得非常脆弱[17]。通過制度建設可以為民族高校體育學術生態系統建立提供了比較穩定的保障。無論是日常科研管理、教學科研、科研工作量設定、科研獎勵激勵,還是課題申報都要制度化,從而有章可循。

3 結 語

學科發展是一項長期任務,也是一項系統工程。作為一個相對年輕的“學術村落”,我國民族高校體育學科發展,在專業設置、培養規模、培養層次、學術水平等方面已經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但是,在取得進步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例如,專業設置未能充分發揮民族特色與優勢、培養規模未能緊密結合社會需要、培養層次上研究生培養比例較小,以及學術水平發展存在不均衡等。現代學科發展的交叉、融合趨勢不斷加強,民族高校體育學科建設完全可以憑借區域優勢與民族特色,堅持特色發展,構建學科平臺,確定學科方向,加強學科隊伍建設,培育學術組織文化,科學選準學科項目,理性培育新興學科,促進我國民族高校體育學科的科學發展。

[1] 張京澤,唐紀南.新中國民族院校的發展與改革的歷史性回顧[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4):5-16.

[2] 楊樺.關于加強體育學科建設的思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3(71):1-5.

[3] 閆亞林.高等教育層次和科類結構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5:15-16.

[4] 當前研究生培養制度不完善,改革政策不可貿然突進[EB/ OL].中國新聞網(2012-11-09)[2014-06-10].http:// edu.enorth.com.cn/system/2012/11/13/010263940.shtml.

[5] 王新兵,杜學元.試論新世紀的教育發展觀[J].教育探索,200(61):48-50.

[6] 王瑩.我國高等院校體育學本科專業培養規模現狀分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3(78):60-63.

[7] 舒宗禮,夏貴霞,楊斌,等.社會體育專業特色建設探索——以湖南城市學院社會體育專業為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3(62):115-119.

[8] 王春玲.大學核心競爭力的研究[D].阜新: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6:24-25.

[9]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DB/OL].http://www.npopss-cn.gov.cn.

[10] 陳達云.關于加強高校學科建設問題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2(51):5-9.

[12] 何敦春,歐陽迪莎.學科文化與高等教育管理的關系及培育[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10(71):108-111.

[13] 鄒曉東.研究型大學學科組織創新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3:57.

[14] 劉虹,馬桂林.高水平大學學科隊伍建設的思考[J].清華大學教學研究,2007,28(3):65-69.

[15] 肖楠,楊連生.基于學術組織文化的學術倫理建設思考[J].文化學刊,2011(2):71-75.

[16] 魏芬.高校知識管理的幾對內在矛盾分析[J].現代大學教育,200(46):45-49.

[17] 蘇均平.學科與學科建設:院校業務建設的核心與龍頭[M].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4:45-46.

Investigation and Ref l ection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Ethnic University Sports Discipline Development in China

HAO Jia-chun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Zhongnan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430074, Hubei China)

Adopting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nsultation and interview,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and analyses current situation of ethnic university sports discipline development in China. Results show that with gradual improvement of undergraduate major setting and master cultivation platform, ethnic university sport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s in the trend of positive development. Nevertheless, problems like insuff i cient emphasis on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not-yet formed research team, in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research, backward of discipline organization culture are still existing. Suggestions: accelerating discipline team construction, establishing discipline platform, integrating teaching research and cultivating discipline organization culture.

ethnic university; sports discipline; organization culture

G812.6

A

1004 - 7662(2014 )10 - 0019- 06

2014 - 06 - 15

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項目編號:QSY13008)。

郝家春,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學與運動訓練學。

猜你喜歡
學科大學體育
“留白”是個大學問
【學科新書導覽】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大學》
大學(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海峽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提倡體育100分 也需未雨綢繆
甘肅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大學求學的遺憾
“超學科”來啦
2016體育年
我們的“體育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999国产精品| 97超爽成人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 操操操综合网| 久久情精品国产品免费| 成人在线亚洲| 久久a级片| 亚洲欧美精品日韩欧美|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一本二本三本不卡无码| 99热这里只有成人精品国产| 欧美亚洲日韩不卡在线在线观看| 色久综合在线| 2020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人妻少妇久久久久久97人妻|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黑丝一区| 精品福利网| 欧洲av毛片|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免费不卡视频| 91福利片| 成人福利视频网| 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香蕉eeww99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黄色| 国产第二十一页|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 欧美高清国产| 9啪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免费大黄网站在线观看| 专干老肥熟女视频网站|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 97综合久久| 色哟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777777麻豆| 亚州AV秘 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纯内无码H|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91精品小视频| 在线亚洲小视频| 日本午夜三级| 中文字幕亚洲另类天堂|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 国产丝袜91| 国产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91九色国产porny| 99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青涩在线|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1区2区|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一区| 女人18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制服丝袜无码每日更新| 中文字幕啪啪| 日韩无码视频专区|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综合在线| 成人在线综合|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国产91特黄特色A级毛片| 日韩欧美国产三级|